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Tech星球
文|陳橋輝
《原神》商業化探索,迎來最大變革。
Tech星球了解到,《原神》正在開發一款全新的UGC玩法“千星奇域”,目前已進入測試階段,UGC玩法由米哈游新加坡團隊研發,這款游戲玩法與《原神》關聯但模式獨立,并且加入了新的商業變現模式。與此同時,圈內傳言“原神之父”蔡浩宇已回國內,而且每天都去米哈游工作。
這一系列動作,與《原神》當前所處的生命周期節點及面臨的調整相關。《原神》已陪伴玩家們走過了近五年的時光,從游戲的生命周期看,《原神》正站在一個微妙的節點上。
不可否認,《原神》以“開放世界+二次元”的創新形態,打破了行業對移動端游戲的想象,成為了現象級的爆款游戲。
但站在五年的節點回望,長線運營的挑戰已逐漸顯現。過去兩年,《原神》的版本更新里,老玩家對重復玩法的疲憊感日漸明顯,新內容的更新節奏與玩家期待之間的落差不時引發討論,充錢力度的爭議也從未停歇,甚至在去年因為角色改動的問題,引發了玩家對抗,并沖上了熱搜。
更直觀的是,七麥數據顯示,《原神》iOS端預估收入在2022年達到峰值后,2023年初開始下滑,2024年下半年至今,這一下滑趨勢更為顯著。
![]()
在此背景下,米哈游和《原神》似乎已意識到求變的緊迫性,開始在多個方面做出調整與嘗試,試圖打破當下的困局。
《原神》求變,加碼商業化
從最近的動作來看,米哈游對《原神》接下來玩法規劃方面,確實有著不小的變化,即將上線的“空月之歌”版本,便是一記信號彈。
7月,原神發布《原神·提瓦特篇》幕間PV“神的局限性”,也是“空月之歌”版本的先導片,視頻在B站播放量突破900萬,這也是一年以來最高的PV播放視頻,原神在B站的粉絲量也突破至2000萬,該版本在宣發之初就受到了玩家的關注。
據官方透露,該版本將持續一整年,圍繞挪德卡萊地區展開。與以往單一國度為主導的劇情模式大不相同,此次大版本更新中,匯集了11方活躍勢力,霜月之子、愚人眾等五大勢力在其中尤為關鍵 。如此復雜多元的勢力設定,意味著將有豐富且充滿沖突的劇情線交織。
![]()
不僅如此,在外網的測試服中,有玩家還發現《原神》新增UGC玩法“千星奇域”。
根據測試玩家的爆料,該UGC玩法由米哈游新加坡部門研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原神官方公開招募UGC測試玩家,在米游社中引來了6萬點贊,可見玩家對該玩法的關注熱度,絲毫不亞于對諾德卡萊版本的前瞻爆料。
![]()
注:原神UGC玩法千星奇域Demo。
Tech星球從玩家處還了解到,在測試版本中,該玩法內置在原神游戲中,會有獨立的游戲界面。從測試過程中可以看到,“千星奇域”有獨立的好友系統,以及自己的等級、成就、獎章系統。目前根據獎杯數量以及和好友的默契值,提高獎章等級。
另外,還有一個千星沙箱的編輯器,它被用于制作千星奇域的關卡。可以說,原神的UGC內容由這兩部分構成,缺一不可。
需要注意的是,千星奇域可能是《原神》首個需要充錢的獨立玩法。據當前測試的爆料,玩法內會加入換皮形式,意味著玩家需要花錢抽卡為自己的角色獲取皮膚。
參考《王者榮耀》,其最大的收入來源于售賣英雄角色皮膚,千星奇域如果成功,也可能成為《原神》繼角色抽卡、皮膚、大小月卡之外,又一大營收來源。
從“空月之歌”劇情與世界觀的深化,到“千星奇域”對玩家創作與社交體驗的探索,《原神》的求變不僅旨在提升玩家活躍度,也是在商業化方面探索長線運營的可能。
商業化與玩家體驗的矛盾加劇
不可否認,這兩年來,米哈游在玩法拓展和商業變現上動作不斷,但這些新嘗試卻陷入玩家爭議的漩渦,暴露出商業設計與玩家體驗之間的深層矛盾。
2023年,《原神》加入常駐卡牌對戰玩法《七圣召喚》,整體玩法與《爐石》類似。但不同的是,加入了元素附著與反應機制,以及將游戲世界觀設定與卡牌玩法深度融合,讓玩家在打牌中體驗到角色、武器搭配及元素反應的創新,但《七圣召喚》推出后反響較為平淡。
一位玩家吐槽道,“七圣召喚的規則還好,像我這種卡牌小白,玩了好幾局就可以熟悉,但一局差不多10-15分鐘,在碎片化時間玩游戲的當下,實在是太拖沓了。”
到了2024年,《原神》對玩家創新繼續加碼,探索新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但眾所周知,商業化的力度一旦過猛,會遭到玩家的反感。
果不其然,《原神》4.8版本正式推出“幻想真境劇詩”,成為玩家爭議最大的玩法之一。因為根據玩法規則,角色數量不足,無法開啟對應難度。譬如,在“卓越”模式下有十幕戰斗場景,每期活動有特定限定主題及可用角色,玩家需合理配隊,完成挑戰可獲豐厚獎勵。
然而,這個玩法歷經一年,沒能讓玩家完全買賬,在B站、抖音等平臺上還出現了一些抵制的視頻。
玩家“老咸魚阿強”向Tech星球表示,“這個玩法對角色數量要求太高了,想要打滿關卡,需要很深的角色池,二者對應著玩家的充錢力度,畢竟充的越多,角色越強、角色數量越多,而我這種佛系玩家,角色池不深,根本沒法體驗高難度。而且配隊很隨機,想按自己的想法搭配隊伍太難,游戲體驗不太好。”
在一個《原神》玩家群里,有不少玩家表示,因為角色數量限制和配隊的不合理性,對“幻想真境劇詩”興致寥寥,直接選擇擺爛。
步入2025年后,《原神》又推出“幽境危戰”常駐挑戰玩法,可以說是“幻想真境劇詩”的升級版本,進一步將氪金(玩家充錢)推向極致。
零氪(不充錢)玩家小王的憤怒直指核心,“明著告訴你不抽新卡就別想輕松過關,這哪是挑戰玩法,分明是抽卡模擬器。”
更值得玩味的是,即便中重度氪金玩家也未必買賬,一位充值大幾萬元的玩家透露,“雖然能通關,但要想拿下最高難度的獎勵還是很難,不抽新的對策角色,壓根打不了一點,以前抽的滿命老角色更是因為數值跟不上版本,在玩法中起不了一點作用,而且要被迫用不喜歡的新角色打滿獎勵,反而失去了搭配陣容的樂趣。”
這種強制綁定新角色的設計,既傷害了零氪群體的游戲公平感,也消解了重度玩家的自主養成成就感。
![]()
注:一位中重氪度玩家供圖顯示,每年充值數萬,仍然拿不到該玩法打入180秒內的最高獎勵。
一位資深玩家直言,該玩法過于偏向鼓勵玩家抽取特定角色,破壞了游戲原本的公平性和趣味性。
從卡牌玩法的節奏失衡,到角色門檻的階層分化,再到“逼氪”機制,《原神》這三年的玩法創新始終在商業目標與玩家體驗之間搖擺。
一位前大廠游戲策劃表示,“做為一款老游,面臨營收流水下滑以及玩家流失的壓力,對商業化的探索只會越來越多,但當內容更新逐漸成為氪金誘導,如何在拓展玩法邊界的同時守住玩家信任,將是《原神》所要面臨的關鍵挑戰。”
米哈游的機會,在《原神》之外?
《原神》上線近5年,米哈游也開始將更多精力投向新游戲的研發,以拓展增長空間。目前,其籌備和推進中的項目涵蓋多種類型。
《星布谷地》于2024年7月取得版號,主打“動物擬人”“生活模擬”,風格偏向大眾化卡通,強調社交互動,與《動物森友會》類型相似。但自獲得版號后近一年時間里,未開展測試或宣發活動,后續進展不明。
《崩壞:因緣精靈》在今年5月的《崩壞:星穹鐵道》2周年演唱會上曝光,屬崩壞IP延伸作品,核心玩法圍繞精靈展開,可能包含回合制戰斗元素,同時有半即時制或類自走棋規則的可能性。海外名稱定為Honkai: Twine Anima,計劃全球同步上線,目前處于曝光后的推進階段。
還有一款游戲,屬于都市開放世界“下一代旗艦” 項目,據其招聘信息披露,采用UE5引擎和AI工作流技術,設定為都市背景。該項目尚處早期研發階段,具體美術風格、核心玩法等細節尚未公布。
另據米哈游內推信息,還將推出二次元自走戰棋游戲,玩法將具有一定的策略深度,并且游戲中還將擁有智能角色AI。
不僅如此,圈內傳言“原神之父”蔡浩宇已回到國內,而且每天都去米哈游工作。這一消息都引發了業內對米哈游新游研發動態的極大關注。畢竟,蔡浩宇曾參與《原神》制作,后成立Anuttaco,推出過AI游戲《Whispers from the Star》,主打“AI實時交互”玩法,若其回歸并參與研發新游項目,可能會帶來不同的思路,甚至打造出新的爆款旗艦產品。
《原神》的五年之路,見證過巔峰之后,正面臨瓶頸。當下的新版本與諸多玩法,是其求變的嘗試,但難以打消玩家對氪金力度的疑慮,而米哈游的新游布局尚在迷霧中。
無論是老IP破局,還是新賽道突圍,米哈游在商業邏輯與玩家體驗間尋找新平衡,是其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也決定其未來的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