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2日,中國郵政發(fā)行《食用菌》第二組郵票1套4枚,設(shè)計(jì)者曾孝濂,北京郵票廠膠版印刷,總面值4元,大版包含12套郵票,計(jì)劃發(fā)行量490萬套,折合大版40.8萬版。
![]()
按照郵政的發(fā)行公告,這套郵票采用高精度膠版+香味墨+三維起凸的工藝印制,尤其是高精度膠版,公告中將其描述為“近乎完美的呈現(xiàn)出設(shè)計(jì)原稿的細(xì)膩柔美,清晰捕捉到圖稿中的各個細(xì)節(jié)與色彩變化”。今天泡椒雪梨就用高清掃描儀向大家展示下這套郵票的風(fēng)采。
先來看郵票整體掃描圖,四枚郵票色彩自然艷麗,無論是單枚欣賞還是放在一起,色彩搭配都恰到好處,足可以看出老一輩郵票設(shè)計(jì)師的繪畫功底。
![]()
![]()
![]()
![]()
郵票既突出了食用菌的主體位置,又將其生長環(huán)境用淡出的效果簡單帶過,主次分明。
這次壓凸工藝并非整體凸起,而是將食用菌的輪廓,按照立體感進(jìn)行了多層遞進(jìn),也就是介紹中所說的三維起凸,觸摸時質(zhì)感明顯,迎光觀察也能看到很好的效果。
![]()
![]()
![]()
![]()
熒光方面,郵票畫面沒有特殊的熒光效果,僅能看到藍(lán)色的熒光編碼和郵票紙中的熒光纖維。
![]()
![]()
![]()
![]()
暗記方面,依然采用郵票名稱的拼音大寫首字母,第一枚《變綠紅菇》為“B”“L”“H”“G”。
![]()
第二枚《中華金耳》為“Z”“H”“J”“E”。
![]()
第三枚《松口蘑》為“S”“K”“M”。
![]()
第四枚《干巴菌》為“G”“B”“J”。
![]()
部分暗記處于圖案黑色部分,所以較難辨識,即使用高清掃描,一些字母也不易看清,不過每一枚都能找到一些字母,可以作為郵票辨?zhèn)蔚囊罁?jù)。
接下來一起欣賞下郵票細(xì)節(jié),首先是面值。
![]()
![]()
面值文字清晰,邊緣相較于影寫版也非常平整。
票名采用中英文雙語,上部的英文灰色斜體,下部的中文黑色等線,壁畫纖細(xì)。
![]()
中文銘記與志號均為黑色,英文志號和票名一樣,為深灰色,總的來說字體缺乏設(shè)計(jì),沒有很好的融入到郵票畫面中。
![]()
![]()
![]()
郵票齒孔方面,這次殘膠比較少,但齒孔不夠圓潤,放大看時很多裁剪處有殘留的紙屑,郵票左右側(cè)的異形齒孔為蘑菇形。
![]()
![]()
其次是每一枚的畫面細(xì)節(jié),第一枚“變綠紅菇”:
![]()
![]()
![]()
![]()
![]()
![]()
第二枚“中華金耳”:
![]()
![]()
![]()
![]()
第三枚“松口蘑”:
![]()
![]()
![]()
![]()
第四枚“干巴菌”:
![]()
![]()
![]()
![]()
總結(jié):這次《食用菌》第二組郵票無論是設(shè)計(jì)還是印刷,都達(dá)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畫面沒有出現(xiàn)套色不準(zhǔn)等常規(guī)問題,無論是高精度膠版的效果,還是色彩的運(yùn)用都非常細(xì)膩,是一套非常難得的郵票精品。
![]()
只是公告中所描述郵票香味為“森林草木的自然芬芳”,個人覺得更像是草藥味,和之前發(fā)行的《藥用植物》第二組差不多。但瑕不掩瑜,北京郵票廠這套郵票,還是可以和河南郵票廠一決高下的。
大家覺得這套郵票怎么樣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