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一:別只記 “發作次數”,重點看 “發作后狀態”—— 這是辨 “虛實證型” 的關鍵
![]()
家屬總執著于 “這次比上次少抽 1 次”,卻很少留意 “發作后患者的感受”。但在中醫辨證里,發作后是累是渴、想睡還是煩躁,直接反映了體質是 “虛” 是 “實”—— 虛證要補,實證要清,方向錯了,調理就會南轅北轍。
1. 發作后渾身癱軟、倒頭就睡:多是 “氣虛”,要先補 “底氣”
之前接診過一個 10 歲男孩,每次發作后都要睡 3-4 小時,醒了也沒力氣吃午飯,家屬一直按 “肝風” 調,吃了 1 個月沒效果。后來我發現孩子舌邊有齒痕、平時愛出汗,這是典型的 “脾胃氣虛”—— 身體像沒加滿油的車,發作一次就 “耗光了勁”,光止抽不補氣,自然容易反復。
調整方案時加了黃芪、山藥這類健脾補氣的藥,還讓家屬每天煮小米粥給孩子喝。2 周后家長反饋:“現在抽完不用睡那么久了,還能自己起來吃點東西。” 1 個月后發作頻率從每周 2 次降到了 1 次。
怎么判斷:發作后乏力超過 2 小時、平時愛出汗、沒胃口、舌邊有齒痕,基本就是氣虛的信號。
調理思路:別用太猛的 “止抽藥”,先通過飲食(小米粥、蒸山藥)或溫和的中藥補脾胃,等 “底氣足了”,發作自然會減少。
2. 發作后口干舌燥、想喝涼水:多是 “陰虛”,要先 “補水”
有個 28 歲的女患者,每次發作后都覺得嘴里像冒火,必須喝冰水解渴,晚上還總失眠。之前的醫生沒注意這個細節,一直用清熱化痰的藥,結果患者越喝越口干,發作也沒減少。
其實這是 “肝腎陰虛”—— 身體里的 “津液不夠”,就像土地缺水干裂,發作一次相當于 “再耗一次水”,光清熱不滋陰,只會越調越虛。后來加了枸杞、百合這類滋陰的藥,讓她每天用麥冬泡水喝,1 個月后口干和失眠都緩解了,發作也從每月 3 次降到了 1 次。
怎么判斷:發作后口干超過 1 小時、愛喝涼水、失眠多夢、舌頭偏紅少苔,就是陰虛的表現。
調理思路:少吃辛辣、熬夜(會耗津液),多吃梨、銀耳、枸杞,讓身體 “儲夠水”,神經才不容易受刺激。
核心二:別忽略 “日常小誘因”,這是找 “病根” 的關鍵線索
家屬常說 “沒誘因,突然就抽了”,但仔細追問就會發現:可能是前一天吃了冰西瓜,也可能是跟人吵了架,甚至是熬夜寫了作業 —— 這些看似 “偶然” 的小事,其實是體質的 “晴雨表”,能幫我們精準找到 “為啥會發作”。
![]()
1. 吃生冷 / 油膩后必發作:多是 “痰濕內阻”,要先清 “濁”
有個 5 歲孩子,每次吃了冰淇淋或炸雞后,當天大概率會發作,發作時還吐白沫。家屬一直沒把 “吃” 和 “抽” 聯系起來,按 “肝風” 調了 3 個月沒效果。
其實這是 “痰濕” 在作祟 —— 脾胃怕生冷油膩,吃多了會讓食物變成黏糊糊的 “痰濕”,堵在經絡里干擾大腦,就像管道堵了水會溢出來。后來讓家屬停掉冰飲、油炸,每天煮陳皮茯苓水給孩子喝(陳皮 3g + 茯苓 10g,煮 15 分鐘),2 周后孩子就沒再因為吃錯東西發作。
怎么判斷:吃涼 / 油膩后 1-2 天內發作、平時痰多、舌苔厚膩、大便黏馬桶,就是痰濕的信號。
調理思路:先從飲食 “斷源頭”,少吃甜膩、生冷,再用化痰的食材或中藥清掉體內的 “濁痰”,經絡通了,發作自然會少。
2. 生氣 / 緊張后必發作:多是 “肝風內動”,要先 “順氣”
之前接診過一個 40 歲的男患者,每次跟妻子吵架后都會發作,發作時手腳僵硬、眼睛上翻。他一直以為是 “情緒控制不住”,卻不知道這是 “肝風” 在體內 “鬧騰”—— 情緒憋在心里沒處散,就像吹亂的風,一激動就 “引動肝風”,誘發發作。
后來讓他每天用玫瑰花泡水喝(玫瑰花 5g,不苦還清香),睡前按 5 分鐘太沖穴(腳背上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幫肝臟 “順氣”。1 個月后他說:“現在就算吵架,也不會像以前那樣‘上頭’,更不會抽了。”
怎么判斷:情緒波動后 1 小時內發作、平時愛發脾氣、口干口苦、說話聲音大,就是肝風的表現。
調理思路:別用 “壓制情緒” 的方式,多陪患者聊天、散步,讓情緒有出口,再用疏肝的方法穩住 “內風”,比單純止抽更管用。
最后想跟家屬說:辨證不是 “找癥狀”,是 “讀體質”
作為從醫 20 多年的中醫,我一直覺得:癲癇調理的核心,不是 “止抽”,而是 “讓體質變好,不容易抽”。“抽風” 只是體質出問題的 “信號”,就像發燒是感冒的信號一樣,只退燒不治病,感冒還會反復。
不用記復雜的中醫術語,只要每天多觀察兩個點:發作后患者累不累、最近有沒有吃錯 / 氣到,把這些細節告訴醫生,就能幫醫生精準辨證。只要方向對了,哪怕每次只進步一點點,慢慢也能看到發作減少,孩子能正常上學,大人能正常工作 —— 這才是我們調理的最終目標。
溫馨提示:本文僅為中醫辨證思路科普,具體調理方案需結合個人體質,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制定,切勿自行調整現有調治方案或盲目用藥,以免影響健康。
本篇文章來自公眾號------癇事簡單說,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