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不會輸,上汽也不能輸;上汽必須贏,上汽一定贏。
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高喊的這句口號,讓上汽體系的反思出發點足夠高,從頭出發的姿態也足夠低,由此推動的從組織體制到品牌架構變革,也確實稱得上是一場自我革命。
效果也很明顯。1—7月,上汽累計銷量達到239萬輛,同比增長15%,終端零售交付256.7萬輛。產、銷、存結構持續向好的局面與終端銷量“七連漲”。
但讓上汽“抬不起頭”的,還是最寄予厚望的親兒子。即使有了尚界,上汽依然在強調智己“一號工程”和唯一高端品牌的位置,但智己就是在銷量上不爭氣。
今年智己完成全年銷量10萬的目標應該是不太可能了,但最起碼要拿出能往上沖的潛力。
走量,正是智己眼下最核心的任務。增程,就是智己做出的妥協。
目前全新智己LS6(參數丨圖片)已正式開啟預售,共推出4款車型,新車全系基于800V高壓平臺打造,提供增程版和純電版車型可選。
![]()
也不必解釋得天花亂墜,妥協就是妥協,增程就是能讓企業逃離死亡線,隔壁享界、阿維塔也是這么操作的,不丟人。
況且智己增程的技術確實拿得出手,價格也足夠有誠意,有實力重構市場格局的戰略支點,LS6所面臨的挑戰理應小于以往:一方面,增程路線的優勢已被先行品牌反復驗證與闡釋,市場認知度已然成熟;另一方面,20.99萬元-27.99萬元的預售價,在中大型SUV中也足夠有誠意,而有誠意的敘事邏輯,相對更易被市場接納。
只是如果走這個路線,就由不得智己堅持高舉高打的路線,玩一玩上海精英白領的精致感了,這也意味著智己的徹底調性變了,原本的高端路徑,恐怕再難走通。
不再炫技,而是修正自己
要不怎么說是上汽的“一號工程”,畢竟要代表上汽的技術水平,LS6的配置一直沒有明顯的短板。
最初上市時這款車的配置更有點像野心的堆料,尤其是內飾那塊升降大屏,很有噱頭,但基本用不上。
這次中期改款,第一件事就是砍掉這塊電動升降大屏,改成了固定懸浮式的聯屏,降低機械故障率,同時支持更多角度的優化背光。
中控臺上新增加的物理按鍵有助于提升用車實用性,副駕娛樂屏采用分屏設計后看起來更加清爽,同時操控起來也比較便捷。
這也是LS6這款車改款的整體邏輯——不陷堆料,實用至上。
比如恒星超級增程的重點,是“超級”兩個字,這也不算夸張,確實智己這套增程系統超越了傳統范疇。
![]()
大家買一款新能源車,一般注重看三點,續航、充電速度、成本。
智己LS6用的是800V高壓架構,還是66度大電池。66度是什么概念?特斯拉Model Y 2025 款后輪驅動版電池容量是62.5度。這款電池是智己聯合寧德時代共同開發,首次量產行業最大66kWh 800V增程專屬電池—超級驍遙MAX電池,是目前為止增程細分市場上最大的動力電池。
雖然很多車企都在做增程,但純電續航里程大都不超過300公里。智己調查數據顯示:一周333公里的純電續航,能夠滿足超92%新能源用戶的城市通勤場景。智己66度的電池包,讓智己增程把純電續航直接來到450公里。
效率上,800V超快充高壓平臺,15分鐘即可補充310公里CLTC續航里程,新車搭載800V碳化硅颶風電機增程版,電池在低電量下放電功率仍高達275.5kW,遠超同品類增程車型的充電速度。
上汽在自己擅長的發動機領域放大招,打造了Zephyr 1.5T 增程專屬超效黃金發動機,依托上汽的技術儲備,通過架構&燃燒、EGR系統、深度減摩等專項技術優化,比如通過精確控制缸內點?時機,進?極?消除爆震,大幅優化全場景熱效率。最終結果是,百公里油電綜合能耗低至2.07L,較主流中大型增程SUV降低35%;百公里綜合燃油消耗量0.06L,僅為同級主流增程SUV的1/12。
![]()
而且,智己增程好養活,用92號汽油就成。如果是真的非常緊急情況或者充電樁爆滿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選擇加油,智己配備了50L的油箱,綜合續航里程達到1500公里。
這增程開的已經和純電基本沒什么區別了。這其實就是智己增程的“超級”思路:增程當純電開。
別被同一塊石頭絆倒
雖然很多技術都超越同級,但這套系統的成本并不高。寧德時代的超級驍遙電芯已經是成熟量產,1.5T增程器來自上汽體系自研,智能控制來自阿里系技術堆棧。
這一直是智己的先天優勢,技術很少遭人詬病。阿里的智能生態、張江的芯片技術、臨港的超級工廠,甚至首款車型L7直接對標保時捷Taycan,這種資源給到別家,估計直接原地起飛。
然而,這種“頂配資源”在此前反而成了智己汽車戰略迷失的催化劑,導致技術步伐跑到品牌建設的前面。說實話,這種身份錯位會引發內部博弈,最終陷入有價無市的困境。
比如智己旗下幾款車型的設計,幾乎精準契合了人們對“滬圈”的某些刻板印象。半幅方向盤、帶魚屏、貝果舒壓座椅等瞄準一線白領的“精致生活”的功能,但這個調性,注定受眾就不會多。消費人群當中知道貝果、吃過貝果、喜歡貝果的人群比例又有多少?中國真能算上真·精致白領的又有多少?
![]()
當年貝果的風那么熱,現在更流行的話也是——貝果的盡頭是饅頭。
在這種自我滿足中,也很難真正把技術講明白。比如“靈蜥數字底盤”聽起來很炫酷,通過“X/Y/Z三向六自由度協調”實現側向滑移轉向這種理論很難懂。本該用場景化語言拉近與用戶的距離,卻沒能做到足夠具象——它究竟解決了用戶哪些日常痛點?比如堵車時如何讓駕駛更輕松?接送孩子時又能怎樣提升家人的乘坐舒適度?
當然,也不能全怪智己。關鍵還在于對手亮出了什么牌。一款車、一個品牌的成敗,還得看對手是不是過于強悍,如果其牌面“逆天”,即使竭盡全力,也只能認。比如在今年年初上架的L6,不久就遇到了自己的一生之敵——小米SU7。
不過現在智己也看透了,放低姿態,褪去不必要的身段,才能在更廣闊的賽道上站穩腳跟。
![]()
就像現在大家對智己增程的感知就強了很多。最起碼知道選這款產品充電時間短了、成本低了、續航長了。新一代靈蜥數字底盤講的故事是,即便在高速、彎道或極端爆胎情況下,依然能穩定行駛,全新主動防側翻2.0更可降低45%側傾風險,這樣的文字,最起碼能讓大家聽得懂、看得明白。
尚界會是威脅嗎?
剛攀過一座山,智己或將直面又一道“嶺”。
智己L6預售價格下探至20.99萬元,與尚界首款車型尚界H5售價有部分重疊空間,兩者在目標客群上高度相似,上汽與華為合作的尚界品牌首款SUV也是增程/純電車型,是一款純電續航230km,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300km的增程式SUV。
更深層的矛盾在于資源爭奪,智己的資金主要來自上汽體系內的國有資本和銀行授信,市場化機構參與度有限。反觀尚界,華為不僅提供智駕系統和渠道資源,更將合作模式升級為“智選車”,從產品定義到銷售服務全鏈條介入,起勢速度肯定不會慢。
而且對于上汽來說,尚界H5是擔任走量的車,銷量不用想,必須得起來,這個必須的程度,甚至比智己沖擊高端市場的決心還要強烈。
![]()
但哪頭輕哪頭重,上汽也能分清,畢竟尚界只能算作上汽與華為的一項合作成果,為彼此的平臺帶來增量,但都不是雙方的唯一。隨著與華為合作的車企不斷增多,很難再復制出下一個賽力斯。
真正的差異化,終究還是要靠自己的親兒子。所以未來的資源,還是會無私地給到智己。
從這場發布會,也能看出智己不再追求所謂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打法,熾熱的流量很誘人,它也很燙手,轉眼就可能將你吞沒反噬。越往后走就越能看出,雖然市場中有很多躁動的聲音,但仍然要相信,時代正在獎勵不走捷徑的品牌。
智己有這個實力,只是還要更精準地找找破局的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