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人民法院報》04版
在開平鄉間的養殖場里
開平市人民法院執行干警的身影
格外忙碌
他們或蹲在鵝群旁核對數量
或頂著烈日記錄信息
一場圍繞近 3000 只肉鵝的司法護航行動
正緊張展開
![]()
該案源于一起飼料買賣合同糾紛,某農業發展公司向開平法院起訴,稱被告鄭某等人拖欠飼料款已超50萬元。
原告起訴后,突然發現被告正計劃出售養殖的肉鵝。一旦這批肉鵝被轉手,原告的50余萬元債權很可能變成“一紙空文”,合法權益將面臨無法挽回的損失。
接到原告的財產保全申請,開平法院立即啟動快速處置機制,執行團隊第一時間奔赴養殖場。
![]()
保全當日,烈日當空,氣溫居高不下,干警們頂著酷暑逐只對肉鵝進行統計、登記,絲毫不敢懈怠。從正午的烈日當空,到深夜的星光點點,再到次日凌晨的微光熹微,他們連續奮戰十幾個小時,3000多只肉鵝的保全工作順利完成。
財產保全只是第一步,后續處置同樣關鍵。由于被告無力購買飼料繼續養殖,養殖場里的肉鵝面臨“斷糧”危機,部分肉鵝還出現了患病癥狀。時間每多拖一天,肉鵝就可能貶值一分,甚至出現死亡風險,原告的債權也會跟著“縮水”。
眼看情況緊急,原告向法院申請對這批肉鵝進行變賣。開平法院審查后,當即依法啟動先予執行程序,一邊聯系專業人員評估肉鵝價值,一邊加急組織現場公開競價。
![]()
競價當天,養殖場里擠滿了有采購意向的商戶,在法院干警的全程監督下,競價過程公平透明、有序推進。
最終,近3000只肉鵝成功找到“新歸宿”,變賣所得的11萬余元,一分不少地匯入了法院凍結的被告賬戶——這筆錢雖不能完全覆蓋50余萬元的債權,卻為原告挽回了關鍵損失,更讓“司法高效”的溫度,實實在在傳遞到了當事人心中。
從烈日下的緊急保全到規范有序的競價變賣,開平法院執行干警用實際行動踐行司法為民宗旨。高效的響應速度、嚴謹的工作流程,既保障了財產的正常處置,又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案件的后續審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人民法院報、開平法院
排版:譚年安
編輯:古慧琳
審校:何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