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各種網紅可謂是層出不窮。
有人有人靠一段魔性的舞蹈突然出圈。
有人憑接地氣的生活段子圈粉百萬。
甚至連街邊賣小吃的攤主、農村里的普通人,都可能因為一條短視頻意外走紅。
但某些人在爆紅后卻迷失了自我,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最終,國家出手,央視點名封殺,其斂財手段更是被徹底曝光,下場可謂是大快人心。
![]()
說起網紅博主戶晨風,他的名字第一次被大眾記住,其實源于一條街頭實拍視頻。
當時,他帶著 “一日養老金購買力挑戰” 的主題——用老人一天的養老金購物,他來買單,在成都街頭隨機搭訕老人。
![]()
可路人要么擺手躲開,要么干脆裝作沒聽見。
畢竟帶著攝像機的陌生人,總讓人多幾分警惕。
折騰半天,終于有位78歲的老奶奶愿意停下腳步。
![]()
老奶奶說自己老伴“走了”,被孩子接到成都生活,還坦言每月養老金只有 107 元。
說話間,老人要去超市買米,戶晨風順勢提出同行。
![]()
而進入超市后,老奶奶直奔米柜要了20斤大米。
這個舉動起初讓不少網友誤以為 “貪心”。
直到后續才知道是為了減少跑腿次數。
![]()
畢竟,年紀大了出一次門不容易,買東西總得一次囤夠。
老奶奶上次來超市還是半年前。
而稱完米,老人就要結賬,完全沒打算多買別的。
![]()
這時,戶晨風這才說出原計劃,本想用一天的養老金買單。
可算下來一天也就3.6元,連兩斤米都買不到。
于是,戶晨風后來干脆把預算提到一個月養老金。
![]()
又添了4斤面、4斤豬肉和30枚雞蛋,總共花了127.88元。
付款時老奶奶局促地要掏錢,說“這哪好意思”。
而當大家得知,老人家里沒冰箱,肉得先放鄰居家時,彈幕里更全是“破防了”。
![]()
這條視頻直接引爆熱搜,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農村養老金這么少。
而各種言論也是層出不窮,有人夸戶晨風“敢說真話”,也有人質疑“是不是劇本”。
畢竟現在老人防騙意識都強,哪會輕易跟陌生人去超市。
![]()
但有網友查證,四川農村基礎養老金當時確實最低105元,滿65歲還能多2元,老奶奶的說法完全屬實。
而靠著養老金視頻爆紅后,戶晨風又把鏡頭對準了海外。
![]()
他在新加坡街頭拍到一位84歲的賣藝老人。
視頻里老人雖滿頭白發,卻精神矍鑠地表演才藝,談起一生經歷時眼神發亮。
戶晨風沒加過多煽情配樂,就靠老人的口述和街頭實景剪輯,配文“生活從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
這條視頻再次刷屏,網友們被老人的樂觀打動,有人留言“比起賣慘,這樣的正能量更動人”。
視頻播放量很快破千萬,戶晨風的粉絲量更是猛漲,商單、合作邀約也跟著找上門。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年的日子并不好過。
![]()
戶晨風出生在江蘇鎮江的普通家庭,小學成績不錯,初中卻因貪玩掉隊,最終高考落榜。
為了謀生,在汽修廠擰過螺絲,在機械廠搬過零件,還跑過銷售、炒過股,折騰來折騰去始終沒穩定下來。
直到2022年短視頻風口正盛,他才抱著試試的心態拿起手機拍視頻。
![]()
一開始他拍過美食測評、街頭采訪,數據平平無奇。
直到找準“底層紀實”的方向,養老金視頻意外爆火,才算真正在行業里站穩腳跟。
粉絲常說他“懂普通人的苦”,殊不知這份“懂”,藏著后來被戳穿的流量密碼。
不過,走紅后的戶晨風從不避諱談收入。
![]()
2025年5月,他還曾專門拍視頻曬出自己的月度營收。
總營收 11.3 萬元,其中直播打賞和帶貨占了 9.4 萬,廣告分成 1.9 萬。
而這條視頻又引發新一波討論。
![]()
有人羨慕“拍視頻比上班掙得多”,有人質疑“之前的底層關懷是不是演的”。
還有網友算過一筆賬,按這個收入,他一年能賺一百多萬,比很多白領一輩子掙得還多。
不過,面對質疑,戶晨風沒正面回應,只是之后更頻繁地開直播,話題也越來越敢說。
而就在收入曝光后不久,戶晨風又靠“較真”刷了一波存在感
![]()
他在坐飛機時發現座椅靠背上貼了某健腦丸廣告,上面寫著“提高記憶力”“改善認知障礙”。
但底下卻用小字寫著“禁忌尚不明確”“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他當即拍了視頻吐槽:“這些都沒搞清楚,就敢給老人推薦?航空公司審核過嗎?”
![]()
視頻里,他還找來機組人員對峙,對方支支吾吾說“不是我們負責的,會反饋”。
這條視頻上線后,網友紛紛跟著討伐“虛假廣告”。
很快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東航也撤下了所有相關廣告。
這波操作讓他又圈了波“敢較真”的粉。
![]()
但熟悉他的網友發現,他的視頻風格正在悄然改變:從 “記錄真實” 逐漸轉向 “制造話題”。
而這也為他后來的翻車埋下隱患。
![]()
隨著流量越來越大,戶晨風的言論開始頻繁 “踩線”。
他不再專注購買力挑戰,反而總說些出格的話。
![]()
一會兒說“年夜飯不如麥當勞”,一會兒提議“取消文言文”、
甚至說“不該給大學生宿舍安空調”。
并且直播中點評社會事件時,更是多次使用 “極端化表述”。
比如將某群體標簽化,引發小規模爭議。
![]()
而平臺也給過處罰,先是限流,后來干脆禁言一周,但解封后他反而更放飛。
有網友統計,他光是因為言論問題被平臺警告就有五六次。
每次都靠刪視頻、道歉暫避風頭,轉頭又換個話題繼續蹭熱度。
![]()
這種 “打擦邊球” 的操作讓他的粉絲粘性越來越高,爭議話題帶來的流量也讓他的廣告報價水漲船高。
不過,多次處罰戶晨風也沒有收斂后,他最終迎來了更嚴厲的處理。
![]()
今年9月的一天,網友發現他的微博、抖音、B 站賬號全部停止更新。
直播功能被關閉,點開主頁顯示 “賬號已封禁”。
更徹底的是,他過往的所有視頻被清空,連早年的試拍內容都不見蹤影。
此消息一出,戶晨風被封” 瞬間沖上熱搜,網友紛紛猜測原因。
![]()
有人聯想到他近期的爭議言論,也有人覺得是 “之前的視頻造假被實錘”。
但平臺始終沒給出明確說明,直到央視的報道揭開了真相。
![]()
近日,央視《法治在線》專門做了期聚焦網絡亂象的節目,直接點名批評戶晨風。
節目里曝光,他從年初就開始構建一套荒謬的 “身份對立體系”,將手機品牌直接與階層掛鉤。
![]()
在他的視頻和直播里,“蘋果人” 被定義為 “精英階層”,標配是 iPhone、特斯拉和山姆會員店消費。
“安卓人” 則成了 “底層群體” 的代名詞,特征是用安卓手機、逛菜市場、買國產品牌。
他經常用 “你是蘋果人還是安卓人” 挑起話題,甚至在直播中暗示 “安卓人注定沒前途”。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在節目里拆穿了這套邏輯:
“手機品牌就是個消費選擇,硬生生被他扭曲成身份標簽,本質是挑動群體對立,收割流量。”
![]()
原來,每次罵戰升級,他的直播打賞和商品銷量就會暴漲。
直到被封禁前,他還在靠這招引流。
但這種撕裂社會共識的玩法,終究踩了國家監管的紅線。
![]()
如今他的所有賬號被徹底注銷,商業合作方更是紛紛解約。
而央視的點名,也被許多人視為 “永久封禁” 的官方定性。
不過,網友對此可是拍手稱快:“不是不能賺流量錢,是不能踩著社會共識賺錢”。
![]()
從汽修工到百萬網紅,戶晨風的經歷曾讓很多人看到 “普通人靠努力逆襲” 的希望。
但從記錄真實到制造對立,他的“墮落”更給所有創作者提了個醒。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線,終將受到懲罰。
真正能長久的流量,從來不是靠制造對立博眼球,而是靠真誠和正能量打動人心。
畢竟,干凈的網絡空間,才是所有人的期待。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