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越來越有晚清的味道了。
國防部動用核導彈升級的費用為特朗普裝修坐駕,這事兒你敢信?
信與不信都改變不了這一事實,美國人自己爆出來的:
![]()
如果再挪用點海軍軍費去修海湖莊園,就更完美了。
泉下有知的葉赫那拉氏聞訊,麻溜的轉發給了李鴻章。
![]()
此刻的你,想到了什么?
應該是它吧?
![]()
特朗普挪用了核導彈的維修費用去裝修卡塔爾送給自己的飛機,這銹跡斑斑的F35戰機的維護費用又是被誰挪用了?當年美國雄心勃勃的要開建32艘朱姆沃爾特級戰艦,最后一點點的砍成了3艘,那些費用又是被誰挪用了?
管它呢,在一個海軍陸戰隊可以花9萬美元買包螺絲釘的國家,“史密斯專員”的咖啡也是很貴的好吧?
老朱越看特朗普越象慈禧,這一點從他上月舉辦79歲大壽時就有內味了。
2025年6月14號,特朗普79歲大壽當天,夫妻倆與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厚厚的防彈玻璃后面檢閱了幾千名松松垮垮似閑庭信步的美國大兵方隊:
![]()
![]()
就這架式,老朱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當年俺學校軍訓時,都比這群貨們有精氣神兒。
特朗普想用這樣的方式告訴美國民眾、美國財閥與世界,美國依然強大,老子依舊天下第一。
沒有人會當真的,真強大的話,就不會在特朗普閱兵儀式的當天,全美爆發幾百場抗議了,真的強大的話,就不會張嘴閉嘴的撒謊騙MAGA了。
瞅瞅特朗普這些天撒的那些謊,先是稱將赴中國參加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結果中國外交部說我這邊還沒這方面的安排,(這個一定要讓這貨來,讓他瞅瞅啥叫真正的軍人);上周這貨又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原定25%的對等關稅稅率將下調至15%,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并放開大米等農產品市場”,結果日本方面稱僅是口頭協議,條款還有待商量,然而即使這樣,依然導致了石破茂政府的信任危機;前天,特朗普又說,歐盟承諾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結果布魯塞爾隨即進行了辟謠,稱投資是歐洲企業的事,馮德萊恩無權替企業做主。
看出啥來了沒?
為了轉移民眾對自己涉愛潑斯坦案的關注度,特朗普也是拼了,各種擠兌小弟,能捏就捏,捏不動就造謠,如此,哪天美以再次空襲伊朗核設施的話吃瓜群眾一點也不感到奇怪,硬的啃不動就撿慫的揍,這一點符合美國的作風,君不見,特朗普像是聽了老朱的建議,關稅問題繞過了中國,開始捏全世界了么。
昨天,特朗普飛赴英國,與英國首相斯塔默進行了會晤,你以為特朗普是去訪問的嗎?
是,也不是。
訪問是幌子,去給他家的高爾夫球場剪彩才是真實目的:
![]()
這是特朗普此行的隨行人員,勞拉·特朗普、埃里克·特朗普、小唐納德及其子女,這一趟公費旅游,由美國納稅人買單。
根據《赫芬頓郵報》和《獨立報》分析,美國納稅人為特朗普的這趟英國之行承擔了約 970 萬美元的行程費用,包括空軍一號和特勤局開支。蘇格蘭納稅人則支付了安保費用。
搞笑的是,特朗普將與英國首相的會晤地點選在了自己的度假村,路邊社稱,美英兩國政府的官員為此還要支付入住、吃飯、會務活動的賬單。
真是會賺錢啊,怪不得斯塔默在見到特朗普的第一眼便稱“感謝特郎普總統的接見”,彼時老朱還納悶兒,不是特朗普訪問英國么,這到底誰才是東道主啊?然后看了接下來的新聞才知道,特朗普將自己與斯塔默的會晤安排在了自家的度假村,如此,不但可以掙一筆錢,還可以替度假村打廣告,奶奶的,這一家子簡直把公權力謀私利的把戲玩兒到了極致。
一個國家的財政資金畢竟是有限的,特朗普訪問英國這一類的事件是有預算的,可是,卡塔爾突然心血來潮送了特朗普一架飛機,這事是個意外,美國財政部門是沒有安排這項預算的,但特朗普想要,沒錢只能硬擠,而9.34億美元又不是小數目,能擠出這么多油水的部門也只有美國軍方了,于是也便有了本文之初所說的,美國國防部從核導彈上挪了費用去滿足特朗普坐駕裝修一幕。
一個國家領導人如此,就別怪美國到處都是“史密斯專員”了。
史密斯專員多了,最先廢了的必是軍方,原因很簡單,軍方油水最大,最容易產生史密斯專員,而由于軍方手中有硬通貨,政府不得不對其忌憚三分,往往知道了也不敢查,如此種種,也便出現了下面的一幕:原定本月交付的美國“肯尼迪號”航母,要推遲到2027年才能交付。
大家都知道,明年“尼米茲號”航母就要退役了,如此,美國航母的數量將降到10艘,而根據1/3部署、1/3訓練、1/3維修的“三三制”原則,10艘航母僅能維持3-4艘實戰部署,無法覆蓋中東、亞太、歐洲熱點區域。更搞笑的是,剩余的航母中還有3艘老掉牙的也準備退役,這是美國政府著急交付“肯尼迪號”湊數的原因,可是,著急也沒用,測試數據跟不上啊!
舉個例子,比如,大家都知道航母上有電磁彈射裝置吧,美國軍方要求的是彈射故幢率為4100分之一,實際測試中卻高達181分之一,差著行市呢,還有比這更懸乎的,航母上的攔阻裝置,美國軍方要求的是1.6萬次攔阻無故障,測試中卻出現了平均每40次即故障,真交付的話,光剩往海里掉戰斗機了,你說這還怎么玩兒?!
至此,問題來了,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呢?
原因很簡單,史密斯專員太多。
美國現在唯一個可以建造航母的船廠紐波特紐斯船廠,電焊工的平均年齡是55歲,30歲以下的技工人員不足5%,用腳趾頭也能想出來,就算這一工作的環境再差,只要開出足夠的高薪,也會擠破頭有人想干的,而沒人干的原因只有一個,環境差還拿不了多少錢。
人才斷層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原材料無法實現國有化,數據顯示,美國生產航母所需要的鋼材要從日本進口,所需要的精密部件的供應商都是單一的,3年疫情下來倒閉了14個,由于航母的零部件好多都是特供,如此,再換供應商談何容易?!
數據顯示,1950年時,美國的大型民用商船超過了1000艘,到2024年,這一數據變成了不足200艘,民用訂單驟降,大型船廠接不到訂單只能關門大吉,大家都關門了,即使美國政府撥再多的款、計劃建更多的軍艦、航母的,想重新恢復造船廠也基本是不可能的,錢的問題好解決,人的問題是大事,技術工人斷層了。
此前杜魯門號航母在中東出現艦載機墜海的事故,美國的軍艦還撞過商船,前些天老朱給大家發過一個美國軍艦進水的視頻,這些都從一個側面表明,美國從底層的技術工人到軍方高屋甚至到美國總統,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上層能撈一天是一天,下層能混一天是一天,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還叫囂遏制咱、玩什么狗屁的“印太戰略”,除了能忽悠一下美國國內那些腦殘的MAGA,連三哥都糊弄不了,君不見,現在三哥開始主動談睦鄰友好了么。
昨天,特朗普在蘇格蘭會見英國首相斯坦默時談到了俄羅斯,他說,“俄羅斯本可以非常富有,但他們卻把大量資金花在了戰爭與殺戮上”。
一口茶水噴在了鍵盤上!坭M,也就是特朗普吧,100步竟然笑起50步來了。
3天前的7月27日,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在澳大利亞達爾文港、視察登上到訪的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時表示:如果臺灣爆發沖突,英國已經做好軍事介入準備。就像過去一樣,英國將會與澳大利亞等盟友在太平洋地區并肩作戰。
坭M,說話一定要算數啊,最好叫上美國一起來,正好把70多年前的那筆賬一起算了。
1894年,一場甲午海戰將曾經占了全球GDP三分之一的中國拖入了無窮無盡的戰火中,讓中國從一個富裕發達的世界強國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狀態,眼下的美國,也缺這樣的一場戰爭。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