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地方、什么事情都能公開直播”
當下,全國部分學校已進入軍訓季。8月27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投訴,部分學校將鏡頭對準軍訓學生“懟臉直播”,稱學生本就疲憊、形象不佳,還遭網友調侃評頭論足。進行直播的既有自媒體,也有學校官方賬號。
對此,有涉事學校已停止相關直播,但也有學校表示,學校賬號是認證企業號,若違規平臺會提醒或禁止,認為直播軍訓并無不妥。
![]()
很明顯,不同網友及學校對直播軍訓的看法并不統一。支持的觀點認為,軍訓是校園集體活動,直播有助于“記錄青春”,向公眾展示學生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反對者則指出,此行為明顯不妥,未經學生同意,也未能充分保護學生隱私。
但這件事不該存在爭議——不是什么地方、什么事情都能公開直播的。校園軍訓屬于校園教育活動,須兼顧教育意義和學生隱私保護。
“懟臉直播”存在多重法律風險,應當謹慎,不可不顧個人隱私,進行博眼球炒作。特別是對于未成年人,更需追問合法性。學生樂意嗎?家長同意嗎?法律允許不經任何模糊處理,把未成年人的面貌行為公開直播嗎?
平臺沒有提示風險,可能是系統原因;學校若沒有風險意識,那就是教育原則的問題。操場不是秀場,學生更不是刷流量的工具人,為軍訓直播劃清底線,相關部門應及時叫停,嚴格監管,還校園一個純粹空間。與此同時,短視頻平臺也應嚴格審核把關,關注內容質量,規范賬號信息與運營管理,讓網絡直播真正回歸正途。
盡管對待校園直播,我們不可全盤否定,但對于不良直播、不當直播的歪風則須以法律底線將其封堵在校門之外。有底線才有方向,嚴格規范校園直播,嚴肅處理違規違法行為,真正讓信息時代的校園成為莘莘學子健康成長的沃土。
望涉事學校深刻反思,該如何將目光看向學生而非鏡頭,把學生放在心上而非流量?嚴守法律底線,再懟臉直播學生軍訓,就別怪法律懟回去。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
編輯:任思凝
二審:王亞平
三審:王長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