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滬上阿姨在社交平臺上又火了,這次不是出了什么爆款,是他們請了一位很“牛”的代言人。
84歲的吳彥姝代言滬上阿姨的消息一出,網(wǎng)上立馬熱鬧起來,評論區(qū)更是炸開了鍋。不過不同以往,這次下面評價遠遠大于負面,類似“這個真是滬上阿姨”“阿奶”的評論獲贊最多,有聲音表示:滬上阿姨這次找到了自己的“天選代言”。
其實近期茶飲品牌用“奶奶級”名人代言不止滬上阿姨一家,當潮汕如姨用“生腌英語”魔性推廣南姜芭樂瓶,當葉童以“奶奶”身份回應“爺爺不泡茶”的玩梗——2023-2024年的新茶飲戰(zhàn)場,一場顛覆傳統(tǒng)代言邏輯的“銀發(fā)營銷革命”正悄然爆發(fā)。
凡事一而再,再而三,就一定就其發(fā)生的必然規(guī)律在其中,這些茶飲品牌集體押注“奶奶級”名人代言應該也有其深層動因。
01■
從流量焦慮到價值共鳴
![]()
吳彥姝為滬上阿姨青芒冰茶系列代言
傳統(tǒng)茶飲代言多聚焦“青春符號”,但滬上阿姨選擇84歲的吳彥姝作為青芒冰茶推廣大使,卻意外成就了年度最出圈案例。
當下,頭部品牌的競爭焦點已從門店數(shù)量轉向心智占領。銀發(fā)代言人的集體涌現(xiàn),正是品牌突破同質化競爭的關鍵策略。
其根本在于品牌與代言人的精神內核深度綁定:吳彥姝“73歲勇闖影視圈、84歲吊威亞拍戲”的鮮活生命力,與滬上阿姨2023年升級的“優(yōu)雅從容又野性自由”品牌形象形成鏡像,就像網(wǎng)友說的:“她捧起奶茶的瞬間,LOGO里的豹子突然有了靈魂。”
同時,青芒冰茶強調“未成熟果實亦有獨特風味”,而吳彥姝的人生軌跡恰好詮釋了“人生各階段皆精彩”,這種將產品特質與代言人生命體驗捆綁的玩法,讓營銷從“功能推介”升維至“價值觀輸出”。
![]()
如姨代言喜茶潮汕風味產品
![]()
喜茶的“如姨現(xiàn)象”則驗證了地域文化的商業(yè)勢能。潮汕如姨憑借“生腌英語”在抖音斬獲322萬粉絲,其方言版《Jar of love》播放量破億。
當這位60歲網(wǎng)紅用潮汕童謠演繹南姜甘草芭樂瓶時,產品日銷量從3萬杯飆升至50萬杯,成功將區(qū)域特色轉化為全國性爆款。第三方數(shù)據(jù)顯示,該營銷動作使喜茶在華南市場占有率提升5.2個百分點。
02■
用價值觀認同突破消費圈層
品牌選擇“奶奶級”代言絕非偶然,其本質是捕捉到Z世代對“反內卷生活樣本”的集體渴求。
吳彥姝“八十歲仍在探索人生”的狀態(tài)、潮汕如姨“六七十歲正是闖蕩時”的宣言,精準擊中年輕人被房貸、職場壓垮的生存焦慮,小紅書數(shù)據(jù)顯示,“慕了奶奶的生活”相關筆記半年增長320%。
![]()
“慕了奶奶的生活”相關筆記(圖源小紅書)
相較于年輕明星,銀發(fā)代言人自帶歲月沉淀的公信力,艾媒咨詢報告指出,大部分消費者認為老年代言人推薦“更真實可靠”,這與喜茶廣告評論區(qū)“阿姨推薦必買”的刷屏現(xiàn)象高度吻合。
爺爺不泡茶邀請葉童擔任櫻花大使,既承接了“爺爺不泡茶奶奶泡”的玩梗需求,又通過《新白娘子傳奇》情懷觸達30-40歲消費群體,實現(xiàn)跨代際傳播。
![]()
爺爺不泡茶邀葉童擔任櫻花大使
銀發(fā)代言人的崛起,本質是代際話語權的重構。當Z世代在“35歲危機”與“容貌焦慮”中掙扎時,吳彥姝在小紅書分享的“打籃球抗衰”秘訣獲得48萬點贊。這種“年齡反叛”敘事,精準擊中了年輕人的代償心理——78%的Z世代表示更愿為“不被定義”的品牌買單。
喜茶的“反向營銷”策略極具啟示。如姨操著生硬英語演唱潮汕童謠,制造的文化反差使廣告點擊率飆升20%。品牌通過“土味”與“高級”的碰撞,成功打破高端茶飲的圈層壁壘。數(shù)據(jù)顯示,合作期間喜茶在小紅書的UGC內容增長300%,其中“阿姨教我唱英文歌”話題播放量破5000萬。
03■
由代際共鳴引發(fā)的新競爭
這種代際溝通的成功,源于對銀發(fā)群體價值的重新評估。天貓數(shù)據(jù)顯示,30歲以上人群貢獻70%的日用品消費,但新茶飲領域長期忽視該群體。滬上阿姨通過吳彥姝的“云南阿奶”形象,將產品嵌入到地域文化、群體認知,使青芒冰茶的客群年齡層拓展至45歲以上,開辟了新的增長曲線。
銀發(fā)代言潮背后,是品牌營銷邏輯的根本轉變。茶飲行業(yè)正在形成新的方法論:文化符號+地域特色+代際共鳴=品牌護城河。奈雪的茶與博物館文創(chuàng)的聯(lián)名、茶顏悅色的湖湘文化輸出,都在印證這一趨勢。
![]()
滬上阿姨選擇吳彥姝為代言人被網(wǎng)友稱贊
銀發(fā)代言人的獨特優(yōu)勢在于,既能承載文化厚度,又能跨越年齡壁壘,這正是新茶飲從“產品競爭”轉向“文化競爭”的關鍵。
從“上海嬸子”到“真·滬上阿姨”,從流量狂歡到精神共振,這場銀發(fā)代言革命揭示了一個真相:當年輕人開始為情緒價值買單,誰能用“奶奶”講好人生故事,誰就能握住破解增長焦慮的密鑰。說不定哪天茶飲界又會迎來“爺爺營銷”的反向突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