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浙江德清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大會上,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2025中國北斗產業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該協會連續第三年發布北斗產業發展指數。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國各種類型的北斗終端設備(不含消費類電子)應用數量超過3300萬臺/套,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600萬臺/套,同比增長超22%,北斗綜合應用滲透率約90%。行業領域全面覆蓋,應用深度持續增強。14個重點行業領域的北斗終端設備應用數量超過3000萬臺/套,同比增長超過27%。在大眾消費領域持續深化北斗應用,并逐步實現北斗優先應用,2025年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1.3億部,超過98%支持北斗定位。
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計已有52款手機默認優選北斗,出貨量達2781.8萬部。2025年上半年國內搭載北斗終端的乘用車出貨量超1000萬輛;北斗網絡輔助公共服務平臺(A-北斗平臺)的日均活躍用戶數量超1億,較2024年上半年增加4300萬,同比增長約75%。
報告還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北斗產業綜合指數已經達到1579點,同比提升了10.34%,對比2020年,指數增加幅度超過60%。體現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北斗產業的強勁增長態勢。從本期報告分析結果來看,北斗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相關指數加速增長,北斗產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預計2025年下半年產業綜合指數有望突破1700點。
據悉,在區域發展方面,北斗產業發展主要集中在五個熱點區域,以北京市為中心的京津冀區域,以珠三角為中心的廣東省,以長三角為中心的華東地區,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西部地區,以及以鄭州、武漢和長沙為核心的華中地區。其中京津冀地區和廣東省最為突出,其他地區未來發展提升空間廣闊。重點省份發展指數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北京市、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湖北省。
目前,該報告已成為我國北斗領域唯一聚焦產業綜合發展的年度性指數研究成果,旨在用指數的形式客觀、全面、綜合、細致地展示了我國北斗產業發展的各方面情況。(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昂)
[編輯:姜雨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