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巴巴又有大動作了。
今天上午,阿里巴巴集團 CEO 吳泳銘發布全員郵件,宣布即日起,餓了么、飛豬合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
有聲音認為這是阿里從電商平臺走向大消費平臺的戰略升級,阿里想要構建更加完整的大消費服務體系。
或許是這段時間新上線的淘寶閃購數據喜人,讓阿里進一步堅定了加大投入、整合資源的決心。
在這個同行都在忙著跨界找增量的時候,阿里似乎終于準備利用上自己底蘊所在了:酒旅、外賣亦或是更廣義上的本地生活,這都是自己玩多少年的東西了。
至于阿里為什么在現在才想起來力合一處,易觀分析研究合伙人陳濤向知危表示:“ 以前 1+6+N 是發揮他們自己各自的創造力,給他們更大的自主決策權,看有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甚至于去爭奪第一第二的這樣一個地位。但現在互聯網已經沒那么多增長了,這時候要繼續有上升的空間,就得考慮如何把各個業務更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至于融合之后,對于用戶和平臺來說都有什么利處,陳濤舉了個例子:“ 比如有個用戶,他有旅游的需求,又要準備一些旅游的用品或服務,那以前可能要在多個 App 之間跳轉,現在只需要打開淘寶。而對平臺來說,以前兩邊的業務數據可能都不同步,不能夠對這個用戶的畫像進行一個精準的定位,現在他們可以更立體的、從更多的一個角度去看待這樣一個用戶,去做精準的推薦。”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客座顧問、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也對知危表示,“ 阿里的優勢在于強大的線上平臺運營和組織能力,以及不斷加大投入的 AI 能力,能讓阿里最大化地發揮出開放平臺帶來的協同效應。”
而承載這種協同效應最好的方式或許就是阿里全員郵件里提到的 “ 大消費平臺 ”。
莊帥認為,“以前的電商平臺更多是進行線上交易,與線下實體店的連接很弱,甚至很多時候是競爭關系。大消費則是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連接實體店并加強餐飲、酒旅等本地生活消費( 服務消費 )的部分。”
那么,連接實體店并加強餐飲、酒旅等本地生活消費( 服務消費 )的部分,聽起來很像是在搶美團的市場?
莊帥表示:“ 也不算是搶,更多還是以攻代守,防止美團即時零售搶了 B2C 電商的份額 ”。
結合京東也下場做起了外賣、酒旅,看起來電商平臺似乎都想把自己打造成大消費平臺,不過陳濤覺得不同的平臺還是需要不同去看待。
“ 像美團它本來就是做服務的,它綜合生活服務應該是做得最好、最大的。那么他業務的延展就和其他平臺不一樣,他的業務延展可能是在零售這一塊,比如說現在在發力的即時零售再可能過渡到以后純零售,當然它也有純零售的業務,只是它這一塊的業務量相對比較小。像阿里這一塊,那它其實是各個業務都有,那么它的重心就是如何把各個業務更有機地融合在一塊,以后把它弱勢業務繼續補強。那像京東它以前很多服務是沒有的,那就是從 0 到 1 把這個服務的業務建立起來,再考慮競爭性。”
另外,有行業人士透露,拼多多也正試水以多多買買菜為主導的即時零售可能性。
而據知危獲悉,拼多多在 5 月前就已正式開啟調研即時零售相關業務的可能性,并抽曾經帶隊過多多買菜的拼多多調聯席 CEO、TEMU 負責人趙佳臻負責調研和組建團隊,趙佳臻及其團隊在拼多多內部一直以 “ 能打勝仗 ” 而備受信賴,可見拼多多對該項目也尤為重視。
總之,無論阿里、京東、美團還是拼多多,其實都還是想走高頻帶低頻的邏輯,只是這個高頻換成了各自平臺的主營業務,帶的低頻則是自身需要補強的業務。
但不管怎么說,沉寂多年的互聯網大廠,能再次掀起大規模戰火,對消費者來說總歸是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