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二十五回,趙姨娘聯合馬道婆,背后作法,害的寶玉鳳姐遭了魔魘,賈府到處求醫問藥,都不見效,眼看兩人不行了,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小事。
賈赦和賈政兄弟二人,面對鳳姐寶玉生命危在旦夕的現實,有著完全不同的處理態度,賈政雖然懊惱,但也沒辦法,還勸兄長賈赦,說兒女之數,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強者。
他的態度是,既然想盡了一切辦法,也用盡了所有手段,怎么都治不好,那就索性聽天由命吧,說白了,他這是看開了,放棄了。
但賈赦卻沒有,還各處去尋僧覓道,即便弟弟賈政勸阻他放棄治療,但賈赦根本就不聽,依然是百般忙亂,不愿意放棄,即便仍不見效驗。
這就很奇怪,很多讀者讀到這里也覺得難以理解,賈寶玉可是賈政的親兒子,他即便不管王熙鳳的死活,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兒子呀。
而賈赦只是寶玉的伯父,但他這個伯父似乎比賈政這個親爹還負責,不僅沒有放棄,還到處想辦法,這是為什么?正常情況不應該是親爹不放棄而伯父放棄嗎?
![]()
其實這個如果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好理解,賈赦的反應就是世人的反應,也才是親人面對家人出意外時該有的態度。反而是賈政的態度,有些令人不能接受。
你看那些有親人得了絕癥需要天天化療甚至終日躺在醫院的,即便他們知道治不好,知道活不了多久,但很少有家人會放棄治療,由著他們等死。
因為一旦放棄,就真的沒有任何機會了,無論是生者,還是病患,可能心中的信念,一瞬間就會崩塌。而信念在關鍵時刻,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經歷過的都知道。
只要不放棄,只要堅持,只要繼續嘗試,想各種辦法,無論是土方還是洋方,死馬當活馬醫都行……也許真的會有奇跡,但即便我們知道堅持最終也是徒勞的,但至少不能什么都不做,就眼睜睜看著親人離我們而去。
況且,寶玉鳳姐可是賈母最寵愛的孫子和孫媳,赦、政兩兄弟,單是作為兒子這個身份,為了不讓母親太傷心,以至哭壞了身體,也不能輕言放棄,而應該是繼續想辦法。
這里賈赦和賈政最大的區別,說到底,是兩人面對生命的不同態度,賈赦雖然是個老不正經,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他這個人,因為人是復雜的多面的,不是單一的片面的。
![]()
你像黛玉進賈府一回,雖然賈赦、賈政兩個舅舅都沒見到,但是賈赦讓人帶給黛玉的話,卻是飽含了骨肉親情的,每次讀到這,都覺得賈赦這個人,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話說的在情在理。
他是這么說的:連日身上不好,見了姑娘彼此倒傷心,暫且不忍相見。姑娘不要傷心想家,跟著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樣。姊妹們雖拙,大家一處伴著,亦可以解些煩悶。或有委屈之處,只管說得,不要外道才是。
而作為讀書人的賈政,就沒有話留給黛玉,不過這也符合他一貫的作風。倒不是說,賈政不好,而是兄弟二人面對生命的不同態度,導致了他們面對親人時說的話做的事是完全不同的。
我一直覺得賈赦這個人,其實就是個大俗人,但他的俗分了兩個層面。一個是庸俗,一個是世俗。
庸俗的層面無須贅言,說的就是他不正經,養了一屋子小老婆。世俗的層面就是他是個有正常親情觀的人,對寶玉、黛玉這些晚輩,還算有個長輩該有的樣子。
當然,面對自己的子女,賈赦又是另外一面。面對兒子賈璉,差事辦好了有獎,辦砸了就打。而面對迎春,為了抵債,他犧牲了女兒的幸福。他不算是個好父親,但不能因此就說他不是個好舅舅、好伯父。
![]()
生活中,有很多人,對自己的孩子不怎么好,甚至動輒打罵,態度嚴厲,但對兄弟姐妹的孩子甚至對同事朋友的孩子,卻又是另外一副態度。賈赦就是這樣的人。
他有這種態度,不能說是客套,也不是說是裝出來的,有些人就是這樣,除了自己的子女以外,在家族其他晚輩面前,還是很有長者風范的。
對賈赦來說,他又是長子又是長兄又是伯父又是公公,于情于理,面對唯一的親侄子和兒媳即將無藥可救之時,他作為多重身份的長輩的職責告訴他,在那個生死攸關的時刻,他要挺住,要穩住才行。
相比之下,賈政的那番話,在生活中反而有些讓人難以接受,甚至會被人當作是冷漠無情,漠視生命,見死不救,其實賈政說的沒錯。
原文說“賈政見總不靈效,著實懊惱”,然后才說出了那番“兒女之數,皆由天命”的一番似乎參透了生死的話來。脂硯齋批語對賈政的這番話,有一句批語:念書人自應如是語。
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是,賈政作為讀書人,對待生命的態度,是看得更開的,他不像世人那般,汲汲于名利,孜孜于生存,既然救不過來,做再多也都是徒勞的,不如就讓他們好好地走吧。
![]()
就像妻子死了鼓盆而歌的莊子,可能一般人理解不了,妻子死了不應該嚎啕大哭嗎,怎么還唱起來了?世人不解,往往就會錯會其意。
其實賈赦和賈政兩人的態度都沒錯,賈赦是世俗中人,面對家人的意外,他沒時間多想,他從頭到尾只有一個念頭,想盡一切辦法先救人要緊,其他的有的沒的都靠后,把人救回來再說。
只要寶玉鳳姐姐倆有一口氣,賈赦都不會放棄對二人的救治。這跟他私生活混亂并不矛盾,就像賈璉,一樣風流成性,但這不代表他一無是處,相反,他對彩霞婚事和石呆子扇子的態度,我們看得出,賈璉跟他爹一樣,是世俗中人,有自己的底線。
而賈政因為自幼讀圣賢書,對生命的態度顯然是更看得開也放得下的,這一點寶玉也很好地繼承了他爹的基因,經常說什么生啊死了的,毫不忌諱,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當然,寶玉好的時候賈政一樣恨鐵不成鋼,望子成龍,對他寄予了很多厚望,但當寶玉遭了魔魘就要死掉時,他又表現得很平靜,而不是淚流滿面,悔不當初。或者換句話說,我覺得賈政的內心更強大一些,面對突發的意外,承受能力要比其他人更強,因為他敢于直面死亡,接受死亡。
而賈赦的忙亂,其實何嘗不是世人在面對生命即將消逝時無法接受的縮影和隱喻呢?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