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離不開數字世界,我們每天都在自由地與這個世界進行交互。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6月,我國的網民規模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1.23億。我們每個人上網沖浪,和世界交流,都離不開一個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工具——輸入法。
從最開始的五筆、拼音輸入法,到語音輸入法、智能輸入法……短短幾十年,從“要記下復雜字根”“會拼音就會打字”,到“會說話就能打字”,這個小小的鍵盤,伴隨著互聯網的崛起,經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進化史。
特別是在度過了2017到2022年的新技術奠基期后,我們熟知的AI大模型便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們的生活,如今,大模型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AI技術確實是實打實地讓輸入法變得更好用了。
但說實話,作為一個每天和鍵盤打交道超過8小時的重度用戶,這些功能很多時候給我的感覺是有些割裂的。
比如,我看到了一片好風景,腦子里有點想法,想用AI潤色一下發個朋友圈,卻要中斷思路,去工具欄找到“AI幫寫”,輸入需求,等它生成,再復制粘貼回來;又比如,在工作群里,老板發了一段長長的任務安排,我想用AI快速總結要點并草擬一個回復,同樣要進行相同的操作,處理完再復制粘貼回去。
這一套流程折騰下來,不管是生活中的靈感,還是工作中的效率,都因為這種不夠自然流暢的交互而被消磨殆盡了。
對于這個問題,訊飛似乎有著自己的想法。
![]()
(圖源:科大訊飛)
11月6日,2025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發布會上,科大訊飛以《更懂你的AI》為主題發布訊飛星火大模型最新技術升級及系列產品。而作為這一核心戰略的關鍵一環,堪稱“更懂你的AI輸入法”的全新力作——訊飛輸入法15.0自然應運而生。
這次的訊飛輸入法15.0版本,除了為這個近十年都沒有發生過什么變化的鍵盤布局新增一個按鍵外,他們這次更是把智能體平臺搬到了輸入法里頭,目標很明確:讓每個用戶都能擁有一個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專屬AI鍵盤。
![]()
(圖源:科大訊飛)
看樣子,似乎一個主打人機協同共創、更懂用戶更會表達的“未來輸入法”時代提前到來了。那么,訊飛輸入法15.0到底有哪些新功能?體驗效果又如何呢?
這個AI鍵盤,讓AI學會秒懂心思
在我的印象里,手機上的鍵盤,最常見的就是T9和26鍵兩種布局。
要知道,在按鍵機的時代,T9九宮格幾乎是大部分手機的標配,只有少數主打商務的高端機,會用上側滑全鍵盤,或是類似黑莓那種小巧的26鍵物理鍵盤。
后來,智能手機來了,物理按鍵變成了觸摸屏上的虛擬鍵盤,廠商們往里面加入了一些新花樣。但萬變不離其宗,鍵盤的核心交互區,一直就是這兩種方案在互相切換。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鍵盤布局的創新幾乎是停滯的。
而這次訊飛輸入法15.0帶來的,則是一個名為“AI鍵盤”的全新概念。
![]()
(圖源:雷科技)
它的目標是重新定義手機輸入法的鍵盤形態,革新AI時代鍵盤的人機交互。這種革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鍵連接AI服務、卡片式AI交互,以及語音指令快捷問AI。
而實現這一切最直觀的改變,就是只要你上手訊飛輸入法15.0,一眼就能看出它和過往的輸入法有什么不同。
沒錯,在熟悉的鍵盤里,現在多出了一顆AI鍵。
這顆AI鍵是整個AI鍵盤的交互核心,它把過去用戶主動尋找AI功能的模式,轉變為AI根據場景主動提供服務的模式,能根據你的輸入場景,把最合適的服務推薦給你。
![]()
(圖源:科大訊飛)
它的交互體驗也處理得比較恰當。AI提供的服務大多是以卡片式的形態,輕量地浮現在鍵盤上方,不會用一個巨大彈窗粗暴地打斷你的輸入流程。你可以采納,也可以忽略,整個過程真的很順滑。
![]()
(圖源:雷科技)
以我的體驗為例,作為一個老二次元,我偶爾也想發一些符合圈子風格的朋友圈。
比如我剛看完一部番劇,想表達一下激動的心情,就在輸入框里打了“Mygo這番”,然后點擊AI鍵,訊飛輸入法似乎識別出了這種偏年輕化的語境,推薦的幾種文案都很有趣,其中甚至還有原番劇里面的關鍵內容。
![]()
(圖源:雷科技)
“凌晨三點循環《迷星叫》→ 發現番劇致郁是假的,但我的黑眼圈是真的”。這種符合場景調性的內容,顯然比通用的朋友圈文案更得我心。
買了個新鼠標,想認真寫個評價,但又懶得組織語言,以前就只能復制粘貼“東西很好,物流很快”。
這次我試了試,在評價框里輸入了幾個關鍵詞:“鼠標 手感很好 燈光很酷”。點擊AI鍵,出現了“評價達人”的服務,它立刻智能識別出我正在寫評價的場景意圖,并主動推薦了“商品評價”的AI服務。生成的文案邏輯清晰,結構完整,比我習慣性粘貼的效果要強不少。
![]()
(圖源:雷科技)
現在跟粉絲互動,也不用思考如何回復得既真誠又不敷衍了。直接點擊AI鍵,訊飛就能為你智能推薦多種回復方案,讓社交互動變得輕松而得體。
![]()
(圖源:雷科技)
對了,還有一個讓我驚喜的功能是它能對語音輸入的內容即刻進行語義修正。
我經常用語音輸入來記錄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但口語化的表達往往有很多“嗯、啊、然后”之類的贅余,和朋友聊天的時候,這個情況更是異常突出,語氣詞夸張的時候能占到一半左右。
而現在,我在語音輸入之后,點擊AI鍵,它就能一鍵對這段口語化的文本進行潤色,修正語病、調整語序、刪掉廢話,讓它變成一段通順流暢的書面語。
![]()
(圖源:雷科技)
這個功能對于需要快速記錄和整理文字的人來說,實在太有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AI鍵盤也延續了訊飛的語音輸入優勢。在全球首發的“非自回歸語音大模型構架”加持下,它能更快記下你的靈感,無縫聽懂你的中英夾雜,專業報告也能精準轉寫,就算周圍嘈雜,它也能專注“捕捉”你的聲音,使語音輸入越用越懂我!
![]()
(圖源:雷科技)
在這個AI鍵盤上,你甚至啟動語音輸入后,自然地滑動到“問AI”選項上。此時,AI遵循你的語音指令幫你完成內容創作,改寫內容優化表達,以及精準直達的AI搜索,就像是一位懂你的智能助手。
總結一下,整個AI鍵盤的優勢在于它的主動性和場景感知能力。它不像個外掛功能,不會突然打斷我的輸入或者切換個場景,而是將豐富的AI能力更深入地整合到了輸入流程中,真正做到了準確、高效。這種在用戶需要時主動出現的輔助方式,是行業在探索如何讓AI更好用的一種有益嘗試。
智能體平臺,捏一個個性化的AI
不僅要更準確、更高效,訊飛輸入法這次還要做到更加個性化。
為了滿足每一個人的AI輸入體驗,訊飛輸入法讓你這次不再是玩家,而是鍵盤主理人,首度在鍵盤上推出智能體平臺,用戶可以親手設計專屬的智能體,還能分發出去秀一波。
這是訊飛一個更大膽的嘗試:把AI的創造權開放給用戶。
它的使用方法比我想象得要簡單。在訊飛輸入法App首頁就能找到入口,整個創建流程沒有復雜的代碼和參數,基本上就是通過告訴AI它需要扮演的角色和完成的任務。這種低門檻的創建方式,是決定一個UGC平臺能否成功的關鍵。
![]()
(圖源:雷科技)
話不多說,我直接上手,為自己創建了兩個專屬的AI智能體。
上面也說過,作為一個老二次元,我有時也和朋友玩語C(語言角色扮演),需要一個能把英文翻譯成英劇里那種帶點傲嬌、毒舌風格的中文翻譯,普通的翻譯軟件太正經了。
于是,我新建了一個智能體,命名為英劇毒舌翻譯官,要求它在翻譯的同時,用人設風格進行一句吐槽。
我輸入一句英文:This meeting could have been an email.(這個會本可以用一封郵件解決),它給出的結果是:“我必須說,這場耗時一小時的真人朗讀郵件表演,其戲劇張力遠不如直接閱讀原文來得震撼”。
![]()
(圖源:雷科技)
這感覺太對了!你甚至可以選擇毒舌的程度,這下子,聊天不再只是聊天了,每一個文字都帶著情緒和狀態。
我的第二個需求,則完全是基于我的工作。我寫稿有自己的語言習慣,討厭互聯網黑話。我希望AI能幫我把初稿潤色成我自己的風格。
于是乎,我創建了梗懂你文案優化器,要求它把長句打散,語言風格要像聊天,發現賦能、抓手這類詞,一律換成大白話。
它的表現也很出色。我把一段初稿“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我們對產品進行了賦能”扔給它,它處理后的結果是:“為了讓產品用起來更順手,我們給它加了點魔法。”這就不再是標準的AI潤色,而是更貼近我個人風格的AI輔助。
![]()
(圖源:雷科技)
智能體平臺可以說是訊飛15.0版本里最具探索性的功能。如果這個生態能夠發展起來,就有可能形成強大的網絡效應:更多的用戶創造出更多有趣實用的智能體,這會吸引更多新用戶加入,從而進一步豐富AI輸入的生態。
當然,如何保證用戶創建內容的質量,以及如何幫助用戶從海量的智能體中高效地發現自己需要的那一個,這些都是平臺后續需要關心的問題。
為此,訊飛通過輸入法App和鍵盤全場景進行分發,同時搭建起了“分類標簽+使用量推薦” 的篩選機制來幫助用戶發現更多好用的智能體。
例如,我就在智能體廣場里發現了一個非常好用的“爆款文案生成器”。只需要輸入一個關鍵詞,然后選擇小紅書、抖音、B站等不同平臺,它就能生成符合對應平臺風格的爆款選題。
![]()
(圖源:雷科技)
那么,經過多輪精心“調教”與引導的智能體如何能越來越懂我?訊飛其實也有自己的解法。訊飛輸入法通過升級AI上下文管理能力,顯著增強了信息處理的連貫性與相關性,讓智能體真正“聰明”起來;同時,采用業界領先的類人長記憶機制,使其能深度關聯更豐富的上下文,從此告別“學完就忘”,讓智能體無限貼近每位用戶的習慣。
作為一個內容創作者,看到這種實用工具和新鮮玩法的出現,讓我對這個平臺的未來更加期待。
最好的AI鍵盤,就是屬于你的鍵盤
可能會有疑問,訊飛是怎么做到這些的?
俗話說得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科大訊飛一直是AI行業的頭號玩家,11月6日,科大訊飛官宣了訊飛星火X1.5發布,推理效率相比訊飛星火X1提升100%。其語言理解、文本生成、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對標國際主流大模型,讓更懂你的AI成就更好的你。
這種長期的技術投入,使得訊飛輸入法在大模型輸入法領域的探索和持續創新成為可能。它不是在風口來了之后才匆忙追趕,而是在技術浪潮中順勢而為,將自己多年的積累轉化為產品的領先優勢。
2023年,訊飛首創了“生成式AI輸入法”的概念。在過去一年,隨著大模型技術的浪潮,訊飛輸入法加速推進AI輸入普惠的戰略落地,官方數據顯示,這使得用戶輸入效率顯著提升,其AI功能的活躍用戶更是增長了557%,獲得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
現如今,輸入法市場早已是一片紅海。各家廠商在打字準確性、詞庫豐富度等基礎功能上都已經做得非常出色,差距微乎其微。在這樣的競爭格局下,堆砌AI功能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然而,入局早、研究深,讓訊飛輸入法得以對用戶需求產生更深刻的理解:用戶想要的并不是一個功能繁多但操作復雜的工具集,繼續在鍵盤里堆砌更多通用的AI功能,可能會讓產品變得越來越臃腫,讓用戶在操作時感到困惑。
于是乎,他們端出了自己的答案——訊飛輸入法15.0的“AI鍵盤”。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AI輸入法面臨的挑戰,恰恰就源于其通用化的設計邏輯。它們試圖用一套標準化的AI方案去解決所有人的問題,盡管功能堆砌得越來越多,但最終的結果,卻是無法完美地解決任何一個人的特定問題。
訊飛輸入法15.0的思路非常清晰,它用AI鍵盤這種更主動、更無感的交互方式和強大的AI語音輸入,去解決日常聊天、評論等高頻通用場景下的效率問題,再用智能體平臺這種高自由度的開放創作生態,去滿足每個人在工作、學習、娛樂中那些無窮無盡的深度個性化需求,讓強大的AI能力變得簡單易用,人人可用。
試想一下,對備考的學生來說,或許是用自己創建的“考點整理智能體”,一鍵把復制的零散筆記梳理成條理清晰的框架;對職場媽媽來說,可能是用“親子故事智能體”,根據孩子當天的喜好快速編出帶名字的睡前故事;對自由職業者而言,又能靠“客戶需求智能體”,把模糊的溝通話術變成專業的服務方案。
每一位用戶,都能把這個從應用商店下載的、標準化的訊飛輸入法,通過自己的使用和調教,真正變成自己的輸入法。
當AI不再是鍵盤里一個需要刻意尋找的功能,而是能順著你的使用習慣成長的專屬“伙伴”時,“AI輸入普惠”才真正算是從概念變成了生活。
而這,或許就是訊飛輸入法15.0最值得被記住的價值——
它沒有試圖定義“未來的AI鍵盤該是什么樣”,而是把定義權還給了每個用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