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見一個事兒,老逗了。
有個23歲的年輕姑娘,因為炒菜辣椒放得多,被推薦參評“吉林好人”。
![]()
這個網頁一公示,網友們紛紛質疑。
她照顧奶奶,帶爺爺旅游,給爸爸放辣椒,給媽媽裝感應燈,又如何呢?
![]()
這不是都是一個合格兒女、孫輩應該做的事情么?
如果這都能評省級好人,那全國至少能評兩三億好人。
這些好人都獎勵?那得花多少錢啊。
網友們一開嘲諷,吉林白城就算是惹了輿情,趕緊忙不迭地把齊姑娘的簡歷撤下,不報送她了。
這位齊姑娘,為什么能評吉林好人呢?
簡單說,她在鄉鎮工作,是個有單位的人。
沒有單位的人,比如開網約車的、送外賣的,除非你勇救落水兒童或者在車禍的時候救人滅火,沒人會把你報送各種好人評選的。
比如吉林好人這個項目,2014年開始評選的,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到前幾年的最終當選名單。
公務員、教師、國企、官兵、民警、消防、村官居多,各領域都有,也兼顧了各縣市。
這就是為什么白城會選送一個好人上去參評,默認就會有幾個名額給他們,誰也不認識誰的互聯網時代,你不可能搞普選的,只有各縣市報。
吉林好人也不是終點,最終吉林也會送一批人,去參加“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最美人物”。
![]()
精神文明是一條線。
一層層地把醞釀出來的人選送上去,評獎、發錢、宣傳,其中最優秀的,會作為典型被樹立起來,可能會上七點鐘的新聞節目。
其實還挺花錢的,隨手就找了幾個預算說明:
![]()
下面這個圖是東南某省省會市級別精神文明信息宣傳教育中心的:
![]()
注意啊,這不是說Y縣、F市的精神文明工作就花了這么多。
793.78萬,只是Y縣的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的預算,這個單位最多是個副科級單位。
F市的139萬,也只是宣傳教育中心一個單位的,這應該也是一個副處級的單位,可能還會更低一點,從他們工資支出看,估計就是五六個人。它的上級單位,應該還有八到十倍的人。
省、市、縣都有精神文明類的機關。
其他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都會有負責精神文明的處室和科室。
像之前,就屬于西北某省機關內部的精神文明辦干部。
你看看他們的預算,就會發現他們好像平時也沒有什么工作支出,主要就是給大家開一份工資。
能理解,所有的機構組織,都得想辦法安置一些能力一般的人,免得他們在要害部門起反作用,禍禍老百姓。
讓一個笨人搞點好人宣傳,組織點文化活動,就算搞砸了最多是沒人看,弄點多放辣椒的笑話,無非也就是被群眾嘲諷一下。
總比把笨人強行塞進法院審案子要好很多。
早幾年的樹典型宣傳,還是有不少東西的,那時候人都看電視,也沒有互聯網,你只要哇哇哇強力宣傳一個人的名字,灌滿了,他在街上肯定能被人認出來。
現在不行了,你精神文明工作就算強推在抖音快手上,除了見義勇為的真英雄會打動人,其他的人是很難跑出來的。
群眾在他們的渠道觸達之外了,他們也就做得漫不經心。
這就是為什么“給爸爸做菜多放辣椒”這樣的荒唐文案也就掛出來了。
因為他們默認覺得“反正沒人看”“那就這樣吧”,沒人去做提煉、宣傳的工作。
過去每次評選一個模范,別管什么級別的媒體,一定會有一個記者或者宣傳筆桿子過去采訪對方,人家模范自己不好意思吹的,你吹,人家模范提煉不出來的,你提煉出來。
現在也沒有這個群體了,縣市一級,基本上都是融媒,這些人基本不寫稿,還要拍視頻,誰顧得上呢。
這就是為什么今天的先進事跡被發到網上,會被大家覺得大吃一驚,覺得給爸爸放辣椒就算先進事跡,那吉林省就該把所有好人獎金送到重慶去。
有些評選沒意義了,就把它裁撤掉。
有些機關不好用了,就把它精簡掉。
錢,難掙。
一輛車陷入泥里,多一個人下來推車,少一個人在上面喊號子,也是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