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歐陽睿 來源 | 4A廣告文案
當國潮風席卷奶茶界,一些品牌卻在"文化輸出"的路上翻了個大跟頭。
近日,天津奶茶品牌"汝囈如意"因在包裝上使用"嬲"字引發軒然大波,被罵上熱搜。
![]()
奶茶用“嬲”字引爭議
科普變冒犯
"汝囈如意"可能沒想到,一個生僻字會讓自己的品牌陷入輿論漩渦。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自己在天津 “汝囈如意” 奶茶店購買的飲品封口膜上,印著一個大大的 “嬲” 字,下面還貼心地標注 “多數用作臟詞”。
這一操作,直接讓消費者 “蚌埠住了”,花錢買奶茶,怎么還被罵了呢?
![]()
圖源:微博
此爆料一出,迅速引發網絡熱議。
“嬲”字其本意為戲弄。嬲,方言用字,很多時候用作臟詞。通孬。
不少天津本地網友表示,這個字在天津話里,單字出現時類似于罵人的語氣助詞,非常不雅。
![]()
有游客稱“花錢買奶茶卻像被罵”,尤其是包裝同時印有“我愛天津”字樣,形成強烈反差,加劇了負面感受。
對此,“汝囈如意” 官方平臺回應稱“嬲”字為隨機生成的生僻字系列之一,旨在科普漢字文化,同系列還包括“焱”“曌”等字。
目前印有該字樣的封口膜已經統一銷毀,不再使用。這回應,看似誠懇,實則有點 “敷衍”。
![]()
通過搜索發現,“嬲”字確實并非封口膜上唯一的生僻字,“焱” “恏” “奀” “曌” “饕” “夯”等字同樣高頻出現,包裝上還有字意解釋。
![]()
圖源:小紅書
但消費者質疑其篩選機制,認為選擇帶有負面含義的文字屬于低俗營銷。
更戲劇性的是,官方賬號回應稱自己是一個2020年畢業于湖南長沙的天津本地人,在長沙的時候就被同學們用嬲這個字渲染過,在印象里它類似一個語氣助詞,不同情境下表現著人不同的心情,沒有什么實際意思,沒想到有如此低俗的含義。
![]()
網友:我以為你只是隨便找個生僻字,結果你說你在湖南上了4年學。
![]()
然而,在湖南話里,這個字也是臟字,粗口。
![]()
![]()
![]()
![]()
看來,商家是真的想玩一把 “生僻字營銷”,只是沒想到,這一營銷直接 “翻車” 成了 “車禍現場”。
早在2025年2月底已有消費者投訴,商家未及時整改,直至5月輿情爆發后才采取行動,被質疑反應滯后、誠意不足。
![]()
有網友表示,“嬲”字,在廣東話意思是生氣、討厭,沒有臟話的意思,類似于普通話中的“惱”字。例:我嬲死你。(我討厭死你了。)我好嬲呀!(我很生氣!)在廣東開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
![]()
多數網友批評該奶茶品牌不能以“文化科普”為名忽視地域禁忌。有網友指出:“推廣生僻字應選更穩妥的方式,而非讓顧客為低俗設計買單”。
但也有部分網友認為生僻字科普具有文化價值,商家無需因個別字的負面含義否定整體創意。但既然要做科普就應該好好篩查。
![]()
![]()
![]()
“天津版茶顏悅色”?“
汝囈如意”被指抄襲明顯
深扒"汝囈如意",會發現它的爭議不止于"嬲"字。這個自稱"天津本土國風茶飲"的品牌,從里到外都散發著熟悉的"茶顏味"。
“汝囈如意”為天津本土國風奶茶,被消費者稱為“天津版茶顏悅色”。
![]()
有網友表示,抄襲茶顏很明顯,還叫顧客小主,甚至點單頁面都跟茶顏一個畫風。
![]()
“汝囈如意” 和茶顏悅色一樣,走的都是國風路線。從店鋪裝修到奶茶包裝,都是古色古香的風格,充滿了中式韻味。
和茶顏悅色的爆款產品名字相似度極高,這很難不讓人懷疑,這到底是借鑒還是抄襲呢?
![]()
圖源:小紅書網友@高高sandy
無論是點單頁面,還是布局、配色、字體,不能說毫無關系,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
圖源:小紅書網友
在產品宣傳上,“汝囈如意” 也有不少 “借鑒” 茶顏悅色的地方。比如強調自家奶茶是 “新中式茶飲”,注重茶文化的傳播,和茶顏悅色的宣傳口徑如出一轍。
這種全方位的 “模仿”,也難怪消費者會不買賬,紛紛在網上吐槽,這 “天津版茶顏悅色” 的人設,也在一片質疑聲中徹底崩塌。
其實,在競爭激烈的奶茶市場,借鑒同行的成功經驗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地模仿,而不注重自身品牌的創新和建設,就算一時能吸引眼球,也難以長久留住消費者的心。
“汝囈如意” 如果真的想在奶茶界站穩腳跟,還是得好好想想,如何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
![]()
文化營銷是雙刃劍
別讓獵奇變惡俗
因為生僻字營銷文案翻車的不止這一個奶茶品牌,這幾年,奶茶品牌們為了博眼球、搞營銷,各種新奇的文案層出不窮,可一不小心,就容易踩到雷區 。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汝囈如意”的學習者茶顏悅色就因為長沙方言翻過車。
2021年,茶顏悅色因馬克杯上印有長沙方言“撿簍子”(意為“占便宜”)引發爭議,該詞在特定語境下有“泡到美女”的暗示,被批性別歧視。
![]()
圖源:微博
還有茶顏悅色的茶包文案 “官人我要飲茶”,配上放大的 “官人我要” 四個字、一個唇印和一群 “蝌蚪”,再加上下方關于 “套路” 的注釋,滿滿的性暗示,讓人看了十分不適。當時這事鬧得沸沸揚揚,茶顏悅色也不得不出來道歉,承認自己在文案創作上邊界把握失當,把抖機靈、打兩性關系擦邊球當作了創意靈感 。
![]()
圖源:微博
最終茶顏悅色道歉并下架相關產品。
![]()
2023 年,浙江溫州的一個奶茶品牌因為杯身印著方言粗話 “你拿個杯” 被責令整改。這四個字在當地方言里是罵人的話,印在奶茶杯上,實在是不合適。商家也只能趕緊公開致歉,下架產品 。
![]()
圖源:微博
除了茶顏悅色,爺爺不泡茶也因為文案翻車過。品牌推出非遺紅糖?黑珍珠新口味飲品時,以經期為營銷切入口,本想向經期女性傳達品牌關懷,可那文案寫得,簡直是 “爹味” 十足。
一句 “不可以喝冷的,乖”,活脫脫就是霸總偶像劇里的臺詞,再配上 “女孩子多喝熱的,別怪我啰嗦” 等文案,把消費者直接 “尬出天際” 。
![]()
圖源:微博
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奶茶行業在文案營銷上,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對方言文化的理解流于表面;對性別議題缺乏敏感度;為博眼球不惜打擦邊球。
這些翻車的文案,不僅讓品牌形象受損,也讓消費者對整個奶茶行業的營銷手段產生了質疑。
從 “汝囈如意” 的 “嬲” 字風波,到茶顏悅色的各種文案翻車,都給奶茶行業敲響了警鐘:文化營銷,究竟是提升品牌的蜜糖,還是砸了招牌的砒霜?
在競爭激烈的奶茶市場,文化營銷確實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通過融入文化元素,奶茶品牌可以賦予產品更深層次的內涵,不再僅僅是一杯簡單的飲品,而是承載著某種情感、價值觀或文化記憶的載體 。
奶茶品牌該如何正確運用文化營銷這把雙刃劍?深入調研是關鍵。在進行文化營銷之前,品牌必須對目標市場、消費者需求以及文化背景進行全面深入的調研,了解不同地區、不同群體的文化差異和敏感點,避免因文化誤解而引發爭議 。
就拿 “嬲” 字來說,如果 “汝囈如意” 在選用這個字之前,能夠充分調研天津當地的文化和語言習慣,或許就能避免這場風波 。
然而,文化營銷這把雙刃劍,一旦使用不當,就會割傷自己。那些翻車的奶茶品牌,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一個小小的文案失誤,就可能引發消費者的反感和抵制,對品牌形象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害 。
就像 “汝囈如意”,本想通過生僻字科普來提升品牌的文化格調,卻因為對地域文化差異的忽視,引發了軒然大波,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營銷效果,還讓品牌陷入了信任危機 。
文化營銷對于奶茶品牌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只有運用得當,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方言、生僻字可以用,但請先查查它是不是臟話。若生僻字自帶負面聯想,無異于自掘墳墓。
翻車案例雖多,但也不乏正面教材。故宮文創將傳統文化玩出高級感,茶顏悅色早期以"中國風"突圍成功,這些成功的案例都表明,文化營銷運用得當,能夠為品牌注入強大的發展動力,實現品牌價值的快速提升 。
文化營銷的本質是價值共鳴,不是獵奇表演。當品牌選擇用文化元素時,需要做足功課:查證歷史淵源、了解地域差異、評估社會影響。否則很容易從"文化傳播者"變成"文化冒犯者"。
更多精彩文案 ,盡在【4A廣告文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