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住建委與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發布新政,五環外商品住房不限購套數,公積金貸款政策全面優化。
這是自2017年以來,北京限購政策的首次實質性放松,力度之大,超出市場預期。
作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之一,北京的每次政策調整,都會在全國范圍內引發連鎖反應。
過去十余年,北京樓市調控的主旋律就是限制炒房。
通過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組合拳,讓投資客難以進入,改善型需求也被高門檻鎖在門外,特別是此前限購政策中“五環外與五環內統一核驗購房套數”,讓不少有改善計劃的家庭舉步維艱。
此次新政,有2個關鍵變化。
第一,五環外不限套數,京籍家庭在五環外購買商品住房不再受套數限制,非京籍家庭只要符合連續繳納社保或個稅的年限要求,同樣可不限套數,并且五環外的購房不再占用五環內的購房資格。
第二,則是公積金政策優化,二套房最高可貸額度由6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30%,首套房認定標準放寬,曾經有貸款記錄但已結清的,再購房仍按首套執行。
這意味著,過去被高首付、高門檻壓制的改善和投資需求,被政策徹底釋放。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為何在此時松綁?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庫存壓力,五環外的新房庫存去化周期已接近20個月,遠高于五環內的8-10個月。
其次是則是市場整體信心不足,成交量持續低迷,二手掛牌量創下歷史新高,買賣雙方的價格預期差拉大。
最后則是全國政策環境的寬松,自去年以來,蘇州、成都、西安等而二線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限購松綁,北京作為一線體量較大,調整也來的更晚些。
據統計顯示,在北京新政落地后的首個周末,五環外部分新盤到訪量上漲30-50%,甚至房山區某樓盤單日成交超過50套,是此前平均水平的3倍。
同時二手房的咨詢量也有所提高,尤其是位于昌平、通州等區域的改善盤。
但是,市場熱度并未被徹底點燃,大多數購房者仍持謹慎觀望狀態,尤其是那些手握五環內購房資格群體,他們更為關注市場價格走勢。
可以說,北京樓市的周期性調整,并不會因一次松綁而根本改變,政策更多帶來的是加速市場流動,而無法重啟上漲周期。
另外,北京的松綁信號,對于西安這樣的強二線城市來說,是一次觀察機會。
此前西安同樣存在外圍庫存較多、改善未被充分釋放的問題,而不同之處在于,西安房價均價較低,并且吸引力在西北五省人口中依舊較大,未來政策調整空間更大。
不過在去年,西安就已經解除限購,比起北京早了不少,但目前新房銷售除個別項目外,其余新盤普遍表現平平。
長期來看,在全國房地產進入存量博弈、人口紅利減弱的大勢之下,這類松綁政策難以帶來持續上漲,更可能成為階段性刺激。
不難判斷,西安接下來的政策調整和公積金支持的優化,或許會提上議程。
最后,在當下大多數群體消費活力都明顯減弱的態勢下,可能房地產整個行業,都還有很長的艱難時刻要度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