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著名建筑家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出了一本頗為有爭議的書。
書的名字就是很直白的三角關系——《梁思成、林徽因和我》。
![]()
雖然這本書以寫梁思成和林徽因幾十年的生活點滴為主,但是摻和進去一個“我”,總會讓人覺得多了那么一點不真實的味道在里面。
畢竟作為梁思成的續弦,她評價自己的丈夫和前妻,就一定會客觀嗎?
客觀與否不得而知,只是,這本書里面最有爭議的,的確就是林洙對林徽因的描寫。
林洙用了很多筆墨描寫林徽因是如何同時愛上了梁思成和金岳霖。當然,徐志摩還因為林徽因拋棄發妻,這讓林徽因更是背上了不小的枷鎖。
正是林洙以一個歷史見證者的身份來寫這些事,讓林徽因的輿論開始出現了一邊倒的評價。
“渣女”、“綠茶”等等帽子,不斷被現代人冠在林徽因的頭上,并被廣泛傳播。
就連高曉松都免不了窺探這些錯綜復雜的三角戀情。
高曉松一直想拍一部《林徽因傳》,籌備了很多年,但是主要還是想圍繞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的感情生活來展開。
但遭到了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強烈反對。
她說:有徐志摩就不可以,我媽媽和他沒關系。
高曉松一聽,講林徽因的故事,徐志摩都沒有了,那還怎么拍?于是《林徽因傳》就不了了之。
![]()
梁再冰還說:“即使全世界都誤會她,她依然是我最愛的媽媽林徽因。”
由此可見,有關林徽因的負面評價,讓她的后人深惡痛絕。
但感情上是是非非,本就是歷史的迷霧,真實的歷史早在不斷的傳言中變了味道。可林徽因的成就卻是實實在在的。
當現代人肆意挖掘林徽因的緋聞八卦,并惡意攻擊她時,很少有人會去認真了解她為國家做了多大的貢獻。
真正的林徽因,其實是一個將滿腔熱情,傾注于建筑事業上的新時代女性。
林徽因的成就和才華,不應被遺忘。
1
很多人知道林徽因出身高貴,但卻不知道,這個家對林徽因來說,好壞參半。
父親林長民對林徽因很偏愛,在父親的著重培養下,她6歲時就能識文斷字,并為祖父代筆寫家書。
但林徽因一切不開心,卻源自自己的母親。
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是父親的一個“妾室”。
與頗有才氣又大方的林徽因相比,母親的品性簡直是另一個極端。
她不僅大字不識,脾氣還急躁,說話大嗓門,這樣的一個人,其實與書香門第林家是格格不入的。
林徽因從小被教授了知識,她更喜歡父親周身散發出來的文化素養,這讓母親對她很憤恨,覺得女兒背叛了自己。
這樣的關系,讓林徽因和母親一生都處在爭吵中。
林徽因的童年陰影多半是來自母親對她猙獰的討伐。
![]()
原生家庭的不和諧,讓林徽因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了人情世故,她的性格,也因此變得更加獨立和理智。
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曾評價林徽因說:
她愛父親,卻恨他對自己母親的無情,她愛母親,又恨她不爭氣,那個半封建的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際關系,在精神上深深地傷害過她。
家里的痛苦讓她一直想要掙脫出去,林徽因16歲那年,她終于等到了逃脫牢籠的機會。
她和父親坐上了開往倫敦的郵輪。
她卻不知道,郵輪的那一邊,等待著她的是一個影響了她幾十年的一段緋聞。
2
“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的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這句話,是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
徐志摩在人群中看到林徽因第一眼,就對她一見鐘情,隨后,他給自己正在孕期的妻子寫了一紙休書。
這樣的移情別戀,讓徐志摩成為名副其實的渣男。
不過,這和林徽因有什么關系呢?林徽因自始至終都沒有接受過徐志摩。
![]()
但不說現在,當時的人,也同樣不那么想。
那個時候,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有了婚約。在梁思成母親眼里,一個女子都要結婚了還有婚外之人惦念,那這個女子多半也是品行不端。
她對林徽因很厭惡,而且這種固有偏見,也深深地影響了大女兒梁思順。
可以說,這個婆婆對兒媳婦從一開始就不滿意,而且直到去世都沒有改變。所以林徽因在婆家很是不受歡迎。
![]()
這種家庭關系讓林徽因非常苦惱,她在寫給外國好友費梅慰寫信時曾經吐槽過:
非常羨慕可以嫁給獨子的女人。
但更慘的是,林徽因獨立的性格,或者說,像男孩子的一面,讓她身處的那個社會的女人,幾乎都不喜歡她。
可以說,她是被當時那個社會孤立的存在。
3
文學家李健吾評價過林徽因:
絕頂聰明,又是一副赤熱的心腸,口快,性子直,好強,幾乎婦女全把她當作仇敵。
這種仇視發展到什么程度呢?
冰心就寫過一篇故事,叫做《我們太太的客廳》,里面這樣描寫女主:
“我們的太太是當時社交界的一朵名花,十六七歲時候尤其嫩艷……我們的太太自己雖是個女性,卻并不喜歡女人,她覺得中國女人特別守舊,特別瑣碎,特別的小方……”
這篇故事發表的時機,正好是林徽因非常喜歡辦文學沙龍的時候。
![]()
林徽因的文化沙龍
因此,在國內,林徽因幾乎沒有要好的女性朋友,很諷刺的,她唯一的閨蜜,是外國女人費慰梅。
而無論是徐志摩還是金岳霖,有男人喜歡她,反而說明了她的優秀。可是即使是到現在,依然很多人都把過錯放在女人身上,更為諷刺的是,往往這些攻擊,也都是來自于女人。
不過即使是這樣,林徽因依然沒有被環境打倒,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生活上的。
當抗戰來臨,當生活陷入最悲慘的境地,林徽因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建筑理想。
這樣的精神,是很讓人欽佩的。
4
30年代時,林徽因開始主攻古建筑,她和梁思成下決心要做好中國古建筑研究、發掘和保護工作,并將這些大型古董凝聚的古人智慧,傳承下去。
![]()
工作中的林徽因
如此的雄心壯志,卻沒趕上好的時代。
抗戰開始了。
為了躲避戰亂,他們夫妻倆陷入了長久的漂泊,從北平逃到長沙,又從長沙逃到昆明,最后昆明也淪陷了,他們只能隱居在四川深山里一個偏僻的村莊。
林徽因的肺病是因為經常去古建筑勘探,在布滿灰塵的空間里呆久了染上的。但如果休養得當,卻也不至于一時間要了命。
但面對戰爭,林徽因根本沒有條件休養,更談不上治病,因此她的肺病也逐漸加重。
很快,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林徽因就瘦成了皮包骨。但她還要打起精神照顧母親和孩子。梁思成因為之前遭遇過車禍,落下了病根,脊柱常有疼痛,做事不能太費力,兩個人的生活艱苦到了極致。
![]()
從林徽因的成長環境來看,她其實是一個比較會享受生活的女性,年輕的時候,睡覺要穿著純白睡衣,點上熏香入睡。戰爭之前,他們還可以雇用保姆,戰爭之后,她不得不困守于家庭里,艱難度日。
她以書為伴,支撐她挨過無數個病痛的夜晚。不那么難受的時候,她就整理資料,幫助梁思成準備《中國建筑史》需要的材料。
幾年后,《中國建筑史》問世了,這是一部意義非凡的著作,它徹底擺脫了沒有中國人寫中國建筑的尷尬局面。
![]()
雖然這部著作箸著的是梁思成的名字,但是背后卻離不開林徽因的努力。
不過很可惜,他們好不容易熬到了抗戰結束,林徽因的病卻變得更為嚴重。當時醫生告訴梁思成:林女士的肺部已經空洞,一個腎也已感染,她最多活5年。
但林徽因很坦然,她積極配合治療,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而這些時間,她又都投入到熱愛的事業當中去了。
5
新中國成立,林徽因受聘參與國徽設計,最終,她的作品成功入選,之后,她和梁思成還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景泰藍搶救性工作。這些,都是林徽因用病痛中剩余的幾年時間完成的。
不過,林徽因也有遺憾。
熱愛古建筑的她,怎么忍心看到中國大地上那些寶貴的古建筑被拆除?
但是她心有余而力不足。
轟轟烈烈的“拆城墻”運動,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他們為此殫精竭慮,到處奔走,林徽因更是拿出實際行動,提出了一個“城市立體公園”的構想,這個構想放在現在來看依然是超前的,在她的規劃里,人們可以在保留的城墻上種花、喝茶、開店鋪。
但是那個時候,沒有人采納。
林徽因還因此被劃入“城墻派”受到批判。
![]()
1953年,林徽因肺病越來越重,但她還是擲地有聲地撂下一句話:你們現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們后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了。
果然,2004年,重建的永定門城樓竣工。
當然,林徽因的成就還不止如此,如果你了解她對于古建筑的付出,就知道,她為了保護古建筑做出過多少努力。
日本學者曾斷言,中國已經不存在唐代以前的木構建筑,只有在日本奈良才有。
林徽因不信邪,偏要找出中國的遺跡。
他們夫妻倆走遍大江南北,最后在陡峭的山路走了整整兩天,終于在五臺山上發現了佛光寺。
![]()
佛光寺被廢棄了多久他們不得而知,臭蟲、蝙蝠、塵土蓋滿了寺廟,但他們依然在里面工作了一個星期,最終確定,此處是唐代遺存寺廟。
這處發現,徹底推翻了日本學者稱中國不存在唐代以前的木構建筑的定論。
6
1954年,林徽因病重,梁思成也受到了傳染,兩個人分開在兩個病房,見不到面。
彌留之際,林徽因半夜醒來想找梁思成,護士進來了,輕聲問:林小姐,您需要什么?
林徽因答:我想見一見思成,我有話對他講。
但護士卻沒同意:已經很晚了,明天吧。
卻沒想到,這是林徽因最后一個愿望。
凌晨6點,林徽因離開人世,年僅51歲。
林徽因的墓碑是梁思成親自設計的,上面的題字很簡單,只有七個字:
建筑師林徽因。
她對于建筑事業的熱愛,都在這七個字里了。
![]()
林徽因有一個摯友金岳霖,一生未婚,很多傳聞說,金岳霖是為了林徽因而不婚的。
真相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金岳霖給林徽因寫挽聯,卻非常貼切: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是上個世紀極為有才學的杰出女性,她短短的51年里,在建筑方面的成就很多都是國家級的。
這樣的一個人,不應被緋聞所掩蓋。
(本文系原創,請勿以任何形式私自轉載,違者必究)
:美、愛、人生,講述你愛看的故事。
如果你喜歡這篇故事,歡迎關注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