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駕駛出租車會取代人類司機嗎?
最近公司附近開通了小馬智行無人駕駛出租車路線,抱著上面的疑問我去實地感受了一下,結果有點出人意料。
![]()
![]()
無人駕駛出租車使用是否方便?這個問題取決于你在哪用車。目前我所在的浦東新區只開放了一小塊區域,而且需要在指定地點上下車,對比之下,不如幾乎任何地點都能上下車的網約車方便,我也是專程到指定地點上車的。
如果你正好在規定區域內用車,那么會相對方便,而且不少上下車點都是在公交站或者地鐵站附近,和公共交通聯動起來,便利程度大幅提升。
![]()
![]()
打車方式和普通網約車一樣,需要在APP上選擇上車點和目的地,還可選擇派單等待時間,閱讀并同意《乘客須知》后便可以呼叫無人駕駛出租車了。
我們選擇預約5分鐘用車,車輛實際到達用時差不多也是5分鐘。小馬智行APP上顯示有不少車輛正在或者等待接單中,目前叫車比較容易。
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停車點基本和APP顯示的一致,沒有出現離我們很遠的情況。和普通網約車有所不同,無人駕駛出租車需要在手機APP上解鎖車門后才能上車,確保車門關閉后,車輛就開始正常行駛了。
![]()
另外,雖然這輛無人駕駛出租車是5座SUV,但由于前排被單獨隔開,因此一輛車最多只能乘坐3名乘客。后排空間較為寬敞,1.8m左右的成年男性乘坐也足夠舒適。
![]()
一句話就可以總結乘坐感受,比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搭載高階輔助駕駛的家用車都好。
![]()
無人駕駛出租車在起步階段會有明顯的推背感,可能剛開始會讓人沒有安全感,但是過幾分鐘就能適應了,除此之外整個過程非常絲滑。
開車時也不墨跡,該超車就超車,該減速就減速,操作方式十分接近人類司機。此外,遇到紅綠燈以及靠邊停車時,無人駕駛出租車會緩慢降速,乘坐體驗甚至比部分人類駕駛的網約車體驗還要好。最重要的是,無人駕駛出租車沒有異味。
![]()
另外紅綠燈讀秒和信號燈完全一致,沒有提前也沒有延遲,要進行左右轉操作時都提前打上了轉向燈,整個過程100%遵守交通規則,還沒有“路怒癥”。
![]()
全程一共9.9km,最后花費32.6元,其中前3公里起步價為14元,后面6.6km里程費為18.6元,價格沒有想象中便宜,畢竟之前剛出來那會可是“白菜價”。
![]()
不過橫向對比部分網約車平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價格有優勢,比如滴滴上同樣的起始點,預估費用為41.7元,和小馬智行的價差為9.1元。
![]()
綜合乘坐體驗、性價比而言,無人駕駛出租車優勢不小,但這也不代表網約車司機們會失業。因為這需要有個前提:小馬智行這類無人駕駛出租車要足夠方便。
首先需要大范圍開放,其實我們大多數時候打車就是為了少走幾步路,或者趕時間。現在無人駕駛出租車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專門的地點上車,應該會勸退不少人。
![]()
而且無人駕駛網約車的數量要足夠多,我今天能快速叫到車,是因為開放區域小,只需要幾十輛就足夠使用了。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網約車日均載客157.9萬車次,那么幾十輛無人駕駛出租車肯定不夠用。要想完全取代人類司機,光上海都至少需要數十萬輛無人駕駛出租車。
多投放不就行了嗎?但是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成本可不低,暫且不論前期的研發成本,一輛百度蘿卜快跑的智駕系統硬件成本都要20萬元,一輛小馬智行智駕系統硬件成本約為25萬元。要達到市場所需要的數量,那無人駕駛出租車公司還得繼續融資、繼續“燒錢”,短時間內估計達不到足夠的數量。
![]()
并且技術迭代這塊也需要時間,目前全國各地只有很少的地區在測試,無人駕駛出租車離真正實現全國都能用尚且還早。同時,政策法規的完善也需要時間。
因此,人類網約車司機在短期內更可能被 “逐步替代” ,而不會突然消失。目前行業內普遍預測,2030年左右可能成為行業轉折點,屆時傳統網約車司機崗位將減少30%-50%。所以司機朋友們,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