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與災難
黎荔
![]()
讀到《晉書·五行志》中,有許多犬禍(與狗有關的異常現象)故事,此錄一則:“太興四年,廬江人何旭家中聞地下有幼犬之聲,掘地得雌雄二幼犬。待幼犬長大,何旭家鄉忽為蠻兵攻陷。”我們看家護院的可愛小狗狗,為什么會成為兵禍戰亂的預兆呢?
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提到了“天犬”:“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其所下者”云云,表明此犬非地上有,而是從天而降的神獸,故謂之天犬。“天犬”降臨,會導致戰爭,天犬即常見古代天文志中名為“天狗”的火流星。《史記·天官書》云:“天狗,狀如大奔星,有聲,其下止地,類狗。所墮及,望之如火光炎炎沖天。其下圓如數頃田處,上兌者則有黃色,千里破軍殺將。”集解引孟康曰:“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據其描述,天狗當為隕石。流星墜地,在古代自然是十分可怕的災變天象,因人心惶惶而導致政治動亂、引發戰爭爆發也有可能。隕星為非常之變,因此古人對此必定十分關注,《春秋·莊公七年》“星隕如雨”的記載為史家所熟知。
其實,《山海經》中提到的“天狗”有兩種,第一種出自于《西山經》中的陰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莊子·秋水》里說“捕鼠不如貍狌”,這里的“貍”并非指狐貍,而是指野貓。陰山的天狗白首貍身,即頭頂白毛、形如野貓,叫它天狗實在有點“名不副實”。真正的天狗,應該是第二種——出自于《大荒西經》金門之山的天犬:“有金門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天狗”這二字,如遠古的咒語,喚醒了人心里無名的恐懼。當它在《史記》中登場:“天狗狀如大奔星,有聲,其下止地,類狗。”古人仰望星空,見火流星奔落大地,劃破寂靜,便以人間犬形為天上異象命名。這一稱謂,是遠古心靈在浩渺星空下對未知之物最本能也最樸素的附會與描摹。從此,從穹蒼呼嘯直墜時聲勢震天的流星,以兇悍“天狗”巨顎張開的形象根植于中國古代典籍中。
火流星墜落的地方,“望之如火光炎炎沖天”。天犬周身有火,這大概就是天犬“赤色”之由來。赤色,不僅是火焰的顏色,更是鮮血的顏色。天狗所到之處,必定是烽煙四起。不僅如此,天狗更是以尸體與流血為食。故而《甘石星經》云:“天狗所下之處,必有大戰,破軍殺將,伏尸流血,天狗食之”。關于天狗的來源,《河圖稽耀鉤》有所解釋:“太白散為天狗,主候兵。”太白就是金星,是司掌戰爭的神明。天狗是太白之精所化,自然有掀起戰爭的神力。當然,也有人從狗守衛門戶、嗅覺靈敏的角度出發,認為天狗并非戰爭的發動者,而是戰爭預警者。天狗就如同烏鴉一樣,能夠嗅到戰爭與死亡的味道。
古人為何認定天狗會帶來兵荒馬亂?這便要從古代的犬文化說起了。中國人馴服犬類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且對其分工也非常明確。《禮記》將犬分為守犬、田犬和食犬三種,顧名思義:守犬負責看家護院,田犬負責田獵,而食犬則用于庖廚。在《周禮》中,管理犬只的官員名為“犬人”,屬于“秋官”。宋人鄭鍔解釋說:犬,金畜也,其性皆守,屬乎義也,故犬人屬于秋官。犬的五行屬金,金曰從革,代表戰爭、刑罰。作為五行中的金之精靈,天狗才會在《山海經》中的“金門之山”出現。無論是發起戰爭,還是預警戰爭,結果終究都是不好的,所以天狗自然被視為不祥之兆,與狗有關的異常現象也有了一個專有名詞——“犬禍”。
天狗自古被視為戰爭的預兆,同時民間還有天狗吞食日月的傳說。古人觀天象,將月食發生之時與戌犬之屬聯系起來,為這兇獸編織了吞噬月亮的駭人傳說。每逢月食,民間敲擊銅盆、鑼鼓驅趕天狗的場景,便成為一幅幅掙扎在驚惶與自救中的生動畫卷:月輪被啃噬的缺口邊緣泛著血光,大地陷入墨汁般的黑暗,某處銅鑼清脆一響,接著無數地方鑼鼓聲大作,人們聚在門外,抬頭對著天空,急急地拍打、呼喊,徒勞地想擊退那看不見的食月兇獸。至于日食之時,《周禮》記載:周朝官吏手持赤色長弓,向天空疾射,百姓們則紛紛敲響銅盆,聲音如雷貫耳,火光與吶喊交織成一片驚惶的海洋,驅趕那吞噬光明的天狗。人類對未知的恐懼與對災難的歸因,塑造了天狗猙獰的面具。當日月運行中的自然法則尚未洞明之前,那片驟然來臨的漆黑無光便猶如毀滅的預告。人們為安撫自己無助的靈魂,便用盡辦法在虛構天狗的“存在”里,尋找那一個應對恐懼、賦予其形態的解釋。
隨著天文知識漸進普及,周代《詩經》早已隱約表達對日食規律有所體察,而漢代張衡造出渾天儀,觀測星辰運行已臻精妙之后,那曾讓人魂悸的天狗,便從具象之怪物悄然退化為詩意里的古老印記。如今,當日蝕月食高懸天際,我們點開手機即可提前獲悉精確的分鐘數字預報時,遠古那眾人擂鼓擊盆、共同嘶聲喝退天狗的壯闊情景,早已消隱在我們記憶深處了吧?自然界中確然不存在一只吞吐日月的真實天狗,人心深處卻總需要一尊這般虛構的巨獸來咀嚼那些難以言喻的恐慌。
當科學光芒最終洞穿古老傳說那層沉重幕布,將那只兇暴天狗驅回神話深處,人類便不必再次敲打盆器以驅逐虛無的怪物了。但回望人類漫漫長夜之旅,那些在無涯暗夜中毅然點亮心燈、賦予虛無災難以鮮明形態的面孔卻更令人敬畏了——自然界中何曾有過一只吞月的猛犬?一只“其所下者有兵”的赤犬?中國人心中卻始終矗立著一尊神獸天狗的塑像,安詳又悲壯地咀嚼并消化了世世代代關于虛無災禍的恐慌之心。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