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7日訊(編輯 楊斌)銀行不良處置需求提升,不良信貸ABS市場發展迅猛。
財聯社據相關渠道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不良信貸ABS已發行641.38億元,同比增長超九成。不良信貸ABS的底層資產細分類型眾多,估值難度較大。業內建議重點篩選底層資產為有抵押物的不良貸款的項目,其回收率和確定性更高。
今年不良信貸ABS發行規模已增長93%
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不良信貸ABS已發行137單,金額合計641.38億元,數量和規模都已超過去年全年,規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2.55%。
大公國際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不良信貸ABS 的發行規模在信貸資產證券化市場中的占比上升至75%以上,已成為信貸ABS中第一大品類。當前宏觀經濟轉型期下企業流動性壓力與房地產市場調整導致不良資產存量持續釋放,銀行不良處置需求提升。另一方面,監管層持續鼓勵多元化風險處置工具創新,為不良信貸ABS 市場擴容提供政策支撐。
具體來看,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發行不良信貸ABS均十分活躍。國有大行中,建設銀行今年已發行95.86億元,工商銀行已發行88.20億元;股份制銀行中,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分別已發行了42.96億元、48.38億元。
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自2016年啟動以來,市場參與主體共經歷了三輪擴容。首輪試點涵蓋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及招行六家大型銀行;2017年第二輪試點擴圍,部分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加入其中;2019年再次擴容,新增外資行及四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等機構。
截至目前,具備不良資產ABS發行資質的機構總數為40家。由于AMC發行的企業ABS較少,當前不良資產ABS的主流產品仍是商業銀行發行的不良貸款ABS。
大公國際認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憑借資產規模優勢和處置經驗,在不良信貸ABS 發行市場占據主要地位。而股份制銀行與城商行則聚焦區域特色資產,在信用卡和個人消費不良領域形成差異化布局。
底層資產分類眾多,重點篩選有抵押物的項目
不良信貸ABS的底層資產細分類型眾多,涵蓋信用卡不良、消費貸不良、住房抵押不良、對公不良、小微不良等等。當前,以信用卡不良貸款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不良為兩大主流資產。
中債資信的研究報告指出,不良ABS基礎資產類型日益豐富,增加了投資分析的難度。在此背景下,穿透不良ABS產品的分類迷霧,識別基于資產特征與回收邏輯的信用風險關注重點,更利于此類產品高效管理。
其中,個貸抵押不良ABS的風險需要重點關注宏觀環境、機構催收效能、抵押物類型、房地產行業及基礎資產分布區域的房地產景氣度、地區司法資源。個人信用不良ABS的信用風險需要重點關注宏觀環境、基礎資產的平均逾期期限和平均逾期金額以及機構催收效能。
大公國際認為,由于不良ABS的入池資產筆數多、債務人分散,單筆資產的信用狀況、抵押物情況、債務人還款意愿等難以量化,通常只能根據部分特征和同類資產的歷史現金流回收表現以及主觀經驗進行預測,不良資產的估值結果往往與真實回收情況存在一定偏差。未來,金融科技的運用能夠為不良資產的風險識別、評估和回收提供有力支持。
而據華源證券固收首席廖志明在相關研報中觀測,當前存續不良ABS的實際回收值高于預計回收值,表明市場普遍定價可能低估了其回收能力。對于有強大盡調和資產估值能力的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構建分散化的不良ABS投資組合,賺取超額收益。建議重點篩選底層資產為有抵押物的不良貸款項目,其回收率和確定性更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