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中國2025年4月持有的美國國債降至7570億美元,較3月減少82億美元;中國持有美債規模達到自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也就是16年新低;中國不再是美債海外第一大債主,也不是第二大債主,排名第三;第一是日本、第二是英國!
![]()
中國持續減持美債,增持黃金,美債、美元有哪些不可控風險呢?
一、美債的不可控風險,信用風險與債務規模失控!
債務規模失控:美國聯邦債務總額達36.2萬億美元,占GDP的123%,2024財年利息支出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占GDP的3.93%;若利率維持高位,2025年利息支出或增至1.2萬億美元,相當于財政收入的24.5%1,形成“借新還舊”的惡性循環。
![]()
違約隱憂:2025年6月將有6.6萬億美債到期,盡管短期可通過發新債置換(如2025年2月到期1062億美元債券已超額置換),但兩黨在債務上限問題上的政治博弈可能引發技術性違約風險;而且,美國人沒有控制債務的決心和措施。
流動性風險與海外債主持續拋售美債!
拋售潮沖擊:2025年4月,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多國加征125%關稅)引發美債遭遇20年來最慘烈拋售,10年期收益率單周飆升50個基點至4.49%;高盛預警,若通脹持續或地緣沖突升級,10年期收益率可能短期上探5%。
![]()
海外買家撤離:中日等主要債權國持續減持(中國持倉16年新低),海外投資者持有比例降至歷史低點,加劇美債供需失衡;而且,還持有美債的債主也在用長期美債置換短期美債,對美債長期悲觀。
二、美元的不可控風險!
美元霸權松動,美元指數走弱:2025年4月受關稅政策沖擊,美元指數單月下跌4.6%至99.5,創三年新低。歷史表明,當美元與利率脫鉤(即利率升而匯率跌),其避險屬性顯著弱化。
去美元化加速: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份額從71%降至的57.8%。多國推動本幣結算(如中俄880億美元能源貿易用本幣)、金磚國家構建替代支付系統,沙特甚至考慮非美元石油結算。
![]()
制裁濫用反噬信用:美國將美元武器化(如凍結俄外匯儲備),促使新興經濟體加速“資產去政治化”,黃金成為替代選擇;單邊政策引發資本外逃: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投資者對美國資產信心崩潰,資本轉向歐元、黃金、人民幣等資產。
中國減持削弱美債需求,推高美國財政部發債利率,加劇財政負擔;世界多極化貨幣體系加速:美元從“主導貨幣”向“領先貨幣之一”轉型,歐元、人民幣及黃金構成新儲備三角。
黃金增持與美債減持不僅是資產再平衡,更是對美元體系的結構性質疑。當美國以關稅政治綁架全球經濟時,中國用黃金構筑金融防波堤,為人民幣的國際化錨定價值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