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中午,鄭州市主城區(qū)出現強降雨天氣。有一種危險,比暴雨更緊迫、更致命,那就是急性心梗。
在暴雨肆虐的時刻,面對一名突發(f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男性患者,河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心血管二科、治未病科、導管室多學科聯(lián)動,僅用時35分鐘,打通心肌梗死血管,成功將患者從“死神”手中奪回,展現了醫(yī)院胸痛中心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實力。
8月7日12:50,心血管二科醫(yī)療團隊接到治未病科的緊急會診邀請電話。
原來,治未病科病區(qū)一位前來就診的男性患者主訴胸悶不適,接診大夫急查心肌酶、肌鈣蛋白明顯增高,心電圖提示下壁導聯(lián)ST段抬高。
警覺的治未病科醫(yī)療團隊第一時間捕捉到危險的信號,火速聯(lián)系心血管二科,邀請李春生教授、代升平主任緊急會診。
患者心率緩慢41次/分鐘,且心前區(qū)憋悶、乏力、頭暈、心悸,根據心電圖表現、酶學檢查及患者癥狀,心血管二科團隊明確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建議立即啟動“胸痛急診介入綠色通道”,施行急診PTCA(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
將患者用平車從5號樓治未病科病區(qū)轉運到1號樓導管手術室,需要經過一段露天通道。
12:56,室外瓢潑大雨正傾盆而下,但搶救刻不容緩,治未病科和心血管二科醫(yī)護團隊用3把雨傘撐起一片小小的晴空,將患者緊緊護在傘下,手推平車的動作急促卻穩(wěn)當,爭分奪秒地向著介入導管室奔去。
在雨水中前行的每一步,都踩著與時間賽跑的決心;落在傘外衣服上的每一滴雨,都擋不住那份向著生命的奔赴。
![]()
5分鐘后,心血管二科和導管室團隊立即行介入治療,冠脈造影提示患者右冠狀動脈遠端左室后支分叉處完全急性閉塞。
![]()
醫(yī)療團隊經球囊預擴張見狹窄局部斑塊較硬,再使用棘突球囊擴張后血管完全再通,最后使用藥物球囊擴張病變并復查造影血流3級,無夾層及血腫。13:31,手術成功,實現了“介入無植入”的理想目的。
![]()
![]()
手術結束后,霍先生的胸痛憋悶癥狀迅速緩解,呼吸也逐漸變得順暢起來,安全返回病房。
值得點贊的是,在這場“生死競速”中,治未病科團隊的敏銳洞察,是生命守護的第一道防線;心血管二科的精準判斷和導管室團隊的無縫銜接,是生命守護的第二道防線;從啟動“胸痛急診介入綠色通道”,到打通閉塞血管,醫(yī)院胸痛中心的醫(y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暴雨賽跑,為生命接力,僅用時35分鐘(國際標準是小于90分鐘),打贏了這場勝仗,最終使患者霍先生轉危為安。這是專業(yè)的力量,是協(xié)作的溫暖,更是對“生命至上”最生動的詮釋。(董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