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羽穸,湯老師年卡班學員。
和身邊的多數同學不同,我的經歷可能有些特殊,我沒有做大家都在做的劇評、書評等常規領域,我做的是旅游賽道。
加入年卡兩年間,我在旅游賽道上迎來了許多高光時刻。
成為了知乎榜答主和優秀圈子主理人
![]()
收到許多知乎旅行類付費咨詢單,成為攜程簽約旅行家
![]()
受邀參加騰訊2025年微信公開課,并成為發言討論嘉賓
![]()
飛客合作香格里拉集團
![]()
知乎回答還被中國青年報摘取.....
![]()
我將自己的經歷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01
關于定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坦白說,選旅游領域,不是因為它好做,恰恰是因為——我愛做。
讀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國家地理雜志》、《孤獨星球》這類的書,特別向往出去玩。
工作之后,我每年有150天左右都在全國各地出差,只要有時間,就會去當地的名勝古跡參觀。
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在路上,我看到了和文旅宣傳片上不同的風景。
記得有一次,我在蕩口古鎮參觀《歌唱祖國》作者王梓的故居,遇到一位退伍老軍人,他是蕩口本地人,見我對蕩口的風土人情很感興趣,就和我講起了他從小到大的所見所聞,我通過他的講述,知道了很多書本上看不到的蕩口趣事以及王梓的家事。
這位老軍人把王梓的事跡活靈活現地講述出來,這是我在任何書上或者紀錄片上都看不到的。
在劍川縣,為了追尋劍川八景之一的玉龍晴雪,我冒著冬日的嚴寒,早上五點爬起來,就為了等那一抹亮光,當80公里外的玉龍雪山映襯著清晨的陽光呈現在我面前時,感覺一切都值了!
真正促使我做旅游賬號的契機,還要追溯到2018年,我在大理碰到了一群剛畢業的學生,他們正要離開大理去麗江,于是我將我以前在麗江游玩的路線、住宿攻略以及玉龍雪山上看冷得發抖的人們拍婚紗照等趣事分享給了他們。
他們覺得頗為有趣,于是加了我微信,后面還收到了不少正向反饋,這也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可以用文字,把眼中的風景和心里的感受,傳遞給更多人。
雖然因為工作原因,我的計劃一再耽擱,但好在2024年,我終于開始行動,在知乎發布了我的第一篇旅游攻略。
02
放棄完美主義,邊做邊充電
別看我取得了這么多成績,其實剛做賬號的時候也是無人問津的,能堅持下來,全靠熱愛與筆耕不輟。
因為這份熱愛,我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行動力滿滿。
為了上榜知乎榜旅行類榜單,我曾經連續兩個月,每天堅持800—1600字的回答輸出。
那時候,每天晚上都要把時間分成好幾塊:先找第二天的選題,構思半小時左右,然后復盤昨天的帖子,最后輸出今天的內容,不知不覺就到了后半夜。
這樣的節奏我堅持了兩個多月,眼看著自己的賬號從無人問津到有了第一個變現機會,那心情是無比激動的。
我的第一條合作信息是飛客發來的,他們想招兼職編輯。
盡管當時不知道能否做好這份工作,我還是勇敢投了簡歷,還把上過湯老師的寫作班作為背書寫進簡歷里,很幸運,我成功拿下這份offer。
![]()
做兼職的時候,我還沒從寫作班結業,輸出的內容也比較青澀,不過沒關系,我一邊做,一邊給自己充電。
沒時間去遠處旅游,我就在出差的時候,別人下班回賓館休息,我就去街上來一場citty walk,了解風土人情,拍一些照片做存檔。
我不做走馬觀花式的看客,每一篇內容,都認真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我的粉絲粘性很高,同時,在這樣不斷的充電下,我產出內容的質量也越來越高了,我的回答還在綜藝上被節目轉載。
![]()
所以,做自媒體永遠等不來萬事俱備,邊行動邊學習,才能迅速拿到結果。
03
培養“成長性思維”
看我前面分享的經歷,你是不是以為我這一路走得很順遂?
其實不是的,從2025年開始,我陷入了很長時間的停滯。
今年,整個互聯網市場,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平臺都重新洗牌。
今年旅游領域變現有多難?在不接廣告的情況下,大眾點評社群第一,獎勵50元美團卡;攜程文章精選,10元……是的,你沒看錯。有穩定工作的人,大概率看不上這點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的辛苦錢。
其他旅游平臺的固定作者群已經飽和,我接過最高的稿費是600元,一年估計也就5~10次。
長期見不到正反饋,我開始缺乏動力,從今年7月份開始,我幾乎成了年卡班的“幽靈學員”,選課不積極,主打一個潛水、聽課,看看大家的討論……
10月,季冬末老師找到我,問我的寫作情況,一妹也來統計年卡成績。
猶豫再三,我覺得我不能認命,不該讓“用愛發電”成為我唯一的常態。
我把自己的情況反饋給冬末老師,老師要了我的賬號,去問了下小小老師的意見。
小小老師說:其實旅游領域不錯,前景很好,變現也不錯。就是需要做大做出特色,讓別人記住你這個人,關鍵還是得慢慢來,圍繞這個領域深耕。
你看,高手們的秘訣,原來都是“慢”, 是我太急了,遇到一點問題就當起了縮頭烏龜。
其實做任何事都一樣,誰也不能一直處于巔峰狀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一路升級打怪才是常態。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成長,培養自己的成長性思維,邊做邊復盤,不斷升級打怪,才能跨越一座又一座高山。
我開始重新拾起這份事業,我發現,在我懷疑自己的時候,我一直“被需要著”。
最近三個月,知乎上有人在看好我的咨詢服務,偏要付費咨詢;高德上有人認為我寫的地點評價非常及時有效;攜程上有人說要帶孩子去看看我寫過的地方……
你看,無論行業多么浮躁,認真輸出的內容,還是會被看見,被需要的啊!
2025年還剩兩個月,愿我們都能持續精進,在寫作上取得自己的成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