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5月12日,亞虹醫藥宣布,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受理非手術治療產品APL-1702(通用名:鹽酸氨酮戊酸己酯軟膏光動力治療系統)的新藥上市申請(NDA),擬用于治療18歲及以上排除原位癌的經組織學證實的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患者。根據亞虹醫藥公開資料,APL-1702是集藥物和器械為一體的光動力治療產品。
![]()
截圖來源:CDE官網
宮頸癌的主要誘因是HPV病毒持續感染導致的宮頸癌前病變,其中約20%的HSIL人群可能在10年內進展為浸潤性宮頸癌。宮頸HSIL患者傳統治療方式為局部手術,手術易產生宮頸出血、感染、宮頸功能不全等不良反應。宮頸功能不全會引起早產、流產、剖宮產率增加等一系列生育問題。在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領域,目前還缺乏經3期臨床試驗確證有臨床療效的非手術類產品獲批上市。
作為一款光動力治療在研產品, APL-1702 的活性成分為5-氨基酮戊酸己酯(HAL),其治療原理為基于靶細胞中蓄積的光敏劑在光照下產生大量活性氧,進而誘導病變細胞凋亡、壞死。
![]()
根據亞虹醫藥新聞稿介紹,APL-1702已經隨機、雙盲、對照的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研究驗證的,療效確切。該產品的獲批有望改善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目標,使臨床治療從此前的關注切除手術的一次性治療效果,轉變到聚焦疾病的長期管理,重點在于優化治療的獲益-風險比,在逆轉疾病的前提下盡可能避免和推遲損傷性的外科手術治療。
亞虹醫藥首席開發官吳虹博士表示,即便經過手術治療,HSIL仍有病變持續存在甚至復發的風險,且后續發生宮頸癌的風險仍高于普通女性(10年內發生浸潤癌風險是普通女性的5倍),手術治療后仍要持續隨訪至少25年。因此,保留完整宮頸、避免或延緩宮頸創傷的非手術療法,對于宮頸癌前病變患者的長期管理有重大意義。CDE對APL-1702上市申請的受理,意味著他們向為患者提供新治療選擇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參考資料:
[1] 全球首個非手術治療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產品APL-1702新藥上市申請獲NMPA受理. Retrieved May 12,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lRJzQT_jvdXYycdQLIWicw
本文由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編輯,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轉發授權請在「醫藥觀瀾」微信公眾號留言聯系我們。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