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真人秀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主打一個和氣生財,明星嘉賓們你好我好不疼不癢把錢掙了。
上次“愧疚感賽道”正式出道第一人,是《愛的修學旅行》里為自己洗刷冤屈的周一圍。
金莎帶著小她20多歲的小男友孫丞瀟也上了這綜藝,孫丞瀟被全網嘲吃軟飯。
唯一代表作是《金莎男朋友》,戲劇學院學的東西全用來裝傻充愣,實則心思歹毒。
![]()
這回孫丞瀟參加優酷新綜藝《島嶼少年》,又一次作為關鍵當事人,創造了一出全網都在罵的名場面。
不過,位置調轉,孫丞瀟這次是被憐惜、受到大家安慰的那一個,徹底翻身上桌,成為“愧疚感賽道”第二人。
他擁有了新鮮出爐的新晉代表作,史稱《飯桌風云》。
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他忙前忙后給13個人做飯,吃飯遲了,菜涼了,被隊長指著鼻子批評不懂事、不聽指揮。
![]()
《島嶼少年》是一個共建海島實踐真人秀,一共13個半素不素的糊咖男星,去了福建寧德崳山島,四個月爆改海島,有一萬三的啟動資金。
觀眾預想中這應該是個很燃很青春風暴又有著治愈質感的“種地吧”類型綜藝。
然而目前播出了四集,13個男人一臺戲,有人抱團有人耍威風還有人茶言茶語,吵得觀眾想發火。
![]()
網友們一通輸出,替小孫打抱不平,把隊長罵上了熱搜。
“我承認之前對孫丞瀟太大聲了”
“沒想到孫是里面的正常人”
“現在找不到金莎不喜歡他的理由”
![]()
綜藝毀人又捧人,不同的人攢在一起完全是不同的化學反應。
這個建設美麗島嶼的綜藝,還沒看見啥有眉目的產出,先把屏幕上和屏幕前所有人的精神狀態搞得美麗起來了。
《島嶼少年》有自己的“島學”,繼“花學”之后,內娛綜藝再創抓馬高峰。
它還不是純狗血,大家都沒“瘋癲”,神志清醒、各懷鬼胎。
基本都沒上過班,但整個畫面都充滿了職場糟粕。
最明顯的是兩頓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
第一頓是孫丞瀟“洗刷黑料”的上桌飯,全靠隊長陳雨濃的一己之力。
孫是唯三會做飯的人,每次給十三個大小伙子準備飯。
難怪金莎在之前的戀綜里說,乖弟弟追她的時候猛做飯,53天不重樣。
![]()
這天丁真在地里挖到了土豆,孫挨個問大家愿不愿意吃烤土豆。
大家沒有異議,表示想吃,一切風平浪靜。

孫整了個咖喱雞,又去烤炭,炭冒濃煙又倒油有些難操作,耐著性子弄好了。
再把桌椅搬到了外面,說看著美景吃飯有情調。
陳雨濃說“行吧,你們整吧”,到這時候氣氛其實還行。
要覆蓋13個大男人的食量,得準備很多菜。
![]()
這邊大家逐漸聚集在餐桌邊,等待開飯。
那邊孫和幾個隊員忙著做飯,考慮到炭的火力不夠更換了晚餐方案,臨時整了幾道新菜。
天色漸晚,陳隊長的臉色也逐漸變黑。
有隊員提出太餓了想先吃飯,被他拒絕,因為要教育大家守規矩。
![]()
他是隊長,他的話就是規矩。
其他人想動筷子-陳雨濃厲聲命令停止,這套致命循環,至少重復了三次。
中途孫還從廚房出來了一趟,讓大家先吃。
陳“派人”去廚房“通知”孫,讓他快整,不然沒法開飯。
![]()
最后孫丞瀟被催著來到餐桌,孫隊長來了句“坐下說事”,隨即開始他那國王的演講。
“沒人不餓吧,菜都涼了,剛才冒煙呢”。
讓大家看看表現在幾點了,用指責的口吻說吃飯時間定不下來、每天都要喊人。
架勢十足、有腔有調,光榮獲封“內娛張美玉學長”的殊榮,帶著學生會的優良傳統勇闖內娛。
![]()
“等~我~呢”變成了“擱這兒等我呢???”
正常人思維是做飯的人最辛苦,最好等他過來一起吃,實在餓了先吃點也無妨。
自己立的規矩大過天的陳則認為,做飯的人做太慢了,導致別人等的飯涼了。
![]()
孫丞瀟表示他把飯、菜都做好了,餓了可以先吃,不理解為什么隊長要發脾氣。
隊長一下子跟點了炮仗似的,連連追問。
團體以后都這樣是嗎?我想問問今天有不餓的嗎?你覺得我不可以催你是嗎?
倆人間氣氛緊張程度直接上了next level,像是要干一架,其他人趕緊拉開。

倆人繼續言語battle,孫丞瀟覺得自己吃力不討好,忙活一大頓劈頭蓋臉就是一通教訓;
隊長強調他沒有針對任何人,只是在維護吃飯的規矩。
“要覺得我有問題的話,你可以不聽話”
“現在就這種情況,每天大家都吃涼飯”
每一句都很典型,讓人瞬間聯想起職場上被爹味領導支配的恐懼。
先給“下屬”打成不聽話、沒有集體意識的反派;
再把鍋甩出去,讓下屬成為“造成現在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
![]()
陳雨濃給人造成這種不適的觀感在于,他做所有事情、說所有話的出發點是“我是隊長,你們得聽我的”。
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發火,在觀眾們看來更像是為了居高臨下指責個人而發火。
做飯慢不是導火索,想立官威才是。
甚至不少網友有一些陰謀論的猜想,風評不好曾被全網嘲的孫丞瀟被當成了趁手的靶子——
既能在隊員面前利用他擺譜,又能“給他點顏色看看”來討好大眾。
![]()
如果說這頓飯是“領導耍威風局”,那飯店就餐這頓就是“領導體恤下屬局”,一個人把紅臉白臉唱齊全了。
隊長在他最愛的全體大會上提出,下館子聚個餐,他特意批準了2000團建經費。
觀眾們聽到這話的反應,跟隊員差不多。
用錢的地方多的是,花在吃飯上不合理。
但隊長總有自己的道理,不要別人覺得。
他認為兩千也就一萬三總經費的零頭,吃頓大餐能增進感情,錢花掉了才有掙的動力。
這話術,和商家給消費者洗腦如出一轍,“不就兩杯奶茶錢”“錢不是省下來的,不會花錢就不會賺錢”。
![]()
等去了飯店,大魚大肉端上來,大家興致缺缺。
心里估摸著在盤算要賣多少條黃魚、畫多少設計圖才能這錢掙回來。
有隊員勇敢地吹響了“不配合”“不領情”的號角,說自己很累想先回去休息了。
接著,大家仿佛在用這種方式“揭竿起義”,陸續說還得忙畫圖、有沒做完的事,溜之大吉。
最后剩下了孤寡的隊長和他的小跟班,以及一桌沒咋動筷的價值兩千的菜肴。
走上權力頂峰回頭一看竟空無一人,沒想到國產劇拍不出來的精髓,在男人玩心眼子的綜藝里見了個分分明明。
![]()
![]()
《花少2》那種主打游山玩水、明星碰撞的旅游團綜,弄出來一檔又一檔狗血劇情沒什么。
畢竟人家本身就屬意在此,嘉賓都當瘋批、撕得響亮些才好。
但《島嶼少年》定位是“互相磨合、團結協作、直面困難,發揮自我能力與價值”。
導演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的節目是要建設島嶼,不是要完成一個表演、一個秀,是要真正用雙手去做的。
說白了,這本來應該是干活類型的綜藝,要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的,卻讓現實職場的歪風邪氣吹到了海島。
目前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最大的困難不是事情而是人,最投入心血去干的事不是建設海島,而是“建設一個有明確身份區隔的小團體”。
![]()
這檔干活綜藝,干的最明顯的活是開會。
時間無限拉長、頻次無限增加的會,討論不出任何建設性結果的會,沒有人享受的會。
哦不對,還有領導和他的跟班們。
陳雨濃在會上經常重復的一句話是“我是隊長,聽我的”“大家都別說話”。
然而他又提不出什么好想法,是打工人蓋戳認定的三無領導——無情商無智商無魅力。
![]()
他的左膀右臂,董力和劉胤君,干的最多的活是說一些無聊的廢話,為領導的英明決策鑲上金邊。
劉胤君嘴皮子很利落,見縫插針就是價值輸出。
飯桌大戰里說要解決事情不是解決人,當理中客勸孫丞瀟別帶著情緒溝通。
陳雨濃怪罪孫把桌子搬到外面,影響了晚餐進程,“咱們來了這么多天了,能腳踏實地一點嗎”。
劉胤君及時跟上,陰陽孫丞瀟就喜歡搞沒啥用的情調。
![]()
你很難相信,在一個駐扎落后海島、要擼起袖子搞開發的綜藝里,嘉賓跟你談反內卷。
在內部推選設計方案中,別人去調研考察,抱著電腦狂畫圖講思路創意。
陳雨濃和董力一唱一和,勸導大家不要卷。
“先學會生活,再學會干活”“經常慶功才能成功”。
像是通透淡然但能力超群的優等生,跟著自己混就能帶著大家過上舒坦日子。
不過觀眾可不買賬,將其視為差生想擺爛共沉淪,不希望別人發光發熱被看見。
![]()
這一季有兩位offer4建筑職場季的選手,照理說應該是自己的舒適區。
但《島嶼少年》的競爭比職場綜藝還嚇人,鏡頭、故事線、關注度,哪一個都能讓人搶破頭。
幸好他倆性子看起來比較淡、情緒穩定,很少參與成員間的沖突,默默做自己的事。
連續多天準備向政府提的提案,熬夜做方案、 做PPT。
其實干這種活是不占優的,整個辛苦的過程很難直觀展現出來。
最后呈現出來一場答辯會,有可能不是高光時刻而是受刑現場,被批無用功,“早跟你說巴拉巴拉”。
![]()
職場混子,在這還沒有被班味浸透的島上也能找到對照物。
憑借《爸爸去哪兒》小火了一把的董力,怕是要晚節不保折在這座島上了。
一對一帶娃的時候不需要“邀功爭寵”,13個男人同臺唱戲,可得鉚足了勁找到一個牢固的位置。
這下得償所愿了,他已經被群嘲為團隊中害群的馬、攪屎的棍,地位穩固,沒有人可與之匹敵。
![]()
![]()
吃飯大混戰里,他勸大家直面問題,“我這個年紀能接受別人指出他的不好”,內涵孫丞瀟年紀小好勝要面子、聽不得隊長的指點。
結果被觀眾發現賬號評論區不讓評論,30歲嬌少年的心理承受力可見一斑。
裝模作樣主持公道的樣子,像極了吐槽貼里幫腔領導的同事。
“我覺得你作為隊長,就應該做這種事情”。
董力在說完自己和不懂事小年輕的優劣對比后,噗嗤一笑,這一笑已經獲封成為本年度最讓觀眾火大的笑容。
![]()

干活,得干真活、真干活。
職場里天天磨洋工給領導看,或是把別人的成果騰挪轉移到自己名下,早晚要露餡。
綜藝是面向觀眾的,一切東西都會被解讀和放大,包括小聰明和小手段。
不好好干活、只說點漂亮話擺樣子,甚至說的話也不怎么好聽,一下子就被看穿。
團隊里面劃水的人往往不會光明正大地擺,他們會暗戳戳表示自己盡力了,其實很想做得更好。
董力和一群弟弟們去漁排上做水產養殖的活,被大家看出來干活最惜力。
他語帶遺憾,說自己沒有做重體力活的天賦。
以自貶的方式自夸,職場高情商發言拿捏了。
別人就是干臟活累活的命,別人與生俱來的氣質就適合面朝黃土背朝天。
![]()
大家還發現董力果真年紀大心眼多,精力在一些小動作上花得不老少。
團建是他私下跟隊長提的,吃完美美隱身。
“飯都涼了”大戰中,隊長其實有軟化沖突的表態,董力不斷重復隊長的規矩,放大矛盾、拱火兩邊。
既要都要是大忌,不肯下苦功夫又要威望要鏡頭要觀眾的喜愛,很難不翻車。
![]()
與之對比明顯的,是在這檔綜藝里發揮著正向作用的人。
第一類是經常條分縷析上前勸架、撫平大家情緒的幾個小伙子。
他們的話也多,但不是彰顯自己本事的話,也不是風涼話、拖人下水的話。
他們干的有些活,是不那么顯性的——靠著說話來控場、調節氣氛、穩定團隊關系。
隊長小跟班先入為主下結論,預設孫丞瀟“聽了也不會改”,擺出一副消極態度拒絕坦誠溝通。
副隊長司俊逸直截了當表示不要給人貼標簽,沒交流就判定別人是個不講道理的犟種。
或許是覺察出“昏君一人獨裁”危機重重,難以想象大家要跟著受多少苦、生多少氣,司俊逸還提議采取正副隊長輪流上任制度。
起著喜劇人效果的牛在在,也是想消除誤會、抓緊干正事。
發現隊長和孫丞瀟在廚房偶遇,頓感大事不妙,趕緊出去跟大家伙“通風報信”,而不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只想趁機搞分裂。
![]()
除了“會說多說愛聽”的,就是漢語沒那么流暢、更無心站隊的丁真。
繼《漫長的季節》啞巴之后,再一次演繹了什么叫閉嘴是男人最好的醫美。
他的鏡頭除了跟隊員聊日常、聊怎么用自己的力量幫助當地人跟悶頭鋤地,就是在干活。
悶頭鋤地,有勁又麻利,一個人能頂仨。
![]()
他還留下了一句直白簡單但又有些禪意的話——
大家欲望太強了。
這句話也被觀眾們拿來總結幾位隊員。
綜藝老混子們,心思不純、缺乏誠意。
沒有抱著用心建設島嶼的打算,倒像是要去桃花塢參加明星社交試驗,八面玲瓏發展人脈。
![]()
太多人領導意識強但沒什么領導能力,不干活不統籌不規劃,只剩下過剩的自我意識和外溢的控制欲。
陳雨濃后來說自己太累了才情緒不好,觀眾們并不買賬。
![]()
大家都累,《種地吧》十個勤天累到不想說話,一閉眼就睡著了。
即使再累,也不是對別人發脾氣的理由。
為大家好、操心事情太投入了、事情推不下去心急,都可以成為借口,并且是“自洽”的借口——自己又沒做錯,很委屈無辜。
“要不別讓我當隊長好嗎”,成了陳雨濃的武器。
他也一舉成了孫丞瀟的貴人,視頻前排飄蕩著“好可怕的節目,好可怕的內娛,我居然開始心疼起了金莎小男友”。
![]()
與此同時,海島建設情況被冷落一邊,節目的愿景無人在意。
開會團建吃晚飯都是修羅場,嘰嘰喳喳吵來吵去。
隊長越嚴肅就越好笑,不知道這群人在干嘛。
算是讓觀眾見識了男人扎堆的地方,互相傷害插刀子,你能干成大事我就完了。
南都娛樂采訪導演徐郎軍時,他表示用漫長的時間去實打實地勞作,去創造、去改變,是當下很奢侈的一件事。年輕人總在表達著日常的焦慮,而在我們看來,對抗焦慮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做具體的事情。
這的確是現實生活中年輕人的共通處境,也是高口碑種地綜藝、慢綜藝、養成系綜藝之所以成功的切入點。
![]()
導演把“導演”的權利大量讓渡給13個人,這種制作形式的結果是失控還是驚喜存在爭議,團隊說準備好了接納觀眾的爭議。
照目前全網傳閱吵架切片的形勢看,熱度是達到了,瓜也讓大家吃飽了。
但離真正優質的、能帶來更多層次觀看體驗的“種地型綜藝”,差得還太遠。
嘉賓、團隊的真誠、投入度和努力程度,觀眾們看得到。
導演說在這檔綜藝里盡可能保留大家的真實,因為相信真實的最能打動人。
這下好了,沒怎么上過班的人一點不裝了,迅速掌握居高臨下領導人的氣勢。
打工人直接帶入,魂穿被折磨的低話語權嘉賓。
![]()
種地綜藝能找一堆糊咖使勁折騰,看上去似乎門檻低、好掌控。
但滿懷期待的制作方高估了設定、題材的模式化作用,低估了嘉賓本人的性情能力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想輕松復刻種地綜藝的成功,算盤顯然是打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