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生活節奏中,熬夜成了很多人的常態。大家都知道熬夜傷身,卻忽略了熬夜也有可能引發心源性猝死。這種風險從來不是突然發生的——身體早就用各種方式發出過警告,只是很多人把它們當成了小毛病。熬夜熬到什么程度,身體會受不了?熬夜后是否還可以補救?
01
出現以下情況趕緊休息
專家表示,熬夜本身未必會直接導致猝死,但它會讓猝死風險飆升。如果出現以下4種情況,必須立刻停下手中的事,趕緊休息。
■連續3天以上,每天睡不足4小時
相當于讓心跳在高速檔連續運轉72小時,心臟每跳一次,心肌細胞就會經歷一次收縮與舒張的磨損。
正常睡眠時,心肌細胞能得到40%的修復,而當人體缺覺時,修復幾乎停滯。有研究顯示,這種狀態下心肌耗氧會增加3倍、血管痙攣的概率提升至平時的5倍。
■通宵24小時后不補覺
曾有實驗記錄,健康成年人通宵后血壓會劇烈升高。此時哪怕只爬一層樓,都可能讓心臟的負荷突破極限。
■長期每天睡不夠6小時
如果長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再疊加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這些疾病本身就會損傷血管內皮,熬夜會讓血壓中的炎性因子增多,如果再疊加高血壓、糖尿病等會損傷血管內皮的慢性病,會加速斑塊形成。
更危險的是,肥胖、抽煙,飲食重鹽、重辣等因素會讓斑塊變得更脆弱,隨時可能破裂堵塞血管。
■熬夜+白天高壓工作/運動
熬夜后交感神經本身處于亢奮的狀態,若再被工作的壓力、崩潰的情緒、劇烈的運動等刺激,去甲腎上腺素會瞬間飆升。
提醒:如果熬夜后累到起床都費勁,休息12小時后仍沒有緩解,胸口像被巨石壓住般悶痛,有時還會放射到左肩、下巴,莫名冒冷汗、手腳冰涼,伴隨惡心想吐,走幾步路就喘得厲害,感覺空氣都不夠用,這些都可能是心梗的前兆,此時坐下來休息,立刻撥打120,或許能救命。
02
熬夜時心臟“咯噔”一下危險嗎?
有些人熬夜時可能心臟會突然“咯噔”一下,原本“咚—咚—咚”的心跳,變成了“咚—咚咚—咚”……
專家表示,心臟工作時,提前出現一次跳動,這種現象稱為早搏,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早搏分功能性與病理性兩種——
功能性:常見于中青年人群中,大多數病理性誘因不明,往往在情緒緊張、激烈運動、過度勞累、酗酒等外因刺激下誘發。
病理性:早搏過于頻繁,且伴有心慌、胸悶等情況,動態心電圖顯示每24小時有一兩萬次甚至更多,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判斷早搏是否需要治療,通常要先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確認其類型和嚴重程度,還可考慮做心臟超聲,看是否有明確的結構性病變。
03
熬夜后3個方法補救
有的時候熬夜無法避免,如何通過科學方式減輕其傷害?醫生推薦了幾個方法。
■及時補覺
一些人在熬夜后大腦仍處于興奮狀態,不易睡著,但還是建議躺在床上休息,因為人躺臥時,代謝會減緩,從而避免身體透支。
熬夜后可以洗個熱水澡,既解乏又能幫助快速進入深睡眠。如果實在沒有大段時間補覺,午覺一定要安排上,其他時間得空就瞇一會,哪怕十分鐘也有效。
■清淡飲食
熬夜后,早餐的營養補充最重要。盡量吃富含B族維生素和蛋白質的低熱量食物,如藕粉、低脂牛奶泡麥片、綠色蔬菜、水果等,少吃高糖、高鹽、油炸食物。
由于脂肪積累都在晚上,夜間工作時,如果真的很餓,可少量進食清淡食物,不餓則盡量別吃。
![]()
■適量運動
白天補覺后,精力充沛的情況下,可以適量運動。上班期間,每隔半小時起身活動一下,踮踮腳,做幾個金雞獨立、深蹲,幾分鐘即可。此外,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也有助緩解疲勞。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生命時報、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