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子軒
ChatGPT問世,開啟新一輪的AI狂飆年代。無論個人或企業,紛紛高喊應用與導入生成式AI;而大家提到的,不外乎是增進工作效率、管理企業內部知識等實際效益。但在吳恩達眼里,AI就是新時代的電力,將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受訪中的AI專家吳恩達,絲毫不見產業領袖的架子,說起話來溫文儒雅。遇上沒把握的問題,也會直白說“我不知道。”
但關于AI(人工智能),吳恩達知道的可多了。
![]()
- 吳恩達強調,舉凡法律、金融科技、教育、健康,甚至是約會和人際關系等領域,都有AI介入的機會。張智杰攝
學術上,現為斯坦福大學兼職教授的他,率先提倡利用GPU訓練深度學習模型,啟發有AI教父之稱的辛頓(Geoffrey Hinton),吳恩達自己更發表上百篇頂尖論文。在業界,他先后在Google和百度領導AI團隊,并連續創業,參與創辦教育平臺Coursera、Landing AI和DeepLearning.AI;同時,也以AI Fund經營合伙人身分,替新創注入資金與技術。
去年,吳恩達和自己在斯坦福的學生、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來臺灣,分享對人工智能趨勢的觀察。今年3月,吳恩達于再度造訪臺灣前,接受《遠見》專訪,討論他口中新時代的電力——人工智能。
他的AI觀察:不分產業,生成式AI應用遍地開花
“不只提升工作效率,或是增進使用者體驗,生成式AI在垂直領域中,有著許多應用。”吳恩達強調,舉凡法律、金融科技、教育、健康,甚至是約會和人際關系等領域,都有AI介入的機會。
擁有AI Fund經營合伙人的身分,讓吳恩達能站在第一線,觀察生成式AI如何席卷各行各業。以法律領域來說,AI Fund便曾投資至少兩家新創公司,它們皆以大語言模型為基底,提供客戶研究法條、撰寫合約等服務,使用者也能自行上傳法律文件,接著與系統對答,甚至產出對造律師的潛在論點。
生成式AI也根本性地降低AI應用的技術門坎。過去十多年來,AI創造的價值,絕大多數集中于Google、臉書等消費者網絡,然而,“隨著開發成本降低,我們可以進一步將AI應用推進至長尾領域。”
吳恩達解釋,即便是缺乏AI資源的餐飲業,都能以極低的價格,針對終端應用微調大語言模型,投資100美元,甚至只要10美元,便能完成任務。歸根結底,作為通用技術,AI帶來的好處,將會是雨露均沾。
不過,人人皆能從中受惠,反過來說,不做就會掉隊。
他的AI建議:想用好AI?盤點流程、邊做邊學
有不少企業憂心,就算明知應該導入AI,但缺乏專門知識,根本不知如何下手。對此,吳恩達表示,對沒有工程團隊的小型企業來說,若想打造針對特定垂直領域的應用,需要更多資源,“這確實更加困難。”
因此,他建議企業主以下兩種應對方式:
第一,向外部AI顧問尋求協助。以AI Fund為例,會和合作企業一起,從爬梳工作內容與流程開始,分析AI能如何介入、提供價值;接著,評估采取行動帶來的商業影響,借此做出決策。
“我們會利用生成式AI,支持創業者的工作。”吳恩達透露,AI Fund和DeepLearning.AI團隊,在臺灣停留的時間愈來愈長,也因此發現與不同伙伴合作的機會。例如,臺灣發展基金出資的臺杉投資,便有投資吳恩達的新創。過去幾次訪臺期間,他也把握機會與制造業、半導體企業交談,追求特定的AI機會。但他也補充,目前并沒有定案,仍在討論階段。
第二,從打地基開始,讓員工接受訓練,學習更多生成式AI的相關知識。吳恩達表示,即便從事非技術工作,例如商務、營銷和行政,同樣可以自學程序、運用ChatGPT以外的AI工具,應用于工作中。
他也提到,若想跟上新技術,重返學校深造固然是選項,但更實際的作法是終身學習,例如DeepLearning.AI便是提供大量AI技術教學內容。他也不忘推薦自己在Coursera上開設的熱門課程“人人都該學的生成式AI”,邀請有志者一同修習。
吳恩達另外補充,除非像外送或叫車平臺那樣,有能力建立雙邊市場,否則AI技術本身,無法構成非常強大的企業護城河。他認為,技術能替公司帶來價值,尋找AI機會很重要,但在產業積累的領域知識,才是獲勝關鍵。
![]()
- DeepLearning.AI提供大量AI技術教學內容。陳之俊攝
他的AI展望:成本更低、能力更強,AI前景佳
針對AI接下來可能的發展,吳恩達信心滿滿。
首先,大語言模型在文字以外的多模態能力,持續取得進展。吳恩達分享,比起Midjourney、DALL-E等生成圖像的工具,影像分析帶來的改變更為顯著,“我們有團隊正與臺灣制造業和檢測等領域的企業合作,很多工作就用到影像分析。”
他預期,未來將會看到更多元的模型,既能運用于垂直領域中,也可以發展出更多模態。例如地震數據、衛星影像,甚至是心電圖,都能訓練專有模型。
此外,投入AI的成本,將隨著時間推進逐漸下降。吳恩達曾提到,就產業應用來說,開發應用的效率變高、成本降低,低/無程序代碼的工具,更讓客制化變得便宜。不僅如此,對訓練大語言模型的企業來說,情況也類似,“訓練成本確實在每年下降。”因此,吳恩達看好開源模型前景,不會因為高昂成本,而輸給閉源模型。
吳恩達也強調,追求模型規模并非一切。AI代理(AI agent)的低成本發展路徑,同樣讓人興奮。“與其試圖訓練一個更大的模型,一次性生成正確答案,AI代理允許在生成答案后,讓使用者提供評論、列出優缺點,再讓它重新撰寫。”不用花上數億美元,也能產出高質量內容,這對消費者和企業來說,都是好消息。
從吳恩達的專訪當中,可以發現他對AI的深厚信仰,他真心相信AI將能改變世界,也能替人類的生命帶出無限可能。
“當我開始在Coursera上開設我的機器學習課程時,很榮幸地發現,我們的技術不只能教導給極少數人,而是可以培訓一大批人。”吳恩達感性表示,他深信透過科學、工程,以及創新,能讓人類變得更強大。而他自己透過教育,“似乎能做出有用的事情,幫助他人實踐夢想。”
在吳恩達眼中,AI是學術研究的主題,也是改變產業的好工具。同時,AI更是推動社會進展的利器。接下來的人生,他會繼續與自己無比熱愛的人工智能,相偕前行。
鏈接:DeepLearning.AI 羊駝吉祥物,原來有這意思?
2017年,吳恩達創辦DeepLearning.AI,希望提供世界級的AI教育給世人。2022年,DeepLearning.AI在臺北成立辦公室。
今年37歲、自美國返回臺灣的工程經理陳奎翰表示,當時因為疫情,有許多人離開硅谷,分散至不同時區,發現部分重視溝通、需要快速迭代的工作進度不如預期,因此尋求其他海外據點。考慮到臺灣防疫相對穩定、擁有技術人才、工程師文化盛行,于是在臺灣成立研發團隊,從零開始,至今團隊達到八人。目前除了美國和臺灣以外,DeepLearning.AI在哥倫比亞也有辦公室。
![]()
- 因為大語言模型的英文縮寫為LLM,許多開發LLM技術的企業,就把羊駝(llama)當成吉祥物。陳之俊攝
曾在大型科技公司任職,陳奎翰認為,作為新創,DeepLearning.AI的工作氛圍自由,平常也采取混合型的辦公方式,可以遠距辦公。有趣的是,臺北辦公室現場放了三只大型羊駝玩偶。陳奎翰表示,因為大語言模型的英文縮寫為LLM,許多開發LLM技術的企業,就把羊駝(llama)當成吉祥物,同事也是因為這樣購入的。
學生眼中的吳恩達:愛吃臭豆腐的臺灣女婿
無論是在產業或者學界,吳恩達皆享有盛名,但說起話來謙和無比。采訪時,向他請教垂直領域大模型的開發成本問題,吳恩達數度強調,自己并不確定答案,但仍會盡力就所知內容提供想法;在一長串扎實回應后,又不忘提醒:“我真的不太確定自己是否正確。”
近來針對AI管制與發展,經常可見國際AI專家展開唇槍舌戰,但吳恩達即便與他人論點相異,仍好聲好氣說話。“老師就是一位體貼溫暖,會隨手為人撐傘的人!”攻讀學位時曾受教于吳恩達的斯坦福博士蔡易霖分享,吳恩達是“臺灣女婿”,回臺灣最愛吃臭豆腐,他們也曾合作發表論文,希望將AI成果導入臺灣的土石流預警系統中。
除了推進AI,吳恩達在教育方面也聲譽卓著。蔡易霖指出,大學時期就曾到吳恩達共同創辦、免費的Coursera修課。而且,不只是Coursera,吳恩達后來成立的DeepLearning.AI持續與多家知名公司合作,推出將近30門生成式AI短課程,完全免費,讓他受益良多。
明明有收費方案,為何還要提供免費課程?其實,正如同吳恩達受訪時所說,發現自己有能力讓大量人才接受教育訓練,“很榮幸能夠發揮小小作用,支持全球數百萬學習者獲得技能,然后構筑出我從未做過的驚人事物。”他深信,AI讓他能夠賦予人類更大能力、幫助大家實現夢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