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網 一家成立僅六年的中國儲能企業,正在以驚人增長速度闖入香港資本市場。
近期,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新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是其10月28日招股書“失效”后不到一周內的再次遞表。
再次遞表前幾天,果下科技正式獲得證監會備案通知書,擬發行不超過181,294,05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13名股東擬將所持合計349,918,940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流通。
這家來自江蘇無錫的儲能企業成立于2019年1月,從創立到準備上市僅用了6年時間。
量增價降
果下科技是一家中國儲能行業基于平臺技術及人工智能驅動的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及產品提供商,專注于研發并向客戶及/或終端用戶提供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及產品。
該公司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服務于并能夠覆蓋電力側、大電網側、工商業及住宅等多種應用場景,適用于中國市場及海外市場。
據灼識諮詢,果下科技為業界率先實現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及產品無縫云端整合并開發全景云平臺的公司之一。按2024年全球戶用儲能系統出貨容量計,是全球第十大中國儲能系統供應商;按2024年全球多用途儲能系統新裝機容量計,是全球第八大中國儲能系統提供商。
具體來看,果下科技的業務包括智能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滿足全球范圍內大型、工商業及住宅場景的各種需求)、EPC服務(工商業儲能項目和光伏電站開發)、其他雜項銷售(叉車、測試設備及作為廢物出售的廢棄電芯)。
從近幾年業績來看,于2022-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果下科技實現收入分別約為1.42億元、3.14億元、10.26億元、6.91億元,同期利潤分別為2427.7萬元、2814.8萬元、4911.9萬元及557.5萬元。
增收不增利,營收大額增長,利潤卻未同步。
“電芯價格的波動對我們的毛利率產生了顯著影響,導致整體盈利能力出現重大波動。”上述期內,果下科技毛利率分別為25.1%、26.7%、15.1%和12.5%,主要源于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的產品平均售價下降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呈現出逐年下滑的現狀,這也暴露出果下科技技術護城河的缺失。
在收入貢獻中,大型儲能系統是重要來源,該業務收入占比從2022年的12.2%飆升至2024年76.6%,并在2025年上半年占比維持在74.2%,貢獻約5.13億元的營收;戶用儲能系統收入占比從2022年72.1%降至2024年的20.3%,并在2025年上半年比例降至18.1,但絕對銷售額仍在增長。
不過,在這幾年發展歷程中,果下科技的產品結構出現顯著轉變,最大收入貢獻由2022年占總收入72.1%的歐洲市場戶用儲能系統產品及解決方案,轉變為2024年占總收入76.6%的中國大型儲能系統產品及解決方案。
果下科技于公告中指,上述趨勢于截至2025年上半年一直持續,此轉變反映集團對市場機遇及政策發展的動態回應,并非業務重心的根本性改變。因自2023年起,中國政府推出多項支持能源儲存發展的利好政策,集團開始策略性優先布局中國大型儲能系統。
高估值造富迷霧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2025年4月21日,馮立正、張晰、劉子葉及其控制的實體合計擁有果下科技約58.54%的表決權,為控股股東,且三人是江南大學校友。
招股書顯示,果下科技成立于2019年,彼時馮立正、榮鑫、劉子葉和周燚明分別持有46%、28%、16%和10%的股權。
2019年4月-2023年6月,果下科技注冊資金增至2449萬元,并進行了一系列股東變更,包括榮鑫及周燚明退出、馮立正與劉子葉將部分持股挪至海南虛鼎,陳俊德、張晰加入等。
完成后,果下科技由海南虛鼎、陳俊德、無錫欒華、無錫溪云、劉子葉、馮立正、無錫月白、張晰分別持有38.51%、20.42%、18.67%、9.40%、4.30%、3.95%、2.45%及2.3%。
2023年7月-2025年4月,果下科技完成多次增資并改制,注冊資本達到9458.82萬元,引入投資者凱博鴻成、深圳寧乾在內的8名自然人。
其中,凱博鴻成、深圳寧乾是重要投資人,凱博鴻成投資對象包括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圳寧乾投資于人工智能設備行業、新材料、光學及電子等行業。
在這兩位投資者投資前,果下科技估值僅為4億元,凱博鴻成加入后將其估值推高至16億,深圳寧乾更是將其估值推高至60億。
資本化前,凱博鴻成與深圳寧乾分別持有果下科技6.22%及0.5%股權。
短短六年時間,果下科技就已經沖刺上市意圖兌現價值,但這場資本故事背后卻仍有隱憂。
由于短時間內多輪增資,估值迅速攀升,疊加關聯客戶等也引發了證監會問詢。7月11日,證監會向果下科技發出補充材料要求,其中重點關注該公司最近12個月內新增股東的入股價格合理性等重要事項,要求詳細說明相關情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據悉,凱博鴻成由中創新航持股49.5455%,該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成都中創新航與果下科技存在業務往來。
2023-2024年,果下科技對成都中創新航銷售大型儲能系統的金額分別約為7140萬元和2320萬元,中創新航亦是果下科技供應商,2023-2024年果下科技曾向中創新航采購3502.8萬元和2372.3萬元的電芯。
招股書表示,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在同等條件下,中創新航優先向果下科技提供項目機會,果下科技也優先從中創新航采購原材料。
供應商與客戶身份重疊,容易引發利益輸送、交易公允性等問題。
另于2022-2024年間,果下科技的經營現金流凈額連續兩年負值(-3032萬元、-7291萬元),2024年才回正至373萬元,但2025年上半年又進一步惡化至2.05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