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即將消失的村落文化
![]()
中國早先的禮俗,赴宴吃酒,只有“交杯”、“合,沒有“碰杯”。“碰”是學下外國人的禮節。“交杯”,表示情誼深厚,不分你我,彼此能夠推心置腹,肝膽相照。吃酒時,將酒杯交換。或用自己的滿杯,換回對方的半杯,表示殷勤勸酒。“合杯”,是結婚宴會上的禮節,就是新郎將酒吃去一半,另一半讓新婦去吃,以求永結 同 心,合二為一。這種禮儀多在客人強迫下進行,新郎新婦還要多次推諉,最后被客人撕住耳朵,鬧得 沒法,才“循 眾之請”,照此辦理的。
![]()
后來,夫妻逗趣,也躲開別人的眼睛,偷吃合杯,慢慢加深情誼。
“碰杯”是元世祖年間,馬可李羅帶給 中國的禮儀。馬可李羅是意大利人,元世祖稱帝時,他到中國做
官。交際中間,常和同僚、下屬以至普通老百姓碰杯,最初,為了對外國人表示尊重,隨后,覺得“碰杯”比“交杯”爽快,也比較講究衛生,便仿起來了。有關材料介紹,碰杯最早始于希臘。希臘人覺得座上喝酒,眼睛看見了酒的紅綠顏色,鼻子聞到了酒的濃郁芳香,舌頭嘗到了酒的醇厚甘味,唯獨耳朵沒有享到酒的幸福。為了讓耳朵能和其它感官一樣,對酒有所感受,于是,互相碰杯,讓清脆的酒器磕碰聲,使耳朵也感到滿足。
還有一種說法。
![]()
羅馬人最愛“角力”比賽。規模的盛大,競賽的驚險,代價的高昂,都是其它比賽所不能比擬的。弄不好就要致殘,甚至喪生。但是,為了養家糊口,斗士們只好在賽場賭命。
人說“酒壯英雄膽”,開賽之前,都要 喝 一大杯酒,好把生平的煩惱和賽場的怯懼通統忘掉。但是,酒是賽前擺好的,為了解除對方酒里是否有毒物的疑慮,未飲之前,把兩個杯子的酒斟滿,通過碰杯互相參和,解除對方的疑慮,彼此明心,也表示兩者的友誼。這就是“碰”杯的由來和以后的演變。
聯系小編:
zai-chang-a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