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1964年1月27日,被西方媒體譽為外交核彈爆炸了。
中法兩國同時發表了建交公告,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法國也成為了第一個跟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西方大國。
這次核爆級的聯手,徹底改變了當時的世界格局。
彼時,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默契配合下,全球主要國家都被捆綁在了美蘇冷戰的戰車之上。
在意識形態和政治正確的大旗之下,哪怕如中法這樣的大國,都一度喪失了外交自主權,
對外,中法不僅被迫參與兩大陣營的相互制裁,損失巨大的經濟利益,對內,哥倆還要遭受各自陣營老大哥的盤剝,為冷戰源源不斷的輸血,丟失了大量”自古以來“的領土。
而中法的建交,歷史性的突破了兩大陣營的桎梏,讓美蘇無法再利用冷戰實現對陣營小弟們的控制,也開啟了世界多極化的趨勢。
此后,合作的中法也開啟了一路開掛的外交之路,從不斷的出血,轉向不斷的獲取利益。
對于中國來說,突破了法國,標志著美國對華封鎖策略的破產,西方發達國家為了利益不甘人后,陸續跟中國建交,美國也不得不主動破冰修復關系。
在非洲兄弟將我們抬進聯合國,恢復安理會五常席位的過程中,帶領著非洲和西歐投支持票的法國亦是厥功至偉。
對于法國來說,獲得中國支持后,法國成為了安理會美蘇外的第三極,在六七十年代的一系列國際外交事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中法建交的次年,法國帶頭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將歐洲的三大組織統一起來,組建歐洲共同體,逐步將整個歐洲團結起來,形成了冷戰之后能跟美國掰手腕的歐盟。
![]()
歷史,總喜歡踩著相似的韻腳 ,一個甲子之后,中法再度聯手。
雙方簽訂的四個聯合聲明和18個合作協議文件,覆蓋了方方面面,不僅僅意味著雙方經貿領域的合作深度,也標志著高度融合的中法將協作打開外交新局面。
對于中國來說,法國的”倒戈“,意味著美國對華脫鉤斷鏈策略的破產,為了不落于法國之后,西方國家會陸續突破美國的管控,重新跟我們做生意,面對包圍網的破裂,美國的企業家也將不得不修復中美的經貿關系。
對于法國來說,中國的堅定支持,市場開放與綠色能源的投資,意味著馬克龍將有資格主導歐洲進一步的獨立自主,”影響“歐洲議會和理事會的新領導人選,主導新的產業標準,將綠色發展的解釋權握在法國手中,帶來源源不斷的利益和收入。
有了這個背靠背的關系,中國不必擔心特朗普上臺再打貿易戰,法國也不必擔心北約再次”腦死亡“的安全缺失,都可以更加專注于國內和周圍的事務。
更重要的是,這也標志著美俄一部分人利用俄烏沖突搞新冷戰意圖的破產,
中國和歐洲不再被裹挾上美俄對抗的戰車,也不必再繼續輸血,而是可以通過靈活的外交手腕,在大國博弈中為國家和民族謀求利益。
六十年前,中法的聯手,擊碎了美蘇的霸權,帶動了全球人民的獨立自主浪潮,
六十年后,兩個安理會大哥的再次聯手,預計將在俄烏、中東、伊核等國際問題上,掌握更多的主導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