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法案”變“奪權劇本”:特朗普如何用一紙補貼把英特爾變成半國企
![]()
特朗普把一紙《芯片法案》補貼搖身變成英特爾10%股權,實質上是把美國最老牌的半導體巨頭拖到手術臺上,準備進行一場“國家資本活體實驗”。這不是普通的救市,而是一場權力、資本與技術主權的三方交易:華盛頓以國家安全為麻醉劑、英特爾以市場份額為抵押、納稅人以未來財政為風險敞口,共同簽署了一份沒有退出條款的“資本血契”。
![]()
英特爾近年流年不利:工藝跳票、被臺積電和三星趕超,市值從兩千億美元跌到只剩一千億。新上任的CEO陳立武雖大刀闊斧裁員、瘦身,但技術瓶頸仍在。華府此時遞來的“股權稻草”,看似救命,實則把企業直接綁在國家安全的戰車上。
![]()
法律層面上,爭議密密麻麻。《芯片與科學法案》雖然寫了“貸款、補助、投資”六字真言,給政府入股留了形式口子,但專項撥款規則要求專款專用,一旦資金偏離建廠、研發初衷,就踩到《反赤字法》紅線。反壟斷視角更棘手:英特爾在x86 CPU市場占比逾七成,政府持股后若用補貼擠壓超威、英偉達,必然觸發反壟斷調查。“國家安全”豁免聽起來管用,但司法審查門檻極高。憲法層面,若只有英特爾享受“債轉股”特惠,等同違反第五修正案平等保護;若政府否決權過度膨脹,又會沖撞非授權原則和行政權邊界。國際法與WTO同樣不客氣:額外利益可被認定違規補貼;一旦英特爾被認定為“公共機構”,采購受《政府采購協定》鎖喉;優先買美國貨則易被判歧視進口。
![]()
主流經濟學承認芯片業兼具正外部性、規模經濟、國家安全屬性,市場供給天然不足。但補貼變股權,政府從“修偏”升級為“半國有化”,軟預算約束隨之浮現:英特爾若虧,財政兜底;政治目標(保就業、限對華銷售)取代利潤最大化,資源配置扭曲。政府坐穩第一大股東,等于豎起隱形準入壁壘;若再用國防合同捆綁,縱向鎖定幾乎板上釘釘,社會總剩余受損。雖可降低資本成本、加速工藝突破,但實證表明政府股東的研發激勵遠遜私人風投。結論:除非股權無投票權且設日落條款,否則社會福利凈損失概率大。
![]()
芝加哥學派把消費者剩余當唯一標尺,認為政府持股本身不直接抬高價格,不構成《謝爾曼法》意義上的壟斷。但他們極度警惕“管制俘獲”:英特爾可游說政府設排他規則,人為抬升對手成本,必須嚴審。公共選擇理論更直言:政治收益與商業收益混為一談,補貼趨向政治均衡,通常高于效率點。芝派偏愛一次性補貼或稅收抵免,堅決反對股權綁定——那等于給未來干預發無限期權。若必須持股,須“無投票權+強制退出”雙保險。
![]()
奧地利學派干脆否定整套邏輯。米塞斯—哈耶克知識問題擺在眼前:政府永遠無法掌握工藝路線、需求變化這類分散知識。把資本配置權收歸政治,價格信號必扭曲;政府“不會破產”,市場選擇機制被閹割,企業家糾錯無從談起。羅斯巴德的干預螺旋斷言,股權注入壓低真實成本,誘發過度投資與價格戰,隨后政府追加出口管制、關稅,一步步鎖死市場。產權倫理上,用征稅所得買企業等同“搶錢入股”,侵犯私產、違背自愿交換。政治時間偏好嵌入決策,貼現率飆升,長期高風險研發被窒息。奧派的唯一處方:零補貼,讓價格自由說話。
![]()
政治學視角下,這不是普通產業政策,而是“國家—資本—安全”關系的重構,這場交易徹底撕下了美國“去管制”的最后遮羞布。國家主義論者歡呼,美國終于補上了“發展型國家”的課,發展型國家理論指出,美國正由“管制型”滑向“持股型”,財政部、國防部與硅谷資本第一次在同一本股東名冊上簽字。但多元主義者的噩夢也同步降臨:決策圈縮成五角大樓—英特爾—國會國防撥款小組的“股權鐵三角”,AMD、臺積電美國廠、小型芯片設計公司連會議室的門把手都摸不著。委托—代理鏈條從雙層打成死結:國會失去錢袋權,行政部門獲得一家市值千億的上市央企,納稅人只剩GAO季度報告里那串隨時縮水的市值數字。
更危險的是“例外狀態”的常態化。對華技術戰被用作一張無限續期的緊急狀態通行證,芯片股權化只是序章。AI、量子、云計算正排隊等待同一套“國家安全+股權綁定”的配方。新自由主義信條被反折成一句黑色幽默:去管制是別人的,國有化是自己的。國際政治層面,美國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從“規則戰”升級為“股權戰”,主權基金競賽一觸即發。日韓荷不再滿足于技術聯盟,他們會要求對等持股或聯合投資,把全球芯片地圖切成一塊塊主權飛地。
歸根結底,這場交易的核心拷問是:民主社會是否允許行政權以國家安全為名,把市場最核心、技術最敏感、資本最密集的企業變成半國營的“戰略武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英特爾之后,下一個被股權化的可能是波音、洛克希德、甚至是谷歌。到那時,美國資本市場將不再是風險定價的機器,而是主權博弈的棋盤;投資者不再看PE和現金流,而是盯國防授權法案和總統推文。特朗普這筆交易最尖銳的諷刺正在于此:他用最反市場的手段,給“讓美國再次偉大”貼上了國家資本主義的封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