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農民養老金已經成為了一個共識,那漲到多少合適呢?
今年以來,很多專家學者為農民群體發聲,建議大幅提高他們的養老金。有人提議漲到500元,也有說800元,1000元的,甚至還有人說2000元。
漲到多少合適,我們先看看在農村生活,到底要花多少錢。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280元,平均下來每月1600元左右。
![]()
有人可能會說老人沒那么多消費,不需要買房建房,不需要養育孩子,衣服也不怎么買,支出少很多。
那好,我們就降低一下標準,不低于農村低保水平總可以吧,畢竟低保保障的就是最基本生活。2024年全國農村低保平均標準為每人每月594元,那就將農民養老金提高到600元。
![]()
有人可能又要說了,低保針對的都是病殘、喪失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很多農村老人還可以動一動,種點菜之類的。那好,我們再降一點,每月500元,這個標準應該就是最低標準了。
什么時候能漲到500元呢?我們簡單算一筆賬。現在農民人均養老金大概240元,而基礎養老金全國最低標準是143元,占比約60%。如果要漲到500元,基礎養老金標準要漲到300元。
先看看過去的增長速度,2014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全國最低標準是70元,到2025年提高到了143元。也就是說11年漲了73元,平均每年漲了大概6.6元。
從143元漲到300元,如果按這個速度,大概需要23年。當然,這兩年都漲了20元,如果按照每年漲20元,大概需要7年左右,那也是2030年之后了。
說實話,這個速度還是太慢了。一個是7年之后的消費水平完全不一樣了,500元不一定夠。另一個是七八十歲的農村老人享受不到了。
![]()
我覺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的建議挺好,他說用3年時間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人群的養老金收入提升至620元/月,達到農村低保水平。然后再用2年時間,提升到1000元/月。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也是建議用5年時間,到2030年,把農村居民養老金提高到每月1000元。
現在農民養老金確實太低了,應該快速提升一下,達到一個合理的水平,滿足最基本的生活,后面再慢慢漲。
很多人說給農民漲錢沒用,他們只會存起來,不會消費。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農民的消費潛力很大,他們還有剛性需求沒有滿足。
![]()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農民養老金是250元,一個城鎮職工養老金是3000元,都給他們漲50元,你覺得誰會拿出來花?那肯定是農民,因為城鎮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夠花了,不差這50元。
所以,劉世錦和邢自強都認為給農民漲養老金,可以大大的促進消費。劉世錦甚至說五年時間可以新增消費需求8.3萬億元,每年拉動GDP增長0.3~0.5個百分點。
不求能拿到體制內的6000元養老金,甚至也不求拿到企業職工的3000元養老金,如果能夠提高500元,對于農民朋友來說,就能滿足最基本的養老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