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中信銀行制定零售收入占比突破50%大關并喊出“零售第一戰略”的口號后,讓這家曾以對公業務為主的銀行徹底將零售業務看作是另一駕馬車。
但是,三年來,中信銀行的“這駕馬車”并未讓其業績提速,反而是逐漸踩下了剎車踏板。而令其失速的根源,與中信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不無關系。
為了實現“零售第一戰略”,中信銀行首先進行“調兵遣將”。2022年,時任中信銀行哈爾濱分行一把手的李志濤調任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任職黨委書記,并操辦信用卡業務。但是,自李志濤接任后,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不進反退:規模萎縮、業績下滑、不斷遭到消費者投訴、監管上也頻亮紅燈。接手三年來,李志濤不僅沒能助力中信銀行零售收入占比突破50%大關,反而被信用卡業務扯了后腿。
01 失色的信用卡與難跨越的50%大關
今年以來,中信銀行的營收繼續下跌。
財報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營收為1565.98億元,同比下降3.46%。其中,今年第三季度,中信銀行營收為508.36億元,同比下降4.43%;今年第一季度和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的營收分別為517.70億元、1057.62億元,分別同比下降3.72%、2.99%。
營收的下降,或與其零售業務的停滯不前有關。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收入達到404.85億元,同比下降6.9%。
中信銀行的零售業務早在10年前就已經開展。2014年,中信銀行開啟了零售業務,但當時,中信銀行的主要業務還是對公業務。彼時,中信銀行對公業務營收占比為過半,零售業務營收占比僅為五分之一,利潤貢獻也才2%左右。
不過,中信銀行卻在大力發展零售業務,從以對公為核心的“一體兩翼”中的一翼,逐漸與“對公、金融市場”形成中信銀行業務的“三駕馬車”。到了2018年末,中信銀行零售業務稅前利潤占比增至29%。
2021年,中信銀行立下未來兩到三年時間零售業務的收入占比突破50%的大關,并且在2022年喊出了“零售第一戰略”的口號。
但是,在此之后,中信銀行的零售業務表現并不盡人意。2022-2024年,中信銀行的零售業務收入分別為846.64億元、864億元和818.21億元,占比均在40%左右,在2025年上半年,占比為38.3%。從數據來看,中信銀行的零售業務均未能突破50%這一目標。
中信銀行零售業務的停滯不前與信用卡失色不無關系。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交易量為10854.12億元,同比下滑12.54%,信用卡業務收入為244.86億元,同比下降14.61%。作為衡量銀行信用卡業務規模的主要指標,中信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也在大幅縮水。今年前三季度,信用卡貸款余額4649.20億元,較上年末減少237.96億元,下降4.87%。
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中信銀行信用卡的業績增速和規模增速開始走向下滑。六年間,中信銀行信用卡每年的新增發卡量從千萬級降到百萬級,交易量增速、貸款余額增速、收入增速從二位數降到負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累積發卡1.23億張,較上年末增長6.68%。和上一年累計發卡量比較可以得出,中信2024年的發卡量為771.7萬張,比2023年少了120.1萬張。在近五年中,僅高于2022年的527.9萬張。這也就意味著,中信銀行在獲客方面增長遭到瓶頸。
02 不良率與投訴上升,監管頻亮紅燈
提到中信銀行信用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即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黨委書記李志濤。
李志濤履歷豐富,2011年擔任中信銀行青島分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2016年升任中信銀行總行零售銀行部副總經理,2019年成為中信銀行哈爾濱分行的一把手。在2022年,中信銀行喊出零售第一戰略的口號后,李志濤正式接任中信信用卡業務,肩負起引領中信信用卡發展的重任。
然而,在他接任中信信用卡業務后不久,中信信用卡便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疫情反復、消費意愿下降和利率持續走低的復雜環境下,中信銀行不得不面對向下的市場趨勢。
除了上述所講的業務萎縮外,其不良貸款也在逐步增加,且高于同行水平。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余額671.34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49億元,增長0.98%;不良貸款率1.16%。其中,信用卡不良貸款余額125.1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79億元,不良率2.73%,較上年末上升0.22個百分點。
翻看此前數據,中信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與信用卡不良率整體呈上升趨勢。數據顯示,2021-2024年,信用卡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96.5億元、105.2億元、131.98億元、122.37億元,信用卡不良率分別為1.83%、2.06%、2.53%、2.51%。與同行業相比,信用卡不良率也略高。以招商銀行為例,2021-2024年,其信用卡不良率分別為1.65%、1.77%、1.75%、1.75%。
不僅如此,中信銀行信用卡在監管方面頻亮紅燈。今年9月份,中信銀行因涉及違反金融統計相關規定、賬戶管理規定、反假貨幣業務管理規定、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等7項違法行為被警告,并被罰款1535.7萬元。
去年3月15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杭州分中心存在信用卡資金用途管控不力、現金分期資金實際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未有效識別信用卡套現行為等違法違規事實,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處罰款30萬元。
此外,中信銀行也屢遭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中信銀行收到的累計投訴量約為2.59萬條,大部分與信用卡業務相關,投訴內容包括暴力催收、未盡告知義務等。
實際上,中信銀行的信用卡投訴一直是投訴的重災區。據此前數據,2023年,中信銀行行共接收監管轉辦投訴2.33萬筆,信用卡相關投訴占比71.17%;2024年第一季度,中信銀行收到監管通報轉辦投訴620筆,信用卡業務占比為76.28%。
一面是50%大關和零售第一戰略,一面又是監管和投訴的不斷增加。李志濤這位零售老兵接下來還能打翻身仗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