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邯鄲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文件》的通知獲悉。邯鄲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牛堡村王氏文化習俗收入經開區第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該項目傳承人為王三軍。
![]()
邯鄲市經開區牛堡村位置示意圖
邯鄲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牛堡村屬于河北省邯鄲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姚寨鄉,位于邯鄲市區東部,比較富裕,邯鄲市位于河北南部,與山東、河南、山西相鄰,為四省交界,交通便利,風俗習慣相近,尤其是山西,因為邯鄲居民多為山西移民,故習俗更為相似。
牛堡王氏于明永樂年間,祖先弟兄五人,除長兄留原籍,其余弟兄四人于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自山西省平陽府洪洞縣大柳村遷至河北,經保定分往各地:王玘遷至永年縣牛堡村、王會遷往永年縣辛寨村,王剛遷至邢臺市平鄉縣艾村,王清遷至雞澤縣亭子頭村。歷經600多年發展已至27代,總達5000余人。
![]()
牛堡村同族外遷示意圖
牛堡王氏始祖王公諱玘遷至永年縣牛堡村,繁衍至今,外遷發展者眾多,周邊的八里莊,馬到固,西王莊,廣府西街,廣府南街, 田堡,北屯莊,韓屯,白莊,南沿村,臨洺關。肥鄉城區,肥鄉區辛安鎮辛安鎮村,肥鄉區大寺上,肥鄉區代友村,成安縣野莊東村,峰峰礦區,另外,邯鄲、石家莊、北京、天津、山東、山西、江蘇、廣西、新疆、河南等地都有牛堡王氏后裔。
牛堡王氏在長達600年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敬先祭祖、逢年過節、紅白喜事、生子育人、尊老愛幼、禮儀往來、飲食起居、生產生活、工藝手藝、文化娛樂、偏方等。這些文化習俗對王氏宗族繁衍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駕護航作用。
![]()
牛堡村王氏文化習俗部分活動掠影
王三軍是牛堡王氏第20代優秀青年,鐵匠、彩畫家,是新一代牛堡王氏文化習俗傳承人。
我國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了官方界定:“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物、實物、手工制作等)和文化空間”。
此次牛堡王氏文化習俗確定為非遺項目,這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對于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傳統技藝至關重要。
新聞記者:王榮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