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大噩耗在48小時內連環爆發!
與此同時,特朗普支持率暴跌到40%。財長貝森特從威脅"三位數關稅"到稱中國是"偉大國家",態度大變。
這三刀到底捅中了什么要害?為什么幾十個國家突然都不說話了,就等著看中國一個眼色?
![]()
白宮發言人
48小時,特朗普的三根救命稻草全斷了
8月1日深夜,當大部分美國人還在睡夢中時,OPEC+的一紙聲明如同晴天霹靂。
沙特代表在石油輸出組織會議現場宣布:9月開始增產54.8萬桶/日。這不是沙特一家的決定,俄羅斯、伊朗、阿聯酋一致同意,直接讓油價漲不起來。
![]()
特朗普被OPEC+背刺了
特朗普原本的算盤打得精明:通過威脅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征100%關稅,切斷俄羅斯石油收入,逼普京就范,同時倒逼美聯儲降息緩解通脹壓力。
哪知道OPEC+這一手直接把他的戰略架空了。
![]()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前幾天剛訪問沙特,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前幾天剛訪問沙特,雙方密談沒多久,OPEC+就宣布增產。
這等于公開告訴全世界:石油閥門掌握在沙特和俄羅斯手中,而不是美國的威脅里。布倫特原油價格應聲跌破70美元/桶,引發美國頁巖油商恐慌。
![]()
特朗普講話畫面
第二刀來得更狠。8月2日,美國勞工部發布的7月就業數據讓華爾街一片嘩然。
新增就業崗位僅7.3萬人,創下自2020年疫情以來最低水平。更災難的是,5、6月數據被大幅下修26萬。
![]()
美國勞工部發布的7月就業數據讓華爾街一片嘩然
這意味著過去三個月平均月增崗位僅3.5萬個,連疫情最嚴重時期都不如。制造業在連續11個月增長后,頭一回出現負值。
特朗普當場暴怒,直接下令解雇勞工統計局局長,嘴上甚至喊出"數據被操控"。
![]()
特朗普下令解雇勞工統計局局長
但數據可能會說謊,人們的錢包不會。底層選民早就感覺到工作不好找,貨架上的價格卻越來越高。
第三刀直接插在了特朗普的政治心臟上。
![]()
特朗普出行畫面
《華盛頓郵報》和皮尤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民調數據顯示,特朗普經濟政策的支持率只有40%,創第二任期新低。
更要命的是,黨內立場最堅定的幾位州長突然集體缺席了重要座談。
特朗普的對華策略,成了會議上沒人敢提但又繞不開的巨大"灰象"。這下連自己人都開始離心離德了。
![]()
![]()
特朗普最新支持率跌至40%
美國這臺機器
三大沖擊絕不是巧合,背后暴露的是單邊主義政策的內在矛盾。
特朗普的能源戰略本想一石二鳥:既打擊俄羅斯,又迫使美聯儲降息。
但他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盟友不是工具,而是有自己利益考量的獨立行為體。沙特與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豈會因為華盛頓的威脅就輕易改變?
![]()
特朗普講話畫面
更致命的是,關稅政策造成的成本反彈正在反噬美國經濟。
通用汽車因關稅損失11億美元,斯泰蘭蒂斯預計虧損27億美元。小企業主扛不住關稅壓力被迫裁員,高爾夫服飾公司這樣的非大型企業抱怨無法承受成本飆升。
特朗普一直標榜的"美國制造"復蘇,越看越像空中樓閣。
制造業本該是他對華強硬政策的"護城河",現在關稅造成的成本反彈,反而成了拖后腿的石頭。
這種政策自相矛盾的根源,在于單邊主義思維的固有缺陷。
更深層的問題在于,美國的霸權基礎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
冷戰結束后,美國享有的單極霸權建立在經濟、軍事、科技的絕對優勢之上。但如今,這種優勢正在被多元化的力量格局消解。
當特朗普還在用冷戰思維應對多極化現實時,時代已經變了。
![]()
美國財長講話畫面
當全世界都開始看中國臉色行事
就在美國忙著內耗的時候,東半球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IMF報告確認:上半年中國GDP增長5.4%,出口逆勢增5.9%,對東盟、拉美貿易增幅抵消了美國市場下滑的影響。
![]()
圖為五角大樓
這種韌性源于十年磨劍的產業升級。江西稀土工廠的機械臂分揀著戰略資源,合肥實驗室調試著新一代芯片,新能源企業拿下全球70%市場份額。
更重要的是,中國正在從資源供應者升級為規則制定者。
![]()
中國與歐盟敲定綠色貿易合作框架
7月30日,中國與歐盟敲定綠色貿易合作框架,聚焦碳邊境調解、綠色認證和通關機制。歐盟貿易委員直言"中國合作意愿超預期"。
這相當于中歐聯合制定了新的"綠色游戲規則",美國在綠色產業鏈的主導權被削弱。
7月31日的阿斯塔納會議上,中俄提出全球關稅透明倡議,以"預警機制、信息共享"破解美國"通牒式"關稅政策。
哈薩克斯坦、印尼等6國已加入試點,能源、農產品貿易可提前72小時獲關稅調整預警。
這直接沖擊了美國"突然加稅施壓"的慣用手段。當別人都能提前知道你的牌時,威脅還有什么用?
金融領域的變化更加深遠。金磚國家確認將在10月峰會上討論"去美元化貿易機制"。
中俄貿易本幣結算率已超70%,當特朗普還在揮舞關稅大棒時,全球去美元化進程悄然加速。
![]()
中俄貿易本幣結算率已超70%
最耐人尋味的是國際社會的"觀望效應"。
8月1日,特朗普宣布新一輪關稅大禮包,墨西哥、韓國、德國、越南名字一個比一個重磅。結果全球媒體都在等中國動靜。
![]()
![]()
特朗普宣布新一輪關稅大禮包
韓國商務部稱:"對華貿易政策將參考中國立場,再定對美應對策略。"巴西推遲大豆出口關稅調整,農業部長直言:"等中國態度明朗再決定。"
這種"靜默以待"的戰略,是對中國地位的一種承認。在當今全球貿易場上,中國不再只是參與者,而是"定盤星"。
美國還能當莊家嗎
風水輪流轉,這句老話在國際政治中從來沒有過時。
面對連串打擊,特朗普的對華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財長貝森特前一天還咄咄逼人,威脅"對中國商品征收三位數關稅"。結果48小時不到,這位部長就公開改口,說"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并"樂見達成協議"。
特朗普政府甚至悄悄撤銷了12項反制措施。這可不是巧合,這是"路線糾偏"。
黨內開始清醒:再硬下去,可能連中期選舉都保不住。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G7峰會期間表示"歐洲需要戰略自主,減少對單一大國依賴";德國總理朔爾茨強調"多邊主義是解決全球問題的唯一路徑"。
![]()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G7峰會期間
就連傳統盟友日本,也在私下向中方釋放"愿意加強經濟合作"的信號。
發展中國家的抱團效應更加明顯。東盟10國外長會議發表聯合聲明支持"開放包容的多邊貿易體系"。
非盟55個成員國中已有32國表態支持"一帶一路"倡議。這種集體態度的轉變,預示著國際秩序的深刻調整。
![]()
美國民眾抗議畫面
專家預測,"后美國時代的國際秩序重構"可能在未來5-10年內加速完成。
這不是簡單的權力更迭,而是人類文明向更高層次協調共治的歷史必然。
當特朗普7月28日在社交平臺上對普京喊話"10天終戰通牒"時,普京只是冷冷回應:"美國的經濟制裁與戰爭威脅已失去效力。"
中方也迅速表態: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脅迫。特朗普試圖把俄烏沖突拉進貿易戰,搞多線施壓,反而弄巧成拙。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順應者昌,逆行者亡。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孕育,世界需要更加包容開放的合作精神,而不是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
![]()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
結語
從"美國優先"到"美國孤立",特朗普用48小時給全世界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單邊主義的黃昏與多極化的黎明,這不是簡單的大國游戲,而是人類文明向更高層次演進的歷史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