逢年過節,走親訪友、一起吃頓飯,本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對手握權力的公職人員來說,有些人情,表面是笑臉相迎、是關心問候,背后卻可能是算計,是陷阱。
老同學一句“都是自己人,別客氣”,朋友舉杯時那句“感情深,一口悶”,微信上一個看似隨心的“紅包問候”……這些看似熱絡的人情往來,稍不留神,就能讓人一腳跨過紀律紅線。
現實中,有不少黨員干部就是在這樣的“溫情陷阱”里,逐漸放松了思想警惕,喪失了對真假人情的判斷,一步步從破紀走向違法,最終毀掉了自己的前程和家庭。尤其是以下這五種行為,公職人員一定要擦亮眼睛,一個都別碰!
一、借“節日問候”之名,行違規收禮送禮之實
很多干部的蛻變,往往從小節開始。一開始覺得收點小禮品、土特產不算什么,后來越收越習慣,越收越貴重,最終深陷其中、難以回頭。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人假借“禮尚往來”之名拉攏干部,編織“關系網”、形成“小圈子”,嚴重污染單位政治生態——這早已不是情誼,是赤裸裸的違紀。
二、以“聚一聚”為借口,參加可能影響公務執行的宴請
老同學組局、老朋友約飯,到底該不該去?很多干部就是在這里模糊了界限,錯把“圍獵”當真情,把別人的精心安排視為感情聯絡。他們頻繁出入各類“飯局”“酒局”,在推杯換盞間放松警惕、泄露信息,甚至答應請托。最終,“人情網”越收越緊,自己先被套牢,之后就被“套利”。
![]()
三、嘴上說是“借用”,實則是違規占用他人財物
“車你先開著”“這房子空著也是空著,你暫時住吧”……從車輛、房產到電子產品,有些人嘴上說借,其實根本就沒打算讓你還。這時候一定要清醒:別人為什么對你這么好?他們看中的往往不是你的人,而是你手中的權力。這種“借”,本質上就是變相輸送利益。
四、假借“幫你投資理財”,進行隱蔽利益輸送
有些干部自作聰明,以為通過投資理財、合伙做生意等方式進行利益輸送,手段隱蔽、不留痕跡。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規定,嚴禁違規經商辦企業,嚴禁違反有關規定買賣股票或者進行其他證券投資。別妄想既能掌權又能謀利,到頭來,只會是“權”“利”兩空。
五、借婚喪喜慶事宜,違規收禮斂財
結婚、喪事、子女升學、老人過壽……這些本是正常的人情往來,但如果利用職權或職務影響大操大辦、廣邀管理服務對象,趁機斂財,造成不良影響,就是踩了紀律紅線。場面再大、理由再正,一旦違規,就必須嚴肅處理。
紀委提醒:所有這些違紀的“人情往來”,本質都是“權力”與“利益”的交易。別人對你熱情,看中的是你手中的權力;別人對你大方,瞄準的是長遠的回報。真正健康的人情,應基于血緣或情感,彼此對等、沒有請托謀事。
一句真心話: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情”,實則是以權錢交易為核心,用你的位置換他的利益。稍有不慎,就會掉入陷阱。
作為公職人員要注意:
該拒絕時堅決拒絕,該撇清時絕不模糊。人情再暖,不能亂了頭腦;飯局再香,不能香丟原則。只有守得住底線,才能不觸碰違法亂紀的紅線。
不是不讓你講人情,是紀律不允許你變味。人情歸人情,紀律歸紀律,千萬別在復雜的人情往來中迷了路,既失掉了自己,也辜負了黨和人民的信任。
“人情”再重,重不過紀律;“面子”再大,大不過原則。
2025年,中紀委已明確強調:對頂風違紀行為,堅持露頭就打、從嚴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