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做旅行圖書編輯的第十二年,我們想,到底能不能有這樣一本旅行指南——
它可以更加信息直給,可以強化體驗感,可以更有人情味兒,可以有更多樣的表現形式,還可以在完全不減少實用性的基礎上,盡量降低地圖的閱讀門檻……
——是的,就是想既要又要。
做書首發
點擊圖片購買本書
![]()
消失的
坐標
碎片洪流
之間
春天,出版社的窗外又變得郁郁蔥蔥起來。
曾經,每年這個季節,編輯部同事的辦公桌上都會堆滿“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的紙稿校樣,那些被翻得卷邊的樣書,是我們為旅行者打造的丈量世界的尺子,裝著我們滿滿的期待,伴隨旅行者走向旅程的下一站。
直到那封Lonely Planet中文版的告別信宣告一切的結束。
當紙頁間的油墨香變成二手書平臺的絕版標簽,某種集體記憶仿佛被突然抽空。旅行者涌向網絡平臺,但算法推來的九宮格美照雖越攢越多,存進收藏夾的“此生必去”卻似乎都在落灰——在那些被濾鏡虛化的背景和碎片化的筆記里,似乎再沒人提供這樣貼心的幫助,告訴你應如何慢下來用心品味,以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領略那里的風土人情,怎樣在蜀地既來之則安之地融入當地生活,麗江青旅墻角的涂鴉藏著哪位背包客的故事,或者某條徒步路線為何被當地人視作禁忌。
又是一次火花四射的選題會,會上,一條“求不網紅攻略!”的貼子,似乎點出了這個時代的悖論:當旅行資訊如煙花般炸裂,人們反而在渴望一份有重量、有品質的答案。
于是,我們鄭重地做了個“笨拙”的決定:即使在碎片化閱讀時代,也該有一本旅行指南,承載速食無法取代的紙短情長。
于是,我們又開始既要又要了。
我們要做這樣的旅行指南:它可以更加信息直給,可以強化體驗感,可以更有人情味兒,可以有更多樣的表現形式,還可以在不減少一點實用性的基礎上,盡量降低地圖的閱讀門檻……
一場自編輯部輻射的
人仰馬翻
總有人問,旅行編輯是不是總在旅行?
那當然——不是的,我們天天出門浪,誰來做書呢?
雖然不能說走就走,但是可以說干就干。先定個小目標,全國那么多省份,我們先做出兩本來,就這樣,云南、四川順利入選第一梯隊。
接下來,在既要又要的道路上狂奔,同路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做書首發
點擊圖片購買本書
![]()
扛起大旗的策劃組
策劃小組的成員多是做了十幾年旅行指南的老手,大家一致認同:旅行指南無論怎樣更新迭代,核心的宗旨卻萬變不離其宗——致力于讓旅行者在行程中減少遺憾,增加體驗。
而這,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們優化的核心內容:
·強化體驗感:設置靈感章節,讓目的地的特色旅行體驗一目了然
·通過設計調動閱讀興趣:讓版式更多樣,更具有新意
·寫作內容優中選優:信息直給的同時,增加相關文化屬性
·專業地圖也可以很好看:降低讀圖門檻,靈活設計地圖樣式,增設食宿區域指引圖,趣味性與實用性相結合
·和線上APP做朋友:絕不閉門造車,一切以讀者的觀感為先
兼任甲方乙方的責任編輯
魯迅先生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這里的“我”,用于指代責任編輯真是太太太貼切了!如果說提需求的是甲方,做任務的是乙方,那么責任編輯,稱得上是這兩者的“究極綜合體”。
責編是外交天才:發揮超強統籌能力,合作的都是優質作者;
是組稿達人:思維導圖式統稿,讓初印象、靈感、探索章節有條不紊地呈現;
是內容質檢員:以堪稱游標卡尺的審稿標準,拉滿讀者的閱讀體驗;
更是地圖專家:讓地圖手稿符合嚴格的出版標準,這方面我們是專業的;
是審美大師:給設計師打奪命連環call的第N天,讓美觀實用有意思的圖書設計驚艷所有人;
還得是時間管理大師:老板放心,做書的每個時間節點,我們都能卡住DDL!
每天都在崩潰與重塑自我的地圖編輯
部門內,幾位身經百戰的專業地圖編輯在接手這套旅行指南后,數次瀕臨崩潰。
他們把所有的地圖打印出來,鋪滿了部門里最大號的會議桌。這已經是不知道連軸加班的第多少個夜晚了。
在國內最權威的地圖出版單位,如何平衡“嚴謹精確無差錯”與“美觀實用有意思”的地圖制作,成為了當下的難題。
方案被反復推翻、重做,地圖編輯同設計師、責編、策劃吵得不可開交——還好,趕在地圖編輯下定決心遞交辭呈之前,我們做出了足以平息所有人怒火的地圖設計方案。
簡單:核心點位、線路規劃直截了當;
多元:食宿地圖、步行游覽、城區圖、亮點圖……超全地圖品類;
實用:篩除干擾信息,只保留精華元素;
靠譜:專業機構審圖,官方審圖號加持,絕對權威。
靠譜極了的作者
作者就是圖書內容的生命。為這套旅行指南操刀的作者,都曾參與過LP圖書或雜志的撰寫與制作,大家意氣相投,于是一拍即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調研與撰寫。
這些可愛的作者擁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旅行與寫作經驗,可謂給這個龐大的系列注入一針強心劑。
穩穩的,靠譜極了。
不厭其煩的設計師
深度參與內容結構,才能使版式與表達更加貼切合意。書中堪稱放飛的“靈感章節”成為設計環節的重頭戲:每個目的地都有N個不同的靈感,每個靈感又有N個不同的專題,每個專題又有不同的特色和想要呈現的風格。如何在現有食材的基礎上,既保留旅行指南條分縷析的嚴謹,又創意十足地將圖片和文字完美融合,炒出一盤特色融合菜?
那就要靠擁有十余年LP等圖書設計經驗的資深設計師了。
不厭其煩的設計師和她的團隊,反復推翻重做了數版地圖、內文和封面的設計,忙到甚至需要吸氧……一番操作下來,搭建起了套系嚴謹活潑的版式結構,同時又根據每個目的地、每個專題的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讓大部頭旅行指南擁有輕松舒適的閱讀節奏成為現實。
現在,離我們的小目標,就差一步了。
經歷
高貴紫
折磨的印制
在遇到這套書之前,我們只知道紫色不好印,但不明白它“高貴”在哪里。結果到了開機當天,當一張與數碼樣效果大相徑庭的《云南》封面印樣出現在面前時,每個在場盯印的人臉上都掛上了五彩斑斕的黑線——這很難評。
于是,印制、設計師、印廠調圖主任和車間質量主管齊齊上陣,為了解決封面主色調與圖片色、紙張底色互相干擾的問題,一遍遍調整顏色數據、試印、再調整、再試印……當印制終于揣著滿意的印刷樣張離開印廠時,二環已經不堵車了。
甩不了一點手的老板
在整個項目組高歌猛進的路上,不能缺少從沒當過甩手掌柜的勞模型領導。
雖然總是在猛猛催進度(才不是為了KPI),但最終還是堅持了“質量大于一切”的出版準則。
感謝老板,此處省略10000字。
最終呈現:大部頭旅行指南,也有Chill的一面
當首印樣書抵達編輯部時,大家撫摸著封面——對,就是這樣,甚至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好。
云南的封面選用了撫仙湖,藍與粉碰撞出云南溫柔的底色,chill感油然而生。
![]()
四川的封面當然要留給民間文旅推廣大使“花局”。
![]()
河南的封面金燦燦的,溫暖又淳樸。麥田之上,是矗立千年的北宋皇陵石像生。
![]()
北京的封面,則采用景山公園亭臺樓閣的華麗彩繪,彰顯這座城市的皇家氣象。
![]()
翻開內頁,你會看到:
多元新潮的旅行主題:少數民族伙伴們的OOTD、戶外活動的詳細裝備,云南全省泡湯攻略,火辣辣的川味特調,國寶圓滾滾賞“貓”貼士,老北京胡同漫游,尋訪中原古都……足不出戶,就能對當地如數家珍——
![]()
![]()
長短不一的靠譜旅行線路:短線和長線并重,要淺嘗輒止,還是深入探訪,你說了算
![]()
住好、吃好,手信也不能少:重返Y2K手賬攻略時代
![]()
熱門食宿劃重點:上彈幕!讓每個泡泡糖方框告訴你哪里有的吃,哪里有的玩
![]()
![]()
有趣的背景文化信息穿插其中
特別策劃經典多樣的City Walk
附贈目的地書影和旅行者推薦等欄目
腦洞大開的“數說”告訴你昆明有幾家菜市場、
自貢每年肉兔吃多少只、
玉溪米線節持續多少天……
那些曾被我們以為終將消逝的、笨拙而滾燙的旅行敘事,正以另一種方式重生。
親愛的旅行者,當你翻開這本書,我們祝愿你,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永遠保留探索的勇氣,永遠探索不設限。
那么,這就出發吧!
做書首發
點擊圖片購買本書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