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看武俠,會有這樣的情節。
一位須發皆白的大師,盤腿坐在一位少年身后,兩掌切瓜運球比劃幾下,口中道一聲,“小子,我將幾十年的修為傳與你。”說罷,他雙掌貼在年輕人后背,頭上漸漸滲出熱氣,年輕人也是一樣,滿頭大汗,面紅耳赤,直至天崩地裂一聲,雙方坍倒,然后大師的功力便轉移到了年輕人身上,后者心念一動,便有一股真氣自丹田直沖頂梁。
諸位,我跑步已十幾年,逐漸也有了一股濁氣,略一陳吟,不敢說氣沖霄漢,但也能放倆響屁。今日,這位少俠,我看你天庭飽滿,骨骼清奇,不如將我這一等一的跑渣內功傳與你,不要跑,因為,我追不上。
閑言少講,步入正題。
對于很多剛剛開始跑馬的人,跑馬最難的多從30公里開始。
當然,如果你是基普圖姆一樣的天才,首馬2小時1分53秒,那當我沒說,但請您開車一定注意交通安全。
至今,我還記得,首馬是大連從第32公里跑崩,后面10公里基本是走下來的。
剛一上跑道興奮無比,前十公里一邊跑,一邊拍照,一邊拿路邊各種補給,一路高歌。第二個十公里漸漸進入狀態,自覺肚子還能兜住幾兩香油,不由心里開始計算按這個速度,40公里指日可待,PB就在眼前。第三個十公里開始漸露疲態,部分器官報警,當抵達30公里標牌想著前面還有12公里時,往往是疲勞、傷痛和意志最受考驗的時候。
起初,我都是按很多人教我的,只看眼前一公里,只盯腳下這一步。對自己說,只要跑完這一公里,只要邁出腳下這一步,其他的不要考慮。
這種方法有效,不讓那剩下的12公里提前折磨我。不過次數多了不免枯燥,我又陸續發明了三種見得了人的辦法,待我切瓜運球為您比劃一番。
第一種,降神法。
小時看香港鬼片,尤其喜歡仙鬼斗法,我幾乎看過林正英僵尸系列全部電影,其中的茅山道術,多有請神之法。當年,山東、直隸鬧的義和團,所謂的神拳也多是如此這般,焚符誦咒,引來張天師、玉皇,刀砍一道白印,槍扎一個白點,以降神之法號召民眾。
封建迷信這套咱們當然不能搞,所以我每回請的都是基普喬格。
請喬爺的方法大致就是回憶喬爺跑步的姿態,如何擺臂,步幅、步頻,如何擺動身體、保持核心穩定,雙腿如何交替,有的視頻里會有喬爺跑步時腳掌落地的聲音,記住那個節奏,可以慢一點兒,間隔時間久一些,但要按照那個節奏,噠、噠、噠、噠,然后又是噠、噠、噠、噠。
請神法會將對于路況,對于自身疲勞以及傷痛的注意,轉移到對于大神的回憶與模仿,在不知不覺中糾正動作,端正跑姿,雖然疲勞不減,卻因在精神上與喬爺建立了某種關聯而感到精神上的感召與治愈。
小秘密,我比基普喬格大6歲,但這并不影響我稱他為喬爺,倒不是因為他跑得快,主要是我長得年輕。
第二種,背古書。
當你跑步跑累了,身體疲倦,身上大汗淋漓,欲放棄之時,我有一個解決方案,背古書。
太短不行,那種五絕、七絕都不在范圍,不夠轉移注意力,要長一點,最好背的時候要慢慢從腦中提取出來,令腦子運轉起來。
有一段時間,我背得過《離騷》,跑到30公里,當身體開始背叛自己,靈魂就開始旋舞,不由脫口而出,“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一邊背,一邊跑,體能和腦漿同時消耗,一時之間你都分不清哪邊更沸騰。而那種緩緩提取的過程,也特別像布洛芬膠囊的緩釋作用,效力慢慢發揮,又能夠忘記疲勞與傷痛。
背《離騷》也有問題,太長,有時候有那么一兩句想不起來,后面接不上來,讓人窩火。
事后,我想了想原因。《離騷》是我成年后讀的、背的,不是童子功,破功了。后來便改背庖丁解牛,當初背這段時,我還在上學,還個童子,記得就清楚。
小學初中課文那么多,為什么單單背《莊子·養生主》里的這段呢?
因為這里面有關鍵的兩句:“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即是說,在分割牛體的時候,用精神去感受牛,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牛,感覺的知覺都停止了,只有精神在運動。
這種辦法移植到跑步 ,我不再是用雙腳和雙腿在奔跑,而是在依靠自己的精神在前進,我會主動降低自己的官感的靈敏度,盡量忽略肌體的傷痛與疲勞,最終想象自己只是一坨精神,在悶熱的天地間匆匆滾動,從而“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達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的境界。
第三種,能量方程。
使出這招時,往往意味著沒其他好辦法了,比如今年的密云馬拉松,最后十公里特別曬,速度提不上去,身體極度疲勞,水叮叮咚咚灌下去一點兒不解決問題,這時候,我便開始回憶愛因斯坦的能量方程,E=mc2。
簡單來說,就是物質與能量的轉換關系,其中E是能量,m是質量,c為真空中的光速,該公式表明了物體的質量與其能量之間存在直接的比例關系,方程短,關鍵還是看你怎么用。
比如,從30公里開始回憶今天早上都吃了些啥。一碗方便面,兩片切片面包,一根淀粉火腿腸,一個鹵蛋,半袋榨菜,過來的路上還喝到了一盒250ml的牛奶。前面的補給站我一個沒落下,小面包、西紅柿、黃瓜段還有香蕉,每5公里一個能量膠,10公里兩粒鹽丸,能量飲料至少也灌了兩瓶。
如今,我的胃里充滿了物質,根據公式,物質便是能量,現在我需要做的就是運動起來,讓那些攪在一起物質不斷釋放出巨大能量,而維系它們之間的那個系數,便是光速的平方。
那問一聲自己,你相信光嗎?
以上三個方法均是在身體疲勞、意志薄弱時的一種自我排遣,并非真正的科學原理,特別是第三個公式,一看就是文科生思維。但你說轉移注意力也好,說調動腦力也好,其實是一種對于肢體感覺的鈍化,并不會真正令傷痛停止,卻對精神有撫平和安慰的作用。
事實上,有段時間我只是在最后幾公里堅持數自己呼吸的次數,單是這一個動作便可讓焦慮大為改觀。
但如果您在跑步過程中身體已經出現了明顯不適或傷痛信號,還是馬上停步、盡快就醫是最明智的選擇。
結尾,說一說我的答案:(我相信)2。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