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有的孩子見人敢說話,遇到事兒不慌,就算做錯了也敢承認;可有的孩子總躲在大人身后,受點委屈就哭,做啥都怕“做不好”。
![]()
其實,孩子的底氣不是天生的,是家里人“說”出來的。
不是說要天天夸“你真棒”,而是常說這三句話——話里藏著接納、鼓勵和信任,孩子聽多了,心里就像扎了根的小樹,風一吹不晃,雨一淋不彎,慢慢就長成了有底氣的模樣。
1、常說“不管怎樣,我們都愛你”,孩子心里有底,遇事不慌
誰小時候沒犯過錯?打碎碗、考砸試、跟小朋友吵架,這時候最怕的不是批評,是“爸媽會不會不愛我了”。
要是家里人總說“不管怎樣,我們都愛你”,孩子就知道“就算我錯了,爸媽也不會丟下我”,心里有了這份底氣,干啥都敢往前闖。
小區里的諾諾,有次把爸爸珍藏的茶具摔碎了,嚇得躲在衣柜里哭,以為爸媽會罵她。結果媽媽找到她,蹲下來摸著她的頭說:“茶具碎了能再買,你嚇壞了可不行,不管你做錯啥,爸爸媽媽都愛你。”
從那以后,諾諾不管遇到啥事兒,都敢跟爸媽說,上次考試沒及格,她主動把卷子遞過去:“我沒考好,咱們一起看看哪里錯了吧。”
![]()
“我們都愛你”這句話,就像給孩子心里裝了個“安全墊”,就算摔下來也不疼。孩子知道自己被愛著,就不用在“怕不被喜歡”里糾結,反而能踏踏實實做自己,遇到事兒也敢直面,不躲不逃。
2、常說“沒關系,你可以試試”,孩子敢闖敢試,不怕失敗
孩子總愛琢磨新鮮事兒:想自己系鞋帶、想試著炒菜、想上臺唱歌,可心里總打鼓“我要是做不好咋辦”。
這時候家里人說句“沒關系,你可以試試”,比啥都管用——這話里藏著“我相信你”,孩子聽了就敢邁出那步,就算失敗了也不怕,因為知道“爸媽不會怪我”。
隔壁的小宇,四歲時想自己穿鞋子,鞋帶系成了死結,急得快哭了。
爸爸沒幫他系,而是說:“沒關系,你可以試試把鞋帶解開再重新系,爸爸陪著你。”
小宇試了五次,終于系好了,舉著腳給爸爸看,眼里亮閃閃的。現在小宇上小學,不管是學騎自行車還是參加朗誦比賽,都敢主動嘗試,說“就算沒做好,也能學到新東西”。
![]()
“你可以試試”這句話,就像給孩子的勇氣“加了油”。孩子知道“失敗也沒關系”,就不會被“怕做錯”困住,反而能在“試錯”里慢慢成長,就算遇到挫折,也能拍拍手再來,不輕易認輸。
3、常說“你有自己的想法,真不錯”,孩子認可自己,不跟人比
孩子的小腦袋里總有奇奇怪怪的想法:把畫涂成彩色的天空、把積木搭成“會飛的房子”、想周末去公園喂鴿子而不是上興趣班。
這時候家里人說句“你有自己的想法,真不錯”,孩子就會覺得“我的想法有價值”,慢慢就不會總盯著“別人怎么想”,而是敢堅持自己的選擇,不自卑。
小區里的樂樂,畫太陽時涂成了綠色,老師說“太陽應該是紅色的”,樂樂回家跟媽媽說“我覺得夏天的太陽太燙,綠色的太陽涼快一些”。媽媽沒說“你錯了”,而是說“你的想法真特別,還替太陽著想呢,真不錯”。
現在樂樂不管畫畫還是做手工,都有自己的主意,別人說“你這樣不對”,他會說“我覺得這樣更好”。
![]()
“你有自己的想法”這句話,就像給孩子心里裝了面“小鏡子”,讓他看見自己的好。
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值得被尊重,就不用靠“跟別人一樣”來獲得認可,反而能接納自己的特別,就算跟別人不一樣,也敢抬頭挺胸,不覺得自己“不如人”。
養孩子就像種莊稼,話就像肥料,選對了肥料,苗才能長得壯。
別總說“你要聽話”“你得做好”,多說說“我們都愛你”“你可以試試”“你的想法真不錯”。
這三句話里藏著家里人的溫度,孩子聽多了,心里就會慢慢長出“底氣”——知道自己被愛,所以不慌;知道失敗沒關系,所以敢闖;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價值,所以不自卑。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婷媽alan,國家認證育嬰師、家庭教育講師,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兒經驗,歡迎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