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東與美團的競爭核心首次從用戶補貼、商家資源延伸至騎手爭奪。
4月21日,京東發布《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直指美團以“封號”威脅騎手不得接京東訂單,導致部分用戶訂單延遲。
京東提出四項緊急措施:保障被封殺騎手收入、3個月內擴招全職騎手至10萬名、優先為騎手家屬安排工作、承諾永不強迫兼職騎手“二選一”,并對超時20分鐘訂單全額免單。
這一動作被外界解讀為“從人入手”重塑末端物流生態的戰略布局,試圖通過福利承諾撬動美團龐大的騎手網絡。
美團迅速否認,稱相關聊天截圖系謠言,強調“從未限制騎手跨平臺接單”,并已對造謠賬號啟動法律程序。
數據顯示,美團擁有745萬騎手網絡,覆蓋2800個縣市,配送時效穩定在30分鐘內。而京東作為新入局者,依賴兼職騎手填補高峰運力缺口(占運力60%以上),其全職騎手規模僅約5萬名,短期內難以撼動美團的基本盤。
即時零售訂單量暴漲與運力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凸顯。
2023年我國即時電商市場規模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36%,但配送成本占營收比重高達20%-30%。
騎手不僅是履約工具,更是平臺爭奪的戰略資源。
京東試圖通過“家庭雙職工待遇”“社保全覆蓋”等差異化福利構建忠誠度,而美團則依托規模效應和算法調度維持效率優勢。
這場爭奪背后,是兩種用工邏輯的碰撞——京東試圖將騎手納入正式勞動關系,美團則延續靈活就業模式。
01 高頻外賣VS全品類閃購的生態碰撞
京東的“電商基因突圍”
京東以高頻外賣為入口,帶動3C數碼、家電等高客單價商品的即時配送,形成“三公里生活圈”閉環。
其“秒送”業務日單量突破500萬單,并承諾全職騎手全額繳納五險一金,強化“社會責任”標簽。
劉強東內部講話視頻流出,強調“京東外賣凈利潤率不超5%”,直指行業傭金過高痛點,試圖重塑用戶心智。
這一策略本質是通過補貼外賣業務,激活京東APP的打開頻次(目前96%外賣用戶為存量用戶),進而拉動核心電商業務增長。
物流體系重構成為關鍵。京東將達達快送更名為達達秒送,整合本地倉與社區集單模式,實現“1小時內送達”覆蓋90%訂單。同時測試“9分鐘達”無人配送,試圖以技術突破彌補人力短板。
美團的“本地生活護城河”
美團以“閃購”品牌(日單量1800萬)構建全品類即時零售矩陣,從餐飲延伸至數碼、家電,并以“30分鐘送萬物”對標京東物流效率。
其宣傳視頻中“你的東東再等等”配圖暗諷京東,引發熱議。
美團的核心優勢在于生態協同,外賣業務日均6000萬單的高頻流量,可為閃購導流;閃電倉模式通過分布式倉儲網絡降低履約成本,在下沉市場形成滲透壁壘。
數據佐證其跨界能力,美團閃購的3C家電訂單量已達京東全站四成,手機通訊類商品訂單量超京東四成。這種“高頻帶低頻”的打法,正在動搖京東的傳統優勢品類基本盤。
京東以供應鏈深度和物流效率見長,美團依賴算法調度與生態協同。兩者的競爭本質是“中心化倉配”與“分布式網絡”的路線之爭。
02 社會價值博弈:員工權益成輿論戰場
京東以“騎手社保全覆蓋”“家庭雙職工待遇”等舉措塑造“人性化雇主”形象。
心理學“光環效應”顯現,京東因員工福利獲得網民聲援,美團則因多年未解決騎手職業傷害保障問題陷入信任危機。
蓋洛普Q12研究表明,員工高敬業度企業利潤率高出44%,胖東來“委屈獎”等案例已驗證,員工關懷可轉化為品牌溢價。
這場博弈揭示趨勢,當企業將員工權益升維為戰略能力,商業競爭便從零和博弈走向價值共生。
正如德魯克所言:“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善意。”而善意,正在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最稀缺的競爭力。
這場戰爭沒有速勝者,但注定改寫中國即時零售的規則。
當京東用家電補貼撬動餐飲心智,美團以外賣流量侵蝕3C腹地,商業的邊界正在模糊,而價值的本質愈發清晰——唯有將員工、用戶、社會效益納入戰略坐標系的企業,才能穿越周期,贏得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