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的繁華背后,利益糾葛時常如隱藏的暗礁,隨時可能讓看似堅固的合作之船觸礁。近日,“網友實名舉報李雪琴公司財務問題” 這一話題引發軒然大波,將李雪琴與前合伙人謝田飛之間的矛盾赤裸裸地展現在公眾面前。
![]()
據悉,謝田飛自稱曾是李雪琴公司(北京十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股東,也是她脫口秀段子里常提及的 “老板”。在 6 月 17 日與李雪琴就《股權代持協議》糾紛一案的第二次一審開庭中,李雪琴方律師提交的公司清算報告顯示,剩余資產分配金額為 1100 余萬元,按協議謝田飛應得 330 余萬元利潤,可他實際僅收到 140 萬元。更關鍵的是,謝田飛指出至少兩家子公司賬務存在明顯異常,比如子公司以高價購入車輛后低價賣給李雪琴父母,還有大量資金轉給無關個人以及轉入與李雪琴現合伙人有關聯的財務公司賬戶等情況。
![]()
想當初,他們二人攜手創業,一路相互扶持,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其中的艱辛與奮斗想必不少人都有所耳聞。然而如今,卻走到了對簿公堂、反目成仇的地步,著實令人唏噓。都說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在利益的巨大誘惑面前,曾經深厚的情誼也可能不堪一擊。
不過,既然雙方已經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那么法律自會給出公正的裁決。在法治社會中,任何爭議都應在法律的框架內尋求解決,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而這種在法庭之外通過社交媒體曝光所謂 “隱私” 的方式,不僅可能會加劇雙方的矛盾沖突,也可能誤導公眾輿論,甚至涉嫌侵犯他人權益。
![]()
目前,李雪琴工作室已發布聲明,稱公司解散、清算及注銷程序合法合規,不存在賬務問題,對于不實信息將保留法律措施的權利。究竟事實真相如何,相信隨著案件的進一步審理,一切終將水落石出。希望這場紛爭能早日平息,也希望所有的創業者們能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在商業合作中提前明確規則,妥善處理利益分配,避免重蹈覆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