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與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2024年的汽車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
這一年,中國汽車市場可謂是十足地熱鬧,“你方唱罷我登場”——
不僅見證了傳統汽車行業的深刻調整,傳統豪華車品牌面臨諸多挑戰,更是有國產車異軍突起,尤其是滲透率超過50%的新能源車企,一躍成為市場主流,一超多強的排位賽已拉響警報。
這些變化不僅影響了汽車制造商和供應鏈,相關行業重新洗牌,也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那么,2024年,哪些變革在重塑出行生態?
中高端車卷不過了
外國汽車品牌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水土不服了,從價格上來看,它們已經有了擁抱大眾的苗頭。
前不久,#保時捷售價跌破40萬#沖上了熱搜。
![]()
有深圳經銷商給2024款保時捷Macan 2.0T報出了35.8萬元的裸車價格,相比于57.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相當于打了6折,降到了BBA(寶馬、奔馳、奧迪)的平均水平,這下真成“換殼奧迪”了。另外,保時捷Taycan、Panamera等多款車型也在大促銷。
“中年男人最愛的保時捷,居然只要40萬”,曾經百萬級別的豪車形象,似乎一去不復返了。
然而,持續降價也沒有成功挽救保時捷的銷量。
保時捷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銷量下降7%至226026輛,其中,北美市場下降9%,而中國市場暴跌29%。此前,中國曾連續多年是保時捷的全球最大市場,但根據2024年的數據,目前已降至第三位。
具體到車型上,Panamera和Taycan的銷量降幅最大,分別為20%和50%。
![]()
其實,早在今年5月,“中年男人最愛的路虎,只要20萬”的新聞就曾刷屏全網。
今年6月,奔馳C級的價格就降到了18萬;寶馬部分車型價格也出現了“腰斬”,i3的官方指導價原本在35萬左右,6月份有經銷商報價直接跌到了17萬。
9月,寶馬i7某款車型最高降價55.5萬,11月,寶馬旗下的MINI宣布將原本20多萬的電動Cooper,降至14.88萬。
同為BBA一員的奧迪,A8L的降價幅度最高達25萬,而2025款的奧迪A3系列官方定價為16.59萬元起,比老款車型低了足足5萬元。
![]()
奔馳也一樣,EQS大型車最高降價66.90萬,降幅高達50%。
多個豪車品牌紛紛放下身段,可惜效果并不如愿。
2024年前三季度,保時捷交付量為4.33萬輛,同比下滑29%,營業利潤率下降至10.7%,遠低于預期的17%至19%;梅賽德斯-奔馳集團交付量51.22萬輛,同比下滑10%;寶馬(包括mini)交付量為52.36萬輛,同比下滑13%。
不僅豪華品牌們的銷量有了顯著下滑,中端外國品牌豐田、大眾等的銷量也延續了前幾年的跌勢。
據乘聯會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的零售銷量分別為115.95萬輛、80.61萬輛,同比降幅分別為11.7%、6%。
廣汽豐田的銷量也從2023年開始下降,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銷量51.79萬輛,同比下降24.49%,跌幅進一步擴大。
沒有企業的時代,只有時代的企業。那么,是哪些企業搶走了這些品牌的風頭?
國產新能源“打雞血”
與外國品牌的頹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本土汽車品牌銷量的高速增長以及新能源車50%的高市場滲透率。這背后,有兩個關鍵因素。
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價格的敏感度提高,更加關注性價比和購車成本,“價格戰”可以說貫穿了2024年整年。
2024年年初,車企的價格戰就已經初現端倪。2月19日,比亞迪正式推出秦PLUS榮耀版和驅逐艦05榮耀版兩款車型,價格進入7萬元區間。
隨后,五菱、長安汽車、哪吒汽車、零跑、廣汽埃安、嵐圖、極氪、小米、理想等多家車企跟進,或是推出多款車型的降價消息或是提供購車金融優惠、置換補貼等多元化政策,刺激消費者的購車需求。
據乘聯會公布的零售銷量排行榜,2024年前三季度,國產車企在前五名中占據四個席位。其中比亞迪、吉利、奇瑞的零售銷量分別為246.66萬輛、117.63萬輛、83.35萬輛,且均有25%以上的同比增幅。
![]()
從年銷量完成度來看,比亞迪和零跑率先完成了年銷量目標,吉利緊隨其后。
![]()
銷量此消彼長的另一大原因是,汽車行業經歷了從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轉型。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傳統外國汽車品牌的大部分銷量來自燃油車,而目前國產品牌的銷量增長主要是來自新能源車。
2024年前三季度,除了比亞迪的246萬的零售銷量均為新能源車貢獻,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的零售銷量中也有40%以上為新能源車貢獻。
總體來看,傳統車企業績不斷下滑,新勢力快速增長,典型的如廣汽集團第三季度凈虧損超10億,賽力斯第三季度凈利潤超20億。
正是在這樣的電動化浪潮下,中國車企快速崛起。這就不得不提今年汽車圈最火的小米了。
從2021年3月雷軍宣布造車,到2023年12月,小米舉行技術發布會,展示了五大核心技術,首款車Su7亮相,不到三年的時間,小米可謂一路高歌猛進。
進入2024年3月,小米汽車正式上市并發售。根據小米汽車官方微博11月1日發布數據,10月,小米SU7交付量超過2萬輛,2024年11月13日,Xiaomi SU7第10萬臺整車完成下線,創造了新車企10萬臺最快下線紀錄。
![]()
12月25日,小米官宣與蔚來開始充電補能網絡合作,14000+蔚來充電樁入駐小米充電地圖。
華為也沒閑著。通過深化與車企的合作、拓展數字化領域合作、推出更多車型和加強智能化體驗等措施,華為正逐步構建起自己的智能汽車生態體系,并在市場中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
問界、智界、享界和尊界等品牌覆蓋了SUV、轎車、行政轎車以及大型轎車市場。
數據顯示,今年10月,鴻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車41,643輛,易車網發布的一份排行榜顯示,今年10月汽車品牌終端成交均價TOP10中,鴻蒙智行以成交均價38.3萬元位居第一,自今年4月首次登頂以來,鴻蒙智行連續7個月終端成交均價位居榜首。
12月25日 ,@鴻蒙智行 官方發文宣布,鴻蒙智行全景智慧旗艦SUV問界M9上市一年累計大定突破200000臺,穩坐50萬以上車型銷量冠軍。
不難看出,汽車市場的造車邏輯變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的景象下,也孕育了許多新的玩法和商業模式。
車企高管當“車模”
除了卷產品、卷價格、卷營銷,如今的汽車行業,還要卷高管。
與傳統車企主要借助明星代言、電視、海報、廣告營銷不同,2024年,眾多新勢力車企的高管開始紛紛下場,通過直播、社交媒體等多種方式與消費者互動,不僅提升了個人影響力,也有效推動了品牌的市場表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米。為了給小米SU7造勢,雷軍頻頻在網上與網友互動。不僅在年度演講中分享小米造車背后的故事,還親自駕駛小米SU7進行試駕,吸引了超過2700萬人圍觀,在小米SU7交付的時候,更是親自到現場給車主開車門,直接霸榜熱搜。
上個月,雷軍更是曬出在小米汽車工廠車間躺地的照片,后續又澄清不是睡覺是擺拍。畢竟,五十多歲正是車圈大佬們拼搏的年紀。當然此舉也成功宣傳了一波小米汽車230天生產10萬臺的超強戰績。
![]()
細看當前車圈的“頂流”,除了小米,很多場合都能看見高管的身影,鴻蒙智行、極氪、蔚來、理想、小鵬……各大品牌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IP人物,各家高管頻頻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帶來的流量效應也是立竿見影的。
理想、小鵬就不用說了,直接用老板名字命名,鴻蒙智行的余承東是熱搜榜的常客,極氪在關海濤加入后也找到了流量密碼。
新勢力車企的這一套營銷打法,也逼得傳統車企不得不跟上這波新潮流,從幕后來到臺前,活躍在大眾視野中。
![]()
長城汽車的魏建軍也開始活躍在直播間,甚至連國企的高管們也開始出現在網友面前,奇瑞董事長更是在直播間調侃:“(這是)逼著我60歲老漢出來直播”。
高管親自下場廝殺的效果也極為顯著,在影響力上,某些車企高管絲毫不輸明星代言,像今年的北京車展,焦點已經變成了雷軍、李斌、李想等車圈大佬。
請明星名人代言,不僅有高額代言費,還容易有塌房風險,老板上場,不僅精通業務,節約了成本,更是打造了個人ip,可謂一舉多得。
年輕人的喜好拿捏了
隨著90后 、00后逐漸成為購車的主流,各大車企也開始在各個方面迎合這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購車偏好的轉變。
最新《2024中大型SUV行業報告》顯示,年輕的家庭消費群體不僅看重車輛的智能化水平,更將購車與民族自豪感緊密相連。
新能源汽車能夠在2024年迎來黃金時代,成為主流選擇,一方面就是因為年輕消費者對汽車的智能化和環保性能有更高的需求,他們越來越傾向于選擇更環保、更經濟的出行方式。
![]()
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顯著提升,新能源汽車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環保和更經濟的出行選擇。
此外,智能駕駛技術和車載互聯功能的普及也極大地吸引了年輕人。智能座艙、車載娛樂系統和智能交互功能得到了顯著升級,消費者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或其他設備遠程控制車輛,享受智能化、個性化的駕駛體驗,這也極大地吸引了許多年輕消費者,他們更愿意為高水平的智能駕駛體驗支付額外費用?。
![]()
年輕人往往比較注重車輛的外觀和內飾設計,因此2024年的新車,在外觀設計上更加時尚、個性,甚至很多品牌都提供了個性化的配色方案和定制化服務,以滿足年輕人多樣化的追求。
比如,小米SU7采用的類似保時捷的設計風格,大燈采用圓角多邊形輪廓,內部采用“米字形”燈腔結構,極狐阿爾法S5則以近400顆LED光源組成的風刃大燈和智能交互燈語,展現出強烈的未來感和科技感?。
不僅如此,小米汽車更是在防曬方面做出了顯著的創新和改進,小米SU7采用了三層鍍銀前風擋玻璃、雙層鍍銀天幕玻璃以及UV-IR涂層技術,有效隔絕紫外線和紅外線,使車內溫度顯著降低,從而提供更舒適的駕駛環境,極大地迎合了女性消費者的需求。
![]()
娛樂功能也不例外,極狐阿爾法S5配備了“電影、游戲、KTV”等娛樂設施,真正實現了一車實現電影院、網咖和KTV三位一體的效果。
2024版的享界S9 Ultra后驅長續航版,也在其入門版本(Max 后驅長航版)的基礎上,增添了智能激光投影技術和零重力座椅組合,讓你開車在外面玩累了,躺下就能看電影。
無論是環保,還是高顏值、智能化,各個車企主打一個你有我也得有,爭當金牌銷售,穩穩拿捏年輕人的喜好。
汽車進入2.0時代了嗎?
那么,未來,汽車行業又會何去何從?
新能源車占比的提升和行業大趨勢相符,從2024年7月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已連續四個月超過50%。
在這樣的背景下,外國汽車品牌紛紛加快了轉型的腳步,成立全新新能源汽車品牌或推出新系列產品。這些動作,從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中,可以窺出一二。
BBA中,變化比較大的是奧迪,上汽和奧迪合作推出全新品牌“AUDI”,放棄四環LOGO,推出搭載Momenta智駕的純電概念車AUDI E,量產版將于明年年中上市;一汽奧迪則與華為合作,推出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的純電SUV奧迪Q6L e-tron。
奔馳方面,則是推出了售價217萬元的純電G級越野車,以及新款純電EQE。
寶馬則宣布,從2025年1月起,搭配“車路云一體化” V2X模塊的“聰明車”全新BMW 5系將量產,還展示了M品牌首款混合動力轎車M5,售價146.89萬元。
原本專注于純電的自主汽車品牌,也開始推出插混(含增程)車型,比如阿維塔、小鵬汽車、廣汽埃安、智己汽車等。
這背后,也是插混車型銷量的不斷增長。
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個季度,純電銷量增長20.5%達到407萬輛,插混銷量增長83%,達到214萬輛,增程銷量增長116%達到81萬輛。
2021年,中國市場中插混乘用車在新能源乘用車中銷量占比僅有17.4%;而到了今年1-8月,中國市場中的插混車型銷量已在新能源汽車總銷量中占比40%。
![]()
不過,被譽為“電動汽車教父”的安迪?帕爾默對那些計劃放棄電動汽車、轉向混合動力車的汽車廠商提出了警告。
“混合動力車是條死路。它們是過渡策略,停留在這一過渡階段越久,進入電動汽車新時代的速度就越慢。如果你通過混合動力車來拖延電動汽車的過渡,那你就會更長時間處于劣勢。”
他認為,這樣的公司會面臨被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甩在后頭的風險。
除了卷新能源,更重要的,則是卷智能駕駛技術。
行業里早已形成共識,新能源車下半場的較量,智能駕駛一定是重中之重。根據中泰證券的研究報告,2024年預計將成為整車智能駕駛的元年,智能駕駛技術將從高端市場走向主流市場。
![]()
“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會達到85%以上,人工智能變革也會驅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走向下一個階段。”在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說道,并預測未來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入淘汰賽階段。
第一梯隊的理想、小鵬、小米、華為,都已經將“車位到車位”功能(車輛可以自主完成從出發地的停車位行駛到目的地停車位的各種操作)提上日程,2024年底前開啟推送。
第二梯隊則以無圖城市智駕功能是否即將在全國推送為標準,主要包括極氪、智己、長城、極越。
各大整車廠商的戰略布局,如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等,將在未來幾年決定市場的競爭格局。
此外,鴻蒙智行、比亞迪、小米等也向高端市場發起了沖擊。它們有的是打造全新高端品牌,有的是在原有品牌上打造高端產品。
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市場也在逐步擴大,2024年第三季度(Q3),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市場表現強勁,累計出口量約為29.6萬輛,同比增長14.3%,占乘用車總出口量的24.2%。
![]()
隨著全球對減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呼吁,預計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市場將繼續增長。
總的來說,2024年,汽車行業開始了大洗牌。中高端汽車品牌的日子不好過,國產品牌則是打了雞血一樣異軍突起,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超50%,成為主流,雷軍帶著小米汽車強勢入局,瓜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同時,也進一步帶火了“高管營銷”。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迎合年輕人的喜好、適應市場需求不斷發展的智能駕駛技術則成為車企未來競爭的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在“內卷”的市場中突圍,如何在提升出行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同時,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駕駛體驗和生活方式,將成各大車企未來的主要角斗場。
參考資料:
數讀社 《數讀小米汽車:瘋狂生長的兩年半》 2024年03月28日
定焦One《賣不動的 BBA 們,開始“偷師”》 2024年10月21日
電車界 《 2024年Q3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含出海數據)》 2024年10月24日
鳳凰周刊 《 中年男人最愛的保時捷,只要40萬?》 2024年11月14日
BusinessCars 《2024,汽車行業想要趕快翻篇的一年》 2024年11月16日
新浪財經滾動新聞 《未來已來:端到端自動駕駛引爆2024,車企迎來生死競速!》 2024年11月19日
定焦One 《車展往哪卷:智駕、混動、價格戰》 2024年11月18日
時代財經 《“豪華”標準變了?鴻蒙智行連續7個月登頂,10月終端成交均價超奔馳7萬元》 2024年11月29日
一年一度新知大會·年終策劃
歡迎關注新浪新知公眾號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