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安的荔枝》大火,除了電視劇的情節引人入勝,以及荔枝剛剛好是應季的水果之外,這部電視劇中,最令人神往的無疑是極其還原唐代歷史的服飾。
![]()
說起漢服,古裝,很多人都不免會跟保守兩字相關聯。

歷史約等于保守,大致上是現代人對古代的誤解,為什么這么說呢?
![]()
其實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中,真正保守和封建的歲月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長久,尤其是在宋朝之前的大多數歲月里,我國的歷史相當的開放和包容。
那個時代的人們,甚至比現代人還要更加思想開明,兼容并包。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繁榮盛世的封建王朝。
不同于秦代的短促,漢朝不但國祚綿長,尤其是西漢時期,更是文化大繁榮的年代。
![]()
從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漢朝的繁盛時期長達100多年,如此長久的繁榮盛世,在中國歷史上諸多的封建王朝中其實并不多見。
正因為漢朝的繁盛,漢族這一族群名才得以確立,由此可知,漢朝的繁盛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那么在漢朝人們的服飾又有什么特點呢?
在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這樣一件珍貴的漢代禪衣,整件衣服僅僅49克,什么概念呢?
一整件衣服的重量甚至比一顆雞蛋還要輕。
![]()
這件禪衣不但輕,關鍵是相當薄,視覺上看,壓根就是半透明的。
這件衣服除了代表漢代超群的紡織技術之外,更關鍵的是體現了當時人們的審美。
在漢代,女性在盛夏時節經常喜歡穿著輕薄羅紗,無袖的或者短袖的上衣在漢朝也很常見。
這樣的衣服不但透氣,關鍵是能夠展示出女性的身材。
也就是說在漢代,展示身體,體現形體之美是非常常見的情況,尤其是貴族女性,甚至會穿著近乎透明的紗衣,當然是有內襯的,別想太多,“衣錦衣,裳錦裳”。
![]()
怎么樣,是不是非常驚奇,漢代人可一點也不保守。
至于南北朝時期,這里舉一個例子,就是北齊,當時北齊的高洋帝有個愛好,就是裸奔。
臣民薄紗著裝更顯“名士風流,文士群體還有服用“五石散”后需要散熱,穿著透視衫與吊帶裙,很多人想想都覺得辣眼睛,但這也正說明當時人們夏天穿衣可以點不保守

到了唐代,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另一個繁榮盛世的朝代,具有長久文化影響力的大王朝。
![]()
比如現如今,在國外華人聚居的區域被稱為唐人街,外國人管中國傳統服飾稱之為唐裝,就是唐朝影響力繁盛的標志。
因為這都是在那個年代逐漸固化下來的一些稱呼,綿延千年,仍舊具有廣泛影響力。
由此就知道唐朝可是相當厲害的。
經濟發達,文化繁盛,自然而然,唐代的服飾也是非常有特點的。
不同于后世明清的閉關鎖國,唐朝幾乎是完全相反的。
![]()
唐朝不但沒有閉關鎖國一說,反而非常愿意與世界各國展開交往,在當時通過絲綢之路與中亞,西亞甚至歐洲人開展貿易非常普遍。
甚至從歷史典故上看,唐僧西行取經,鑒真東渡日本,這都體現了當時中國與外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是非常頻繁的。
正因為唐代的包容開放,因此,在唐代,服飾文化也非常的開放和前衛。
比如唐朝女性最喜歡的袒胸裙,就是唐代最典型的標志。
![]()
例如唐代名畫《虢國夫人游春圖》中就非常鮮明的揭示了唐代著名的袒胸裙。
簡言之,所謂的袒胸裙就是低胸高腰長裙。
當時的女性不但不避諱低胸的服飾,反而以此為美,再加上高腰的涉及,不但把女性的柔美彰顯的淋漓盡致,還通過高腰顯出了無與倫比的大長腿。
由此可知,至少在唐代,人們已經知曉長腿短身的比例更能彰顯出好看的身材。
![]()
而在唐代,宮廷中的女性穿著就更華麗和前衛了,在唐朝宮廷之中,最流行的穿法就是透明紗衣,非要做一個類比,那就是現代的透視裝。
所以說,唐代不但不保守,簡直是開放到極致了。

我國文化從開放轉為保守的標志性時點就是宋朝,宋朝因為受到程朱理學的影響,文化開始逐漸轉向保守。
![]()
在程朱理學中最強調的一個觀點就是存天理,滅人欲。
至于為什么在宋代文化開始轉為保守,其實簡言之就是,隨著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國時期,大混亂的背景下使得傳統文化遭到摧殘;
同時,因為頻繁的戰亂和權力更迭,使得宋代皇帝對于集權的要求更加強烈。
很明顯,皇帝想要的集權,勢必與開放包容的思想相悖,因此,杜絕民眾思想活躍,就成了宋代帝王不得不考慮的事情,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
雖然在宋代,女性仍然會大量使用紗衣,但已經不同于漢唐兩代,在漢唐時期,紗衣更加追求輕薄透明,且漢唐女性更喜歡展現自身的形體美。
到了宋代,紗衣已經從追求透明轉而變成若隱若現的效果,而且唐朝喜歡的袒胸裙在宋代也逐漸演化為內穿抹胸的穿法。
總體來說,宋代的服飾依舊精美,但開始向保守轉換。
![]()
清朝,作為中國最后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雖然也誕生了康乾盛世,這樣長達一百三十多年的長久穩定的治世,但清朝的文化已經極端保守,君主集權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因此,在清朝,對于人們思想的鉗制會更厲害,對于人們追求美和個性也更排斥。
盡管現代的清宮劇中,也展示了非常華美的宮廷服飾,但華美并不代表開放,反而更多的展現的是保守。
![]()
在清代,最常見的穿法就是旗裝,雖然整體看,最開始的旗裝更多的是利于游牧民族的長途遷徙,但實際上到了清朝建國之后,旗裝的形制已經逐漸變得寬大。
比如慈禧太后,有諸多照片存世,從照片上能夠看到,作為貴族女性,慈禧太后的服飾其實大多數時候跟美并不相關,至少在現代的視角來看,這些古代真實的服飾并不華美。
因為清代的服飾最講究的一個點就是寬大,包括慈禧太后也一樣,一身寬大的旗裝是她最常見的穿搭。
![]()
厚實的布料,扣到下巴處的扣子,以及比肩膀都還更寬一點的腰部設計。
這樣的裝扮,不但歷史上僅此一份,更關鍵的是,這樣的服飾完全掩蓋了人體的形體之美,不但完全看不到身體,甚至連輪廓都要依靠寬大的設計加以掩蓋。
盡管在貴族的衣服上,人們盡可能的加入了非常精美的刺繡,但是總體來說,清朝的服飾重視配飾遠遠超出對人本身的審美。
![]()
總的來說,古代的服飾,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我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
古代王朝的經濟狀況,封建帝王的統治特色,民族組成,文化交流都存在極大的差異性,因此古代的服飾不能一言定性。
以唐朝末年為界限,也就是公元900年前后,在此之前,服飾以形體美為重,人們的思想更包容,更開放。
服飾也更具有張力和重視人體的形體美,在這個時期服飾文化開放,甚至放至現代也不遑多讓。
![]()
到了唐末之后,中國文化逐漸向著保守和集權發展,尤其是到了清朝,保守和封建幾乎上升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上去。
因此,從宋朝開始,不但服飾越來越向著厚重發展,更逐漸的開始向寬大發展。
這樣,服飾本身的精美就超過了人們對于形體美的追求成為了主流。
因為物產豐富,經濟發達,不管是哪個朝代,我國古代服飾都非常講究,精美程度冠絕全球,能夠流傳到現在的,幾乎都稱得上珍品。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