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汽車企業又開始降價了。據證券時報的一篇文章,8月以來,已經有10個汽車品牌進行了“降價促銷”活動。宣布降價的既有造車新勢力的公司,也有傳統的燃油車企業,既包括本土汽車企業,也包括外資品牌。
![]()
對于汽車企業降價,市場上一直抱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降價是對消費者的傷害,有人認為是企業的惡意競爭,也有人認為降價傷害品牌形象。
說到對于消費者的傷害,這個只是從部分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其實不管如何、何時降價,總是有一部分消費者會在降價日期之前很近的時間購買了產品。如果為了避免這部分消費者受到降價的傷害,那么汽車企業只能是一直維持一種價格。顯然,這是不現實的,也不符合市場規律,更不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利益。
![]()
說到是惡意競爭,這個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只要降價行為基于市場法則,或者沒有故意傷害競爭對手,應該就存在惡意。而且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其中的7大類不正當競爭行為中,也并不包括價格制定。
至于說到傷害品牌形象,則是自己品牌的問題。有的品牌認為降價會傷害到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會維持相對穩定的高價。有的品牌認為降價并不會損害品牌形象,可能就會在保持公司一定利潤率的前提下,主動降價。
從經濟學的定義來看,什么是價格?價格就是成本加利潤。一般的企業,只要保持一定的利潤率,價格的上下浮動空間是很大的,具體的價格安排,則是需要符合公司的競爭策略。
從市場營銷角度來看,價格一直就是其中一種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通過價格的制定、調整,以獲取最大的利潤或者最大的市場份額。至于以利潤為主還是以市場份額為主,則需要看各家企業自己的需要。
從市場發展的階段來看,產品價格必然是從高到低的過程。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一些汽車企業的單車利潤較高,降價則是一種趨勢。
不管如何,對價格最有發言權的是消費者。消費者一定是歡迎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高性能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