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職場生活中,視力問題正成為困擾現代職場人的“隱形枷鎖”。長時間面對電腦、頻繁使用電子設備、熬夜加班……這些場景讓職場人近視加深風險陡增。框架眼鏡的束縛、隱形眼鏡的干澀不適,甚至因視力問題錯失職業機遇,都讓越來越多的年輕職場人將目光投向近視手術。
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屈光手術科周繼紅主任介紹,近視手術雖不算剛需,但近視手術矯正視力后,患者更自信、人生的選擇更廣泛,生活質量也會明顯提升,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青睞并選擇。那么,在選擇近視手術時,有哪些知識點需要提前了解?
術前20余項檢查
無論近視患者選擇何種術式的近視手術,術前檢查都非常必要,它的每一個數據結果,都是為了給手術方案提供支撐,只有通過這些數據,眼科醫生才能針對每個患者的眼部條件定制合適的手術方案。
1.驗光師會對屈光度進行檢查,如散瞳驗光等,可以檢測出適合每位患者的清晰、舒適的屈光度,這樣才能獲得真實可靠的擬矯手術度數。
2.會重點關注眼壓,排除眼壓過高的情況,同時排除青光眼等禁忌癥。
3.還會進行能反映角膜特征的檢查,如角膜地形圖,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等。這些對于術前評估和術式方案選擇有著重大意義,同時也能發現一些不適宜手術的角膜異常情況,如圓錐角膜等。此外,還要檢測玻璃體、視網膜、黃斑區等是否正常,排除可能的眼底病變。
近視手術耗時長則十幾分鐘,短則幾分鐘,雖然手術很快結束,但手術的設計、準備工作是大量的。周繼紅主任介紹:“術前要看患者的檢查數據是否吻合、驗證這些數據是否可靠,如果數據的重復性不好,就需要反復核查。事實上,屈光矯正的準確性要求比較高,不論是準分子還是飛秒激光都是按微米計算(1毫米=1000微米)”。
量“眼”制定手術計劃
目前主流的近視手術方式主要分為兩種:激光類近視手術和ICL晶體植入術。
激光類近視手術,利用激光切削角膜,從而矯正視力。包括全飛秒手術、飛秒LASIK手術、表層手術等。全飛秒一般適合近視度數在1000度以內、散光500度以內,且角膜厚度足夠、角膜形態正常的患者;飛秒LASIK手術適用范圍為近視度數1200度、散光600度以內,對于角膜不規則或散光度數較高的患者,能提供更個性化的矯正方案;表層手術則更適合角膜較薄、度數較低的患者。
ICL晶體植入術就像是給眼睛植入一枚量身定制的“超薄隱形眼鏡”,無需切削角膜,卻能改變眼內屈光狀態。手術時,醫生會在角膜邊緣制作一個約3mm的微小切口,將折疊好的ICL晶體輕柔地植入眼內,然后調整晶體位置,使其處在睫狀溝內(虹膜之后、自然晶體之前)。ICL可矯正≥50度、≤1800度的近視和≤600度的散光。
ICL晶體的特殊Collamer材質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難以被自身的免疫系統識別,很少被認為是異物而產生排斥反應。除此之外還具有過濾紫外線的功能,為眼睛提供更多保護。
周繼紅主任介紹,對于患者是否可行手術以及該如何選擇手術方式,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病史和需求,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結合患者用眼需求和眼部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無論哪種近視手術術式,沒有高低之分,只有適合患者的才是最好的。
術后按時復查很重要
對于職場人來說,一般近視手術當天就能回家,不用住院,術后1—2天基本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也就是說,周五做完手術,周末休息兩天,下周一就能正常上班。
近視手術后視力恢復很快,但術后復查是非常重要的。術后一年之內需要遵醫囑進行6次復查,術后第1天、1周、1個月、3個月、半年、1年,之后也需要定期復查。周繼紅主任提醒廣大患者朋友,近視手術術后要注意科學用眼,應避免讓眼睛陷入疲勞狀態。
來源:北青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