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年前,恒大總部從廣州遷至深圳后,許家印想尋覓一套新居,員工便向他推薦了大灣區富豪的標配 —— 深圳灣一號。
看房時,許家印對這套 900 平方米的大平層贊不絕口,他指著最大的臥室對妻子說:“以后我就睡這兒。” 接著又走到另一間稍小的臥室前說:“你就睡這兒。”
沒人知道這對夫妻具體從何時開始分房睡,但許家印曾在公司里洋洋得意地宣稱,他與妻子的感情堪稱恒大所有員工的榜樣。
值得注意的是,許家印斥資 1 億元買下這套大平層后,沒住多久就搬走了。據說原因是開發商沒能滿足他 “樓上不能住人” 和 “換防彈玻璃” 的要求。
![]()
隨后,他又斥資數億,在同一小區買下一棟獨立別墅,并立刻拆掉了原本的矮墻,重新砌起一組高墻,確保外界無法窺探別墅內部;還把所有玻璃都換成了防彈的,這才安心住了進去。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香港。
前幾天,香港屋宇署發現,許家印位于布力徑的別墅存在違建情況。
核查人員剛進大門時,以為他只是在院子里私搭了一個平臺,可走進屋子后竟發現,許家印不知何時已將別墅下方的土地掏空,形成了一個占地約 460 平方米的地牢!
按理說,在全球購置了十幾套房產的許老板,應該不缺一個放雜物的地下室,所以沒人能說清他挖這個地牢究竟是何用途 —— 或許是防備自然災害的 “末日堡壘”,或許是通向某處的 “求生密道”,甚至可能是宴請賓客的 “私人會所”。
![]()
這些猜測并非空穴來風。接近許家印的老員工形容他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樓上不能住人、要換防彈玻璃、修建大型地牢,皆出自此原因。
除了用物理手段保障個人安全,許家印還苦心經營各類人脈,仿佛認識的人越多,自己就越安全。只要覺得某人有 “能量”、能對自己有所幫助,他就會送給對方一份被稱作 “恒大寶典” 的禮品。這本 “寶典” 是一只裝滿貴金屬的意大利手工皮箱。
拿了 “寶典” 的人,通常也有資格前往恒大總部的 42 樓。那是一個半公開的會所,只有許家印、商務部的 “員工” 和被邀請的賓客三類人可以進入。
唯一的不速之客是許家印的發妻丁玉梅,她曾強行闖入過一次,隨后又黑著臉離開了。
由此不難看出,丁玉梅確實是個能成大事的女人。即便丈夫已如此肆無忌憚,她仍能裝作若無其事,繼續陪他演好 “模范夫妻” 的戲碼。
人們最后一次見到丁玉梅是在香港。聽說丈夫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她便迅速飛離,有人說她在加拿大,也有人說在英國,總之不太可能回國了。
![]()
去年 10 月,英國方面傳出消息,稱丁玉梅如今過得十分窘迫。由于倫敦法院凍結了她名下價值 20 億的房產和 2800 萬現金,她連房產稅都交不起,需要向朋友借錢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這聽起來大快人心,但仔細想想,這大概率是丁玉梅自導自演的苦情戲,目的是告訴世人自己沒錢了,讓大家別再追債。
她可能沒錢嗎?
別的不說,單說他們夫妻經營恒大期間分得的股票紅利,就高達五六百億現金,而且這對夫妻平時的大額消費從不花自己的錢。
許家印回老家給村民發錢、發米的 200 萬元費用,被記在了河南恒大分公司的賬上;
許家印購買私人飛機、兒子結婚、修繕祖墳的開銷,都記在了深圳恒大公司的賬上…… 或許唯一需要花自己錢的地方就是買房了。畢竟,缺乏安全感的許老板,怎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外人看管呢?
![]()
前兩年,有好事者去許家印老家探訪,發現村子中心豎著一塊許家印的 “功德碑”,碑上歌頌他為家鄉所做的好事。即便許家印倒臺了,村民們仍念著他的好,自發組織了 “守護隊”,防止陌生人靠近 “功德碑” 進行破壞。
村民們確實得到了許家印的好處,但他們拿到的錢都記在了恒大的賬上,最終到底要由誰來買單呢?
作者:95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