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黃龍旗
??
從清朝末年到新中國成立,北京城頭的旗幟像走馬燈一樣換了又換,每一次更換都伴隨著一次“要換天了”的驚心動魄。
最初,是**黃龍旗**高高飄揚。1862年,清政府為了和列強“接軌”,第一次掛出了三角形的黃龍旗,龍是皇權的象征,黃是滿族的顏色。北京城的旗人,按八旗制度分駐內城,正黃旗守德勝門,鑲黃旗守安定門……滿城皆是龍旗招展。可到了1911年,武昌起義一聲槍響,革命黨人打出的卻是**鐵血十八星旗**,1912年元旦,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又匆匆換成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一夜之間,北京城頭的黃龍旗被扯下,換上了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旗,旗人們驚慌失措,有人偷偷把旗子藏了起來,生怕哪天又變了天。
果然,好景不長。1917年,張勛復辟,北京城里又掛起了黃龍旗,可僅僅十二天后,段祺瑞的討逆軍入城,黃龍旗再次被扯下,五色旗重新飄揚。旗人們驚魂未定,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把幾面旗子都收好,以備不時之需。
1928年,北伐勝利,張學良“東北易幟”,北京城又一次改旗易幟,**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了五色旗。這一次,連東北都換了旗,北京自然不能例外。可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這不過是又一次“城頭變幻大王旗”,誰知道明天又要掛哪一面?
直到1949年,解放軍入城,北京城終于迎來了**五星紅旗**。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告新中國成立。這一次,旗幟不再只是權力的象征,而是人民的選擇了。
從黃龍旗到五色旗,從青天白日旗到五星紅旗,短短三十多年,北京城頭的旗幟換了又換。每一次更換,都是一次政權的更迭,一次時代的巨變。而對于北京的老百姓來說,每一次換旗,都是一次“要換天了”的驚心動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