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感覺拍到一個宏大的場景,但實際照片卻毫無氣勢?為什么?
下圖是我在川西途中遇暴風雪堵車時拍攝的,當時視野很開闊,若用廣角把所有雪山全拍下反而效果不好。我選擇長焦,只拍一個峽谷局部,讓汽車與雪山形成大小、高低、顏色對比,于是得到一張有“氣勢感”的照片。這,就是“以小見大”的魔力。
![]()
photo by 一木
什么是“以小見大”?
簡單說就是:別老想著把整個山河湖海都塞進照片。相反,找一個小的、有趣的、有細節(jié)的參照物與背景進行對比,引導觀眾去感受整個宏大的場景。
下面就介紹“以小見大”的三大核心秘技,讓你的照片擁有超越現(xiàn)場的的張力。
技法1:極致對比
用尺寸比例揭示世界大小
這是最直接、最具沖擊力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微觀與宏觀的極端反差,營造出強烈的戲劇感、孤獨感或敬畏感。
![]()
photo by Ravi Vora
在風光畫面中安排一個人物,不僅僅只是點綴,他也起到了與場景大小的對比作用,用人物的“小”體現(xiàn)場景的“大”。
![]()
photo by Dennis
除了環(huán)境人像中常見的人與環(huán)境的對比,房屋建筑與環(huán)境的大小對比,原理相同,也能直接起到“以小見大”的效果。
![]()
photo by Lennart Pagel
技法2:利用前景 通過空間營造場景的“大”
提升空間感能夠有效展示場景的大小,要想把山拍得很大、很遠,最好辦法就是找前景。
![]()
很多風光大師在拍攝高山遠景時,都非常喜歡帶一點地面的前景,這樣最有利于制造空間感,從而顯得場景的深遠與廣大。
![]()
![]()
框架構(gòu)圖也是制造空間感的一種方法。單獨拍一棟建筑很單調(diào),如果前景形成一個框架會更有空間感、層次感,同時也讓建筑顯得更有氣勢。
![]()
photo by Tom Juenemann
技法3:光影裁切 用陰影隱藏,用高光揭示
這一招很最高級,它不在于你拍到了什么,而在于你隱藏了什么。利用光與影,你可以大膽地裁切掉場景中絕大部分內(nèi)容,只留下最精華、最具有暗示性的局部。
![]()
![]()
學會閱讀光線,尤其是窄光、側(cè)逆光、頂光等,在一個復雜的環(huán)境中,光線可以“雕刻”出你的主體,讓環(huán)境更干凈、更空曠、更有空間氛圍。
![]()
![]()
photo by 保井崇志
“以小見大”從原理上說就是需要你想辦法去營造一種空間關(guān)系,從操作上來講就是在復雜的場景中如何去做減法。畫面看起來廣闊有氣勢,但鏡頭不見得要裝下多少風景。
學會“以小見大”,不妨嘗試用這個視角去重新觀察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