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華發有點猛!
前不久,珠海格力地產業務整體劃歸至華發集團的消息被廣泛關注,這一調整變化很明顯是珠海市國資委在優化國資布局、整合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利舉措。
近年來,作為珠海大型國企代表的華發集團,不論是在地產、科技創新還是城市運營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展和突破。
近日,輝哥又再次了解到:華發集團旗下地產平臺華發股份又任命多位新高管。
1
就在近幾日,華發股份最新任命了兩位執行副總裁和一位新的財務總監,具體內容為:
1)聘任張巍為公司執行副總裁;
2)聘任葉寧為公司執行副總裁;
3)聘任楊擁軍為公司財務總監。
![]()
輝哥進行了解和梳理后發現,以上晉升的幾位高管人員,此前也都曾在華發的各個業務板塊擔任要職。
其中,張巍生于1981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早期曾任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建設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參與了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地標項目-珠海中心大廈的開發工作。
![]()
2018年起先后擔任過珠海華發城市運營投資控股公司董事、副總裁、華發股份首席招采官、維業建設董事長、華發景龍董事長等職務,張巍所負責的各個業務板塊,也使得華發形成了開發、建設、裝飾的全鏈條管理能力。
在本次晉升為華發股份執行副總裁之前,張巍的職務是珠海華發城市運營投資公司的副董事長。
另外一位新的執行副總裁葉寧,生于1979年,大學畢業于黑龍江大學國際金融專業,早期就職于中國工商銀行珠海分行分管投行業務,于2010年加入華發體系。
![]()
據了解,葉寧是華發金融板塊的初代員工,早期主導珠海鏵創(現華發投控)的初期籌建,并推動深圳鏵創(現華金資管)、香港公司等關鍵平臺的設立,奠定了華發“投控+資管+境外平臺”的金融業務框架。
目前華金資管已累計管理資產規模超1000億元,成功退出項目100余個,實現預定投資回報。
本次最新的任命之前,葉寧是華發股份的首席資金官、華金資管董事長。
與此同時,1966年出生的華發顧常務執行副總裁余衛國以及1965年出生的執行副總裁張馳均已卸任了常務執行副總裁和執行副總裁職務。
不難看出,越來越多的少壯派已經進入到華發股份的核心管理層,也體現出企業持續發展中在相關人才上的需求。
相比以上兩位已經在華發體系工作十余年的老員工,輝哥了解到,此次華發最新任命的華發股份首席財務官楊擁軍加入華發才3年時間。
楊擁軍生于1977年,大學畢業于重慶工商會計學專業,早期供職于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擔任項目經理、高級項目經理,后加入龍湖地產先后在重慶公司、西安公司、廣州公司擔任財務總監。
![]()
2017年調任龍湖集團總部出任產品及模型中心、財務管理中心負責人以及龍湖智創生活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等職務,于2022年加入華發股份擔任總部副首席財務官。
輝哥以為,楊擁軍能夠在華發內部短時間內得以晉升,一方面是個人能力得到了企業認可,另外一方面,也體現出華發對外聘高管人員同樣是給機會,只要有能力和突出貢獻就會被重用。
2
除華發集團自身地產板塊人員的變化以外,前不久剛剛劃歸到華發集團的格力地產也有了新的人事變化。
4月23日格力地產發布公告稱:由于工作調動原因,陳輝申請辭去其所擔任的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等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及下屬子公司任何職務。
![]()
另外,公告中還談到公司董事會推舉公司董事周優芬女士代為履行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代行期限到選舉出新的董事長時為止。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則公告的附件中,還提到了來自華發的兩位高管郭凌勇和劉向東,同時被格力地產控股股東珠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提名為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很明顯,周優芬的格力董事長職務是暫時的,而5月8日即將要召開的格力地產2025年第三屆臨時股東大會,或許會選舉產生新的格力董事長及總裁人選。
正如內容的開頭所說,格力地產劃歸至華發集團是珠海市國資委在優化國資布局、整合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利舉措。
那么于華發集團而言,格力地產到底還有哪些優質資產能夠為自身錦上添花的?
首先,格力地產在2024年進行一次重大資產重組,逐步退出房地產業務,注入免稅業務。
重組后格力地產置入珠海免稅51%的股權,而免稅業務是盈利的,2022年-2024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3.17億、6.67億、4.38億。
其次,重組后的格力地產雖然置出了上海、三亞、重慶的房地產項目,但保留了珠海本地的14個房地產項目,包括住宅、商業及配套資產。
雖然其中有些項目目前因行業低迷導致虧損、收益下降,但由于地理位置集中于珠海核心區域,如曾獲得“詹天佑獎”的格力廣場。
而更為重要的是華發作為與珠海數十年來建設中的共生者,在資源整合、開發建設及資產優化方面的能力和經驗是相當深厚的,也具有對格力原有項目進行價值修復的潛力。
3
事實上,華發集團最近一系列的變化和調整,都是在為走一步“大棋”做準備。
據了解,2025年的華發集團要沖擊世界500強。要知道,截至目前珠海市唯一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的只有格力電器,而且是珠海目前唯一實現這一成就的企業。
而華發集團作為珠海市國資委重點扶持的國企,自然是被寄予了厚望。
早在去年1月珠海國資委啟動新一輪整合時,資產規模近500億元的九洲控股集團就被整體無償劃轉至華發集團,并作為華發集團下屬二級企業管理。
截至2024年底,華發集團的總資產雖已經高達7000多億、營收為1740.67億,而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中,進入榜單的門檻要求營收約為3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下來大概在2300億,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不過,除了兩家本地國企劃歸華發集團以外,華發集團還與格力集團聯合組建了珠海科技集團,聚焦新能源、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產業投資、產業招商以及產業運營”的模式形成新質生產力。
輝哥了解到,這個新組建的珠海科技集團接下來也將會迎來一項重大的人事任命。
此外,華發集團房地產業務板塊的華發股份,在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期的表現依舊強韌,2024年全口徑銷售額達1054.4億元,連續5年穩居“千億房企陣營”,并首次躋身行業TOP10。
在今年的一季度業績表現中,華發股份依舊是以294.9億的全口徑銷售額位列行業前十。
![]()
地產業務投資方面,2024年新增土儲70%位于上海、廣州等核心城市,待開發面積377萬平方米。但拿地策略已趨于審慎,2024年權益拿地金額同比降75%,著重轉向高能級城市優質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來,華發股份在商業運營、物業服務以及更為重要的在科技賦能方面所提出的“科技+好房子”的產品體系,如整合鴻蒙系統、無人機配送等推動智能化升級方面做出了不少的嘗試和努力。
![]()
例如自去年以來就受到不少關注的華發科技+好房子的首發代表項目-華發珠海灣,最近的銷售成績也十分亮眼。
![]()
珠海灣項目銷售套數成為珠海近三年第一,刷新珠海市近三年房產項目首開紀錄,更是在今年全廣東省的新開項目中名列前茅,首開去化279套,成交金額8億元。
能夠看出,華發集團的各個業務板塊不斷發生變化的同時,也是其對相關資源不斷整合的一個過程,通過自身優勢以及外部力量的注入,沖擊世界500強,指日可待。
總體而言,“打鐵還得自身硬”,有了來自外部的幫扶,最終目標的實現,還得靠企業自身在戰略上的定力以及在創新領域的不斷創新與革新。
而最終重要的是,華發集團這一系列變化和調整的背后,也反映出當地國資委在企業整合和轉型訴求上的改革邏輯,同時也體現出企業之間從規模化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關于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