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首腦會晤成果至今未出,李在明想要的東西,特朗普恐怕是給不了。
![]()
據韓聯社11月6日消息,美韓首腦會談距今已經過去一周了,但是相關會談成果的“聯合情況說明書”,至今沒有出現在美韓兩國政府的官方文件當中。
這一情況引起了韓國美國的關注,他們對此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聯合情況說明書公布日程推遲可能是因為美國政府部門間正在圍繞細節問題進行最后的階段性討論。
第二種觀點是,在韓國引進核動力潛艇的問題上,美國外交、安全部門與主管核能的能源部之間可能仍在就相關表述進行協調,尤其是在核潛艇燃料供應承諾力度等措辭上存在分歧。
![]()
【韓聯社相關報道】
但是這兩種觀點似乎都有一些過于樂觀與自信了。
韓聯社所說的這份“聯合情況說明書”,主要涉及到兩大議題。一個是美韓貿易協議相關落實條款;另一個是美國向韓國提供能夠制造核潛艇的核燃料。
這兩個議題無論是哪一個,其實都比較棘手。因為涉及到的利益相關方太多,先說這美韓貿易協議。
美國會對韓國輸美汽車及零部件關稅從25%降到15%,以換取韓國對美國逐步開放農產品市場、3500億美元的投資和采購美國能源產品。
![]()
在與韓國的貿易談判當中,美國其實并沒有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特朗普政府希望韓國能夠像某些東南亞和歐洲國家一樣,對美國打開市場,但是韓國沒有。農產品市場要在2年半以后,韓國才會逐步開放。
3500億美元的投資當中,原本美國希望韓國全部以現金投資,結果后來雙方互相做出讓步,2000億美元使用現金投資,另外1500億美元投向美韓合作的造船計劃。
這些利益并沒有讓特朗普背后的所有金主都獲利,因此美國內部自然會對此存在不同的看法。
再說說李在明向特朗普提出的要求——“為韓國提供核燃料以便韓國制造核動力潛艇”。
![]()
這就更是一個特朗普不敢輕易抉擇的問題了,李在明雖然嘴上說的好聽,這些核燃料只用于制造擁有核動力的潛艇,而不是要制造能夠發射核武器的核潛艇。
可即便如此也足夠引起東亞地區的局勢緊張,要知道朝鮮最近一直在不停的試射導彈,就在特朗普剛到韓國的當天,朝鮮便試射了一枚中程彈道導彈,距離剛好能夠打到特朗普抵達韓國的地點。
等特朗普走后,沒過兩天美國國防部長赫格賽思又到了韓國,還專門前往朝韓邊境的板門店進行了視察,而就在他抵達板門店的前一個小時,朝鮮又發射了一枚導彈。
朝鮮的這些導彈可不是發射著玩的,而是有真實的意圖。朝鮮正在向美韓兩國傳遞自身對于美韓兩國軍事合作的不滿。
![]()
當然除了朝鮮之外周邊其他國家也會對此感到擔憂,例如中國、俄羅斯和日本。
李在明在請求特朗普為韓國提供核燃料的當天,就說的很明白,韓國建造核潛艇就是為了追蹤中國在水下的動作。所以,中國對韓國建造這個所謂的核潛艇自然也是十分關注的。
而俄羅斯也不必說,俄羅斯跟朝鮮已經結盟了,另外俄羅斯在遠東地區也有戰略利益,俄羅斯的核潛艇艦隊也經常出沒于西太平洋地區。
如果讓韓國有了核潛艇,那么俄羅斯的在該地區的核潛艇艦隊的活動就將受到更大的威脅。
日本雖然表面上跟韓國是所謂的盟友,但是日韓兩國之間也是有著“血海深仇”的,二戰時期日本對朝鮮半島的殘暴統治和殖民也不比其他地區輕。
![]()
所以對于韓國擁有核潛艇,而日本卻不能擁有核潛艇這件事,日本會有什么樣的想法?當然是提防加畏懼。
所以出于東亞地區復雜的地緣政治問題,特朗普這核潛艇能幫韓國造嗎?更何況韓國人尋求的是要在韓國本土建造核潛艇,這樣一來美國對整個建造過程的監督將大打折扣。
而且,就韓國給美國的這點錢,也不至于讓美國為韓國的戰略安全做背書。
所以說,李在明這算盤打的再精,就算能夠忽悠到特朗普,但是他想要忽悠到白宮的那幫幕僚,還是很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